这段时间,在 SEO 优化上投入了一些时间,重点完成了几项工作:
- 明确 SEO 优化的重要性
- 使用 Ubersuggest 工具和 SEOquake 插件检测官网 SEO 存在的问题
- 分析部分公司官网百度收录量高的原因
- 研究关键词下公司官网排名的查询方法
- 总结 SEO 优化工作的收获
1 . 重新认识 SEO 优化的重要性
最开始我并不重视官网 SEO 优化,因为负责的是 ToB 产品。
ToB 产品的特性,在之前的《ToB 华为销售法观后感》等文章中提到过:它面向企业 / 公司,不像 ToC 产品面向普通消费者 —— ToC 产品可通过营销手段,对个人精准投放、施加情绪影响,进而促成交易。
但 ToB 产品面向的是团队而非个人,这类营销手段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我曾认为,就算把官网 SEO 优化做得再好,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收获。
可现在时代节奏快、市场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
甚至有些质量欠佳的产品,仅凭出色的营销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 但这本质是 “杀鸡取卵”,属于一次性交易。
即便最终消费者醒悟、商家 “塌房”,但已经赚了一波,对他们而言显然不亏。
互联网本就没有记忆,大不了等风头过去,再提升产品质量,树立 “改邪归正” 的形象,仿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但如果产品质量过硬,再配上优质营销,就是 “超级放大器”,竞争力会非常强。在我看来,产品质量与营销密不可分,用树苗比喻再合适不过:
产品质量是树根,营销是化肥。树根长势好,才能支撑树木开枝散叶;如果树根品质过差,化肥只会加速它的枯萎。即便树根优质,如果不施化肥,生长就全看天意 —— 能否下雨、是否出太阳都是变数,长成大树只能靠时间慢慢熬。
只有树根健壮,再配上到位的施肥浇水,树木才能快速生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届时用不用化肥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产品营销就从最基础的官网优化做起。
没人会拒绝 “投入少、收益大” 的事,官网 SEO 优化正是如此。
虽然它无法像 ToC 产品那样获取大量流量,但只要做好了,官网就能 24 小时挂在网上,且排名靠前 —— 这相当于免费广告,何乐而不为?
2. 用工具检测官网 SEO 问题
因此,我开始着手官网 SEO 优化,但一开始完全不清楚切入点,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知道核心目标是 “让官网在百度搜索中排名靠前”,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就行。
刚接触 SEO 优化时,我心里很没底,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下班回家看了几个教学视频,感觉作用不大。
后来突然觉得,或许官网该频繁更新文章(比如按一周一篇的频率),吸引百度爬虫频繁抓取数据 —— 这样收录量上去了,访问量自然也会提升。
不过这个想法比较主观,暂时没验证。
但文章要挂在官网上,就得言之有物,不能瞎编乱造。所以我暂时没深入研究 “发文章” 的问题,而是优先找工具检测官网现存问题 —— 先解决这个更紧迫的需求,应该更合适。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市面上的 SEO 检测工具,通过工具找出官网的 SEO 问题。
我在网上找了很久,却没发现百度相关的 SEO 检测工具,这真的有点无奈。
虽然百度有 “百度统计”“百度搜索资源平台”,能分析和展示官网的访问量、关键词排名、百度爬虫情况,但始终觉得没满足我的需求。
我想要的是一款能全面检测、分析官网的 SEO 工具,把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这样就能针对性解决问题,做好 SEO 优化。
无奈之下,只能大海捞针般在网上反复查找和验证。
网上多数 SEO 工具源自国外,基于谷歌爬虫规则设计,与百度爬虫机制并不完全一致。
但我只能 “死马当活马医”—— 即便爬虫机制不同,SEO 优化的底层逻辑应该相通,至少能有个参考方向。
就这样,我用了 Ubersuggest 工具。
它能全面检测网站,比如识别页面字数不足、元描述重复、页面加载速度过慢等问题,对现阶段还是 SEO 小白的我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不过这个工具需要买月卡,一个月 12 美元,好在我不用天天用 —— 修复完问题后基本就闲置了。
但麻烦的是,购买需要 VISA 信用卡,我之前没办理过,一下就卡住了。
本来就不知道 SEO 优化下一步该做什么,现在眼看 “胜利的曙光” 就在眼前,却被 VISA 信用卡难住了。
我不甘心放弃,转念一想:“机智如我,不如去某宝看看?” 没想到还真有卖 Ubersuggest 共享账号的,立刻买了一个月,确实方便不少。
但 Ubersuggest 毕竟基于谷歌爬虫设计,为了确保检测全面性,我打算再找其他工具,后来发现了免费的 SEOquake 插件。
看了它的检测报告,发现同样基于谷歌爬虫设计,但分析得很有道理,比如 “描述内容不能过短”“图片要补充 ALT 说明” 等 —— 它相当于对 Ubersuggest 的检测结果做了补充。
我的想法是 “多一个工具,就能尽可能覆盖所有问题”。
至此,我终于明确了工作方向:修复 Ubersuggest 和 SEOquake 检测出的官网问题。
3. 分析高收录量官网的共性
接着,我开始分析排名靠前的公司官网,想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能排名靠前,并和自家产品官网做对比。
我发现有些公司官网有大量产品说明文档,百度收录量能达到上万个链接,这真的让我很惊讶 —— 再看自家官网,收录量才 30 个,对比之下差距实在太大。
深入分析后才明白,关键在于产品帮助手册:这些公司的帮助手册内容丰富,且基于 Vitepress 这类文档框架搭建。
这类框架的特点是,用 Markdown 编写内容后,能生成可轻松部署的静态 HTML 页面 —— 这对 SEO 优化非常有利,因为爬虫本就重点抓取 HTML 页面的数据。
但我部门产品官网的文档都是通过后端接口获取的,对爬虫来说,这类页面相当于空白,没有可抓取的内容,自然不利于收录。
于是我想到:可以基于 Vitepress 框架,把各平台的帮助文档整合起来,挂到官网域名下,方便百度爬虫抓取页面。
这算是我的第二个核心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收录量不等于访问量,但能提高曝光度。
用户可能不会点击,但随着时间推移,看到该官网的概率会越来越大。
久而久之,用户或许会疑惑 “怎么总看到这家公司”,进而默认其产品不会太差。
4. 关键词排名的查询方法
为什么要知道 “关键词下公司官网排第几”?这其实涉及工作量化的问题 ——SEO 优化如何体现成效?
如果领导问 “你做了什么工作,达成了什么目的”,总不能只说 “我做了 SEO 优化,排名靠前了”。
要是领导追问 “具体排第几?提升了多少?”,答不上来就很被动。
所以,在动手做 SEO 优化前,需要先明确 “现状”:目标关键词下,官网当前排名是多少?
我之前找了很多工具、查了不少资料,一直不知道怎么获取准确排名。
自己手动在百度搜索,翻了几十页都没找到官网,特别疑惑。
后来重新尝试百度搜索资源平台(原百度站长工具),才算摸清了门路 —— 平台里就有关键词排名数据。
只是之前试过一次,发现数据和实际排名有出入就没再信任,其实排名本就会动态变化,工具数据大体上是准确的,现在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5. SEO 优化工作的收获
从最初觉得 SEO 优化不重要,到后来意识到其重要性却无从下手,再到现在发现 SEO 优化其实并不简单:它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实则有很多 “不摆在台面上” 的知识要学,想做好真的不容易。
我只能告诉自己:先做起来再说。不会、不懂都没关系,先结合自己的想法和仅有的知识去实践,遇到问题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逐步深入。如果总想一步到位,觉得不够完美就不行动,那永远只能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