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说实话,这个事情真的太常见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想赶紧把功能做出来,这种时候往往就容易出现一些临时方案。
但是呢,临时方案这个东西,用好了是救急,用不好就是埋雷。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看看在项目紧急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事情是这样的
李四最近在赶一个项目的进度。说实话,时间真的太紧了,按照正常的开发流程,根本来不及完成所有功能。于是呢,李四就动了个心思,用了一些临时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有些条件判断、有些循环逻辑,本来应该是根据接口返回的数值来动态设置的,但是为了赶时间,李四直接把这些值硬编码写死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功能马上就能跑起来,测试也能顺利通过。
但是呢,这种做法在功能、代码规范上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就像你盖房子,本来应该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柱子,你用了几根木头临时支撑一下,虽然看起来也能立起来,但是,随着楼面东西越来越多,顶不住是时间问题。
矛盾爆发
项目负责人张三在重构代码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说实话,张三当时就火了,在项目进度例会上直接就和李四争论起来了。
从张三的角度来说,这种低级错误真的无法理解。代码规范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难道还需要一遍一遍地强调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随意修改代码,那项目质量怎么保证?
从李四的角度来说,他觉得很委屈。当时项目时间那么紧张,我想出了临时方案,至少保证了功能按时上线,自己不但没被表扬,反而被批评,心里真的很不好受。
双方都觉得自己有道理,看起来这个问题真的很无解。

张三的问题
说实话,张三作为项目负责人,也有他的责任。
首先,代码审核没有做到位。这种明显的硬编码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发现,而不是等到项目上线后才提出来。
其次,在李四解释了原因之后,张三不应该过多指责,而是应该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帮助李四改进工作方式,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李四的问题
李四的临时方案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毕竟在紧急情况下,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些特殊手段。
但是呢,他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在使用临时方案之后,他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方案一:主动告知
在群里或者邮件中告知团队成员,说明自己使用了临时方案,并且承诺在时间节点过后会进行完善。这样既能保证项目进度,又能让团队成员了解情况。
方案二:默默完善
如果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至少在时间节点过后,自己要记得把这些临时方案替换成正式的解决方案。
但是很遗憾,李四两个选择都没有做。所以才导致了后来的争执。
总结
说实话,这个案例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背后反映的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项目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但是,灵活不等于随意,我们需要在保证项目进度的同时,也要保证项目质量。
最重要的是,遇到问题不要互相指责,而是要互相理解,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变得更强大,项目变得更成功。
记住,临时方案可以用,但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想出一个好点子,并不等于就解决了问题,要在执行层面也做到位,那才是真正的解决了问题,而不是出现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