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团队的成败,领导者要负70%的责任,虽然他只有一个人。这也符合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要负80%的责任,而80%的人只负20%的责任。
要有一致对外的态度。对内可以全员参与,大家多商量,但是对外的时候,只能有一个态度、一个说法。对外声音不一致的话,外面的人就会莫衷一是。
学习是件好事情,但是要学我们要用的、能用的知识,看见什么学什么只会浪费时间。
人们常说,你要向谁看齐。我对这句话不太认同。每一个人的才能是不同的,不可能做到全面发展。有些知识学了以后要调整,以便适合本身的需要,适合当时的环境,然后还要试用一下,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可以应用。不然,学会之后马上就用,用错了,谁来负这个责任?任何事都需要适当的热情、合理的执着,然后用心分辨、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要稳定下来,而不是总想着求新求变。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段都有其重点,我们一定要抓住重点,顺应形势。30岁以前,你根本没有办法定下原则,最好到处去看看,对人对事不要妄下判断,因为这时的你判断力不够。但是30岁以后,就要定下自己的原则,适合你的,就去学,不适合的,就放弃。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什么都学的话,什么都学不好。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东西,比较深入地研究,才能确定做什么,确定下来后就要好好去做,这样到了40岁时,才能不惑。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做那个,那肯定会困惑。
什么叫文化?顾名思义,文是花纹,就是花样的意思;化就是普遍的、能够为大家所吸纳并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化是没有痕迹的,把“花样”变成没有痕迹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让人接受并遵循,这就是文化。
亲疏有别是社会最大的原动力,它促使人们广结善缘,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当你发现不适合的时候,就要调整自己,这样你才可以做一个快乐的领导者,做一个很有效率的人。这就是强调中国式管理的原因,找到一种适合中国人的管理方式,让人心甘情愿地做事情,就是最有效的管理。
第一章 以人为本带团队
中国人的要求比较简单,只有两个字——合理,合理就好。合理是人决定的,不是法决定的。合理不是通过制度产生的,制度比较死,而人比较灵活。
中国的文化变迁却是采用了第三种方式,一直在变,却又永远没变。
中国式管理就是一切都追求合理化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式管理就叫合理化管理,管到合理的地步就叫管理。
美国人只讲权利与义务,没有等级观念,不管对方是谁,该说的话都可以说。中国人则不同,讲话要先看对象:对上面是一种说法,对下面是另一种说法,对平级的同事,用第三种说法。
即使也想当班长,也想表现,但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欲擒故纵,推举最不可能当选的人。大家一看那个人既没能力又没魄力,怎么能让他当选呢?而你公开表态了,自然吸引别人的目光,尤其是当大家把你和那个不可能当选的人比较时,你就会脱颖而出,成为班长的不二人选。你不会提名那些很有能力的人,否则,你自己就没有机会了。
中国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会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料到,提前做好防备,这样,就让别人无话可说了。不要以为这是虚伪,也不要以为这是奸诈,这只是中国人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而已。
中国人在一对一的时候,无话不说;只要有第三者在场,就会含糊其辞。
中国人认为合理就好。西方的团队管理以法为中心,重视管理;中国的团队管理以理为中心,重视领导。对中国人来说,合理比合法更重要,中国人只接受合理的法。
在工作中,因时制宜是很重要的。当你的老板叫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会关注你有没有在做。如果你打算先将手边的事情做完了再做老板交代的事,那老板肯定不高兴,因为老板的看法是,不是我叫你做的都是不重要的事情,我叫你做的才是重要的。
很多领导抱怨干部们不准时,每次开会都拖拖拉拉的。其实这是领导自身的问题。领导自己也不是十分按照时间来办事的,所以上行下效了。
上下级的界线划分得过于清楚,大家受等级观念的限制很难一条心
一个人处于最高峰的时候,往往踌躇满志,做事非常张扬。
上苍是很公平的,当有重大事情要发生的时候,它会不断地给你一些征兆,问题是你能不能意识到。
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见微知著。领导在作决策之前,一般会要求数据准确,信息充足,殊不知,此时这些信息已经毫无用处了,因为等你把所有的信息都搜集齐备,已是时过境迁,这些信息都已过时了。一个领导者,一定要能根据少量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
实际工作中,是干部帮助领导作决策,而表面上让领导来做最后的决定,这样的团队才是高效的团队。
第二,做主的人最好是通才型的,而不是专才型的,否则他就会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很容易偏激。而做从的人是能兼顾各方面的“专”,而不是单一的“专”,否则几个人都偏到某一方面去,忽视其他方面,也等于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陷阱。
做主的人要尽量把自己变成通才,千万不要总强调自己的专长,可以说,做主的人只要有专长,就会有偏见,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做任何事情只要做久了,就会有职业病。一个搞财务出身的总经理,经常会陷入财务危机,因为他做什么都要先考虑财务,财务应该是财务经理负责的,不是总经理考虑的事情。
人们一般将魏徵视为忠臣的典范,但做从的人千万不要学他,否则不会有好结果。几千年只有一个“魏徵”,就说明了问题。魏徵是很特殊的,他有幸碰到了唐太宗,如果换了别的皇帝,他早就被杀了。我们读史书就可以知道,魏徵对唐太宗讲话,态度很过分,完全是教训的口吻。
做到差不多,就不能再坚持了,做从的人还是要给做主的人留有面子的,尊重他的立场,最起码在其他人面前,维护他的形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做从的人一定要记住适时给做主的人卖人情,人情前还要加两个字,变成“顺水人情”。
干部绝对不能凡事都听领导的,否则领导会怀疑你,要么虚伪,要么不负责任。适当地表达你的意见,而且适可而止,绝对不能超越你的领导,这就是做从的人的生存之道。
干部一定要替领导着想,该给他面子时一定要做到,不能让领导单枪匹马地去战斗。
那老板最关心的是什么?答案是:我的下属心中有没有我。
你要想有前途,要得到领导的赏识,只能让他感觉到你心中有他,心意要靠“心”的交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成功就是抓住别人的心和别人的钱。
佛经里面说,颠倒心。颠倒就叫心,什么意思?当你想事情的时候,你想完好的一面又想了坏的一面,这就是颠倒,你的“心”就体现出来了。只想好的一面,那是一厢情愿,是不用心。同时又想坏的一面,这就是用心的表现,因为你颠倒了。
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团队管理理论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合适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
中国人擅长浑水摸鱼,换个角度说,中国人很懂得随机应变。当环境快速变化的时候,中国人就表现突出,乱世出英雄;当环境稳定的时候,中国人就表现平平。
忠臣不事二主,一女不事二夫
中国人有一个字很重要——“无”。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最懂得“无”,外国人只知道“有”才能生有,而无法“无”中生有。中国人最了不起,经常“无”中生有,能从“无”看出有来,叫作无心之感。
无心,就是做你该做的事,而不要计较成果,即不要有投资回报、投入产出的观念。
中国团队的特色是讲义气,这是我们要战胜西方的利器,如果完全学西方的经验,只能跟在西方人的后面走,无法超越。
无心的投入,有不同的产出,这叫感应。中国人强调广结善缘,平常多做好事,不求回报,成败得失也不是用眼前利益来衡量的。中国人懂得用辩证的方法去思考,在我们看来,得与失是统一的。
管理中国人的团队,用中国人的方法才有效,因为我们活在中国人的圈子里。
中国人很高明,根本就不开口请托,而是三天两头请你吃饭。中国人是用脑袋来吃饭的,对方一定明白你的用意,用不着你开口,自然会照顾你,你一说对方反而会反感。
第二章 领导是团队的核心
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站在“没有”的立场来阐述“有”,对大家无所求,自然有很多回报。
如果只是通过外在的压力来进行宣导和沟通,通常是无济于事的。相反的,一旦使团队成员从内心深处认同你所倡导的行为,那么任何事情都会顺利发展。因为,凡是中国人心甘情愿做的事情,他们都不会计较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反而会视其为某种挑战,进而充满无穷的动力。
一个会领导的人,不会规定下属做什么、怎样做,而是促使其自发地表现自己。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中国人在自动自发的时候,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而当我们被动的时候,又可能成为天底下最糟糕的人。团队的领导者要激发出团队成员合理的行为、打造出协同一致的团队,其首要的工作在于培养团队成员自主自发的观念。
在对中国的团队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密切注意中国人“快速变化”的独特性。中国人的一切经常变来变去,通常表现为“变动性”最强,同时“持续性”也最高,即“变动中有持续,持续中有变动”,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治本才是主要的,治标只能暂时有用。如何治本?建立共识。要带领团队,最要紧的就是建立共识。
第一,他希望跟下属有相当程度的共识,这样步调才会一致,不会有分歧。 第二,他要求下属不断地改善,坚持不懈,但不具体要求他们干什么。 第三,他要求下属严格执行他的命令,不得有丝毫马虎。
在中国社会,某一个人赞成另一个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是对其观点的完全认同和肯定,而是因为前者能感觉到后者对他的友善而予以的支持,这是一种道义的表现。
人应该不断地自我反省,但是不可以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自我反省意味着认识错误后主动调整,但自我否定则会使一个人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中国人的本性简单来说有三点:第一怕吃亏,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亏上当;第二喜欢占小便宜,中国人一般不奢望去占大便宜,专占小便宜;第三,自私又爱面子。
凡是宣称钱财乃身外之物的人,多半都很小气。因为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某个弱点的话,就不会强调它。
中国人不会盲目地为一个人去拼命,我们会考虑值不值得。要判断值不值得,就要看对方舍不舍得,你舍得我就认为值得,你不舍得我就认为不值得。这就是中国人占小便宜的本意。
中国文化强调自爱,很少讲爱人,西方人一开口就是爱人,而不讲自爱,孰对孰错?我认为,自爱才是对的。一个人要先爱自己,让自己的心中充满爱,然后才能去爱别人。不自爱的人,心中没有爱,拿什么去爱别人?所以,西方人讲爱人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中国人才是发自内心的。但中国人不会爱所有的人,我们首先要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爱,值得,才去爱。合理的自私就是自爱。
领导要利用中国人爱面子的特点来管理员工,适当地恭维一下员工,多听听员工的声音,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员工就会感到领导的重视,也就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
合理地怕吃亏、合理地占小便宜、合理地自私、合理地爱面子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不承认这些的话,就是假道学。
企业制定的制度所制约的对象,要么是老实人,要么是无依无靠的人,要么是没有能力的人。
领导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接受,阳奉阴违。领导不如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改变自己,更为快速有效。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不是要求你的技术领先,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说要样样做表率,那也是错误的。以身作则专指德行方面,比如,讲信用,处理事情谨慎,对人诚恳,等等。
领导要让干部觉得,面对你这样的领导,他们不忍心骗你,这样你就成功了。领导越不信任干部,干部就越有可能做对不起你的事,有句话叫作“管得越严出纰漏越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你既然怕我骗你,那我就骗你好了,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奇怪的心理。
中国人都是很有良心的,如果领导的德行不够,员工就会认为:像你这样的领导,我对你讲良心干什么?
中国人无定性,随时会变,可以做好人,也可以做坏人。
坚持原则就是守住几个原则,永远不会改变,原则以外的东西要分析,该变的就变,不该变的就不要变,否则没法配合。
而培养默契,就要明确地告诉干部,除了这些原则以外,其他的都可以见机行事。
领导在交代干部任务之前,要先交代原则,让干部根据原则来判断是否胜任。领导最怕干部“好、好、好”地乱答应,到时候却不能完成任务。
让干部体会到“伴君如伴虎”,这才叫全面控制。
领导对员工严管,是一种责任。
只有严管还不行,还要勤教,不教而管,就是虐待。
一个人到底是圣贤还是凡人,关键在一个字——“无”,“无”的程度高,他就是圣贤,“无”的程度低,他就是凡人。就像出门不带钱的人才是有钱人一样,一辈子老在“有”这个层次打转的,其实很可怜,就是我们所讲的“想不开”。非要抓住权力不放的领导身心疲惫,你要权力干什么?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人家尊重你,你没有也等于“有”,人家不尊重你,你“有”还是等于没有。其实“有”和“没有”,是如影随形的,是永远并存的,不可能割裂的。 一个领导在创业初期,确实应该亲力亲为,带领大家一起奋斗;但当企业走上正轨后,领导就要逐渐放手,将权力移交给干部。
刚开始,领导要样样做给干部看,因为你有经验,知道该如何做。
一个人有目的地去做,他是不积极的;当一个人没有目的还继续做,才是积极的,所以说“无为”其实是最积极的。“无”不是没有,“无”不是任何东西,但是可以变成任何东西,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真谛。
职位越高的人,越应该做无形的工作;有形的、具体的工作,要交给基层员工去做。高层主管做的都是伤脑筋的工作,伤脑筋谁看得到?但是伤脑筋是有作用的,想想这个人为什么不高兴,怎么抚慰一下;想想那个人是不是太嚣张,怎么牵制一下。这些都是无形无迹的,写工作报告的话根本就写不出来。
公平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可以做到公正,公正就是合理的不公平。
领导千万记住,资源不足,机会有限,要告诉干部:“我保证我很公正,但是希望各位谅解,我是不可能公平的,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同样的条件,我们让他先去……”这样,去的人会感激你,因为他是被优先考虑的,而不是他应得的。没去的人也不会心生怨恨,因为你很公正。
你可以试试,只要你公开宣布,现在要培养某人当接班人,那个人在三年之内未必当得了你的接班人。被排除在外的人会团结起来一起赶走领导的接班人,这样别人才有希望,不然别人永远没希望。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千万别迷信所谓的法定程序,那是行不通的。
所有干部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培养人才。
一个领导真的要培养干部,就要让他轮调,让他从事过所有的业务,才知道他合适不合适。凡是直线升上来的干部,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因为他的能力不够,眼界太窄,专业有限。那些调来调去、久经历练的人更能胜利。
领导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做对、做错、做好、做坏都和别人没关系,公司需要你,就调你,这是一种荣誉。
千万不要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扛,你有责任,其他的人就没有责任。有很多领导,生平只做三件事: 第一,千方百计要证明他的干部是白痴。 第二,忍不住自己要表现,抢干部的功劳。 第三,把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 这是大错特错的,他做了领导最不应该做的事,而领导应该做的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保证做我的干部有饭吃。 第二,不断地成长。 第三,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做了这三件事,领导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考虑将来,这才是你的工作重点。
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随机应变,随机应变不是投机取巧,凡是投机取巧的人没有一个成功的,但是不会随机应变的人,没有一个有前途。 凡事都在变,方法要变,态度要变,但原则不能变。《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坚持原则,瞧不起的人就是瞧不起,这很对。但是当孙权派人说“我的儿子要娶你女儿为妻”时,关羽可以拒绝,却不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此时的关羽相当于蜀国的外交大臣,说这种话简直对不起蜀国,完全违背了诸葛亮给他定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 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才是高明的。领导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也要经常出各种难题来培养干部的应变能力,看他们的反应怎么样,不好就帮助他们改进。如果一切都等到问题真正出现时才想着随机应变,是非常冒险的。人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碰到问题马上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很少,平时多锻炼干部,他们才会有把握,这是领导的责任。
培养干部也是如此,首先要了解干部,知道他的能力如何、喜好如何;其次,把干部的工作潜力激发出来。除此之外,就没有领导的事了。
如果他只能挑50斤,你让他挑100斤,就是你的错
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知人善任,合理分配工作,并担保干部能够完成任务。
当领导的一定要保持神秘性,不要完全透明化,一旦透明化,你的干部就会反过来掌握你,把你架空,然后蒙蔽你,使你无能为力
有时候领导跟干部讲话要真真假假
这种故弄玄虚的做法,使得干部不清楚你的真正意图,所以他们也不敢欺骗你。
身为领导,你永远也不知道进入公司的前一分钟,公司里的人都在干什么,也许前一分钟一个主管正揪着员工的领子要打他,结果看见你进来了,主管就改为替员工整理领带。你看到的只是和谐的状态,殊不知,暗潮汹涌。
在社会中求生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装装样子,不要太真实。从员工的角度说,每个领导都要求员工说真话,其结果往往是,说真话死得很快,说假话死得很惨。所以只能走第三条路,说出来的话不真不假,让别人搞不清楚,达到这种程度才有可能当领导。
第三章 干部是团队的支柱
你为什么要成为团队的管理者?是为了坚定的信念,你才会一直奋斗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薪水,那么你不当管理者反而更轻松。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企业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作为一个干部,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与协调能力。
我觉得这是领导和干部都需要慢慢领会的东西,要慢慢培养下属尊重你,即使他反对,也不能当面表现出来。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你的沟通能力很强。
你要协调,自己就不要说话。当两个人起冲突时,就把这两个人叫过来,让他们当着你的面争论,但是你不说话,如果你说话,他们就会怀疑你偏袒对方,其结果是他们都会怨恨你。但是如果你一直不说话,就会给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就会自动地各退一步,最后慢慢找到一条解决之道,皆大欢喜。
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在关键时刻给你指点迷津。
如果一个干部什么事都要听领导的命令,自己做不了主,那不如不当干部,反而无官一身轻。但很多干部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完全服从领导就是最好的表现。
干部一定要掌握部分裁决权,才可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权力是你自己奋斗得来的,而不是争来的。干部绝对不要争权,你抗议领导干预你的工作,就是争权,争权是没有好下场的。你要通过优异的表现,让领导放心,让他自然而然地尊重你,你就可以争取到相应的裁决权。
如果干部让下属感觉到你只是单纯地利用他们,而一点都不关心他们,更有甚者,让他们认为,你牺牲他们来成就你,不但加重他们的工作,还要把功劳抢走,那么,下属是绝对不会支持你的,而且会处处与你作对。
团队领导者的职责之一就是整合派系。
同事关系是很短暂的,留下下次见面的情分才是永久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当一个人得罪你的时候,他心里会有些愧疚,但是你也对他翻脸的时候,他就不再觉得有愧了。
一个好的干部,要做到自己在领导面前全力表现,回到部门后,下属全力为你服务。
平常的时候领导也不是无所事事的,他有两个任务: 领导的第一个任务是,始终掌握最终决策权。这里的决策有三层意义: 第一,决策必须是正确的。大家都知道,腐败是很可怕的,殊不知,决策失误比腐败更可怕。错误的决策会贻害无穷,想挽救都挽救不回来。 第二,决策不是决定。决策跟决定不同,决策针对的是重大的事件,影响长远,否则只能叫决定,没有资格叫决策。 第三,决策要能带动整个团队共同前进。有的领导说:“赚再多的钱我不在乎,损失再多的钱我也不在乎,我在乎的是让我的团队知道该做的就要去做,而不计较成败得失。”这就是领导的理念问题,决策是重大的,同时要为团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只要干部能做的领导就不要做。如果领导把干部的工作抢来做,就会妨碍他成长,这样的领导就不是会带人的人。凡是跟着太强悍、太能干的领导的人,就学不到任何东西,还会变得越来越无能。
一个领导一定要做到无人不可用,老是换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对待干部,要让他发挥优点,同时又要克制他的缺点。
带一个团队,要有本事对每一个人有针对性地提出三个要求,其余的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不同的干部,领导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老实的干部,领导凡事要交代清楚一些,因为他听不懂深奥的话;对聪明人点到即止,说得太清楚他会觉得没面子;对动作慢的干部,领导要督促他快一点;对动作太快的干部,领导要让他慢一点。
心知肚明的意思是说,干部的心里要想着领会领导的意思,但千万不要显示出你完全了解领导,即使了解也要装成不了解,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干部要对领导敬而远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距离才能产生美。首先,领导的家务事不要介入。
人不能欺骗别人,但是可以造假,造假跟欺骗完全不同。很多事情都是事缓则圆,缓就是要顾及大家的情面,体谅每个人的立场,所以适当地走一些弯路,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会当高层主管的人,一看到公司发不出薪水来,就应主动要求减薪。这才是比较圆融的做法。因为你越是要求减薪,领导越不忍心不发给你。
领导者要以身作则,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将精力和时间花在“寻找方法把工作做好”上,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推卸责任。
当员工找理由的时候,领导不要表态,要由干部说:“我们是不听理由的,你不要用理由来烦领导。”然后领导说:“没关系,让他讲。”
假定一个团队没有几个敢承担责任、敢做坏人的干部,这出戏是唱不起来的。
好人难做,坏人则比较容易做,因为领导这个“好人”要保护一大群“坏人”。否则,干部“坏”一次,就被免职,久而久之,还有哪个干部愿意为领导出力?
无所不知、什么都不管的人就叫领导,即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才是好领导。
其次,领导被架空,还得负责任。
授权的坏处就在于受权的人刚开始还规规矩矩,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经不起诱惑与威胁,最后就会滥用职权。
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信任来自考验。
往往职位越高的人,越是会避免把话讲得很清楚,否则就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如果要想得到权力,我们一般就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原则一,你不要表示出来,而是要学会推。一推你就有权;一旦你表示出来,你就不可能获得授权。 原则二,你不要与领导去抢夺权力。你是没有跟领导抢权的资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权力统统让给他,这样他就会分一点权给你。你越不要权,他越会放心授权;你表现得越好,他对你就越信任。 原则三,这一点是最要紧的,即你要随时向他汇报。这样他就会很放心地授权给你。
实际上,领导多用势,而很少用权,因为用权就要决定,决定就要负责。而且领导也很少想到用权,因为权是有限的,一用就完,而拿在手里不用就可以永远有权。
在沟通方面,我们最重视圆满,也就是设法让每一个人都有面子
教务主任说:“你坚持要改,那位老师心里肯定不高兴,以后他会专门找你儿子的麻烦,那时我又帮不上忙,受苦的还是你儿子。”那个家长说:“那我们不改好了。”教务主任说:“你们既然来了,就改吧。”结果家长溜之大吉。
你一定要充分站在对方的立场讲话,才能有效果,这是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一种小技巧。
沟通要求圆满,首先要考虑其妥当性,再考虑其真实性。真实固然重要,若不妥当,再真实也可能使人受到伤害。妥当与否,实在很难说,所以不明言常常是沟通的基础,只有站在不明言的立场来把话说清楚,才不至于一开口就伤人。
中国人的沟通可以用三句话概括: 第一句,“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第二句,“你如果要告诉别人,就不要说是我说的”。 第三句,“如果你告诉别人是我说的,我一定说‘我没说’”。
你给美国人两千元钱奖金,他会很高兴,而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问别人有没有。别人也有的话,就会很生气。
在与领导沟通时,你越“对”,他越生气,因为他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干部可以在别人面前“对”,但不能在领导面前“对”,否则领导会感到没有面子。所以领导对也骂,错也骂。
凡是领导说的,你就点头。过一段时间再来找领导说:“现在有问题,怎么办?”一个聪明的干部从来不去改变领导,而是让领导自己改。他自己改了,会感谢你;你强迫他改,他会干掉你。
在沟通方面,领导要注意: 第一,当干部的意见与你的意见相反时,他要是坚持,这个人就是死不认错,他要是见风转舵,这个人就非常可怕。当领导与干部发生矛盾时,要通过第三者解决,以避免双方发生争执。 第二,领导只能骂干部,不能骂员工。员工做错事,领导不要直接去批评员工,而是让干部出面,然后领导再去抚慰员工。这样做,好像在出卖干部,其实不是,因为这是三个人的分工。
第四章 员工是团队的基石
第二种是成长型。这类人的特征之一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对每次工作都能够检讨得失、总结经验,并且把宝贵的经验变成具体的建议。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一个人只要有时间、有体力,多做事是不会错的,多做事就可以多得到经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袖手旁观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分享是很好的修养,是乐趣的源泉。通过分享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推动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个不知道分享的人,是没有什么乐趣的。
第一,不能当着领导的面指出对方的缺点。
第二,在提建议时要有诚意。
第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只有站在他的立场上去说话,他才能接受;你若跟他对立,他就会拒绝你,而且只要有一句话对方听不进去,你讲得再对也没有用。
有些基层主管,自恃手下有几个“兵”,就认为自己有资格跟领导讨价还价,这是非常错误的。
中高层主管要花时间进行分析、研究、调整、改善、沟通、协调,这是他们的职责。
第一,认清现代年轻人的习性,并尊重其意愿。
第二,不要企图去改变员工,要让员工自己改变。
比如,有的员工常常迟到,基层主管不应责令他每天晚上10点以前睡觉,这样做没用,因为主管不可能每天晚上守着员工,看着他执行命令。有效的做法是,引用医学资料和实例让他明白:晚睡晚起不利于健康,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2点是一个人新陈代谢最快的时候,这时候只有好好睡眠才能有效恢复体力;如果长期12点以后睡觉的话,人到中年之后就容易得各种疾病;通过教育让年轻人认识到晚睡是在损害健康,让他们自觉地去改掉这个坏习惯。一位优秀的基层主管必然会得到员工的信赖、尊敬和爱戴,能和员工打成一片,做员工的知心人。
信任、鼓励、诚实是基层主管管理员工的三大法宝:
第三,凡事先听取员工意见。
第四,先礼后兵,由情到理。
一位优秀的基层主管应该刚柔并济,平时对员工关怀备至,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则敢作敢当。员工对这样的主管会既尊敬又畏惧,就会“乖乖地听话”。
团队领导要尊重员工 所有的员工都是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公司了,就冲着这一点,领导就应该感谢他们,就应该好好照顾他们、尊重他们。
对于员工,领导要充分地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但是要给他们无形的控制。
会待人的领导,就会让员工感到被尊重,感到喜悦,感到完全没有压力。而不会待人的领导,只会让员工心生怨恨,消极怠工。
人的一生就像爬山一样,在你上山之前,得把这辈子要吃的东西、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但是到了半山腰,就应该把不要的东西都丢掉,这样后半辈子才会进步。如果把什么东西都一直背着,没到山顶就会累死了。一个人做到经理阶层就应丢东西,而不是抢东西,越懂得丢的人,将来爬得越高。而基层员工不得不增加东西,因为他们还有很长的人生之路要走。
领导者要善待亲信的员工,即使再忙,也要关心他们及其家人。一个会当领导的人,要把人事管理、人事业务延伸到员工的家庭里面去,这样团队的组织力才会增强。
这就是中国人的人情世故,领导者必须把人情世故、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融入所管理的团队,这样带出来的团队才不会出大纰漏,否则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有的公司崛起与衰落都很快,其原因是团队不扎实,成员不可靠,机会来时就赚钱,机会走时就亏损。机会不是常有的,风水轮流转,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走运,必须依靠稳定高效的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一个领导在员工面前表现得高人一等时,员工就会感到努力工作不值得。
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建筑公司的人不管对方是不是总裁,都说:“啊,总裁您来得真早啊!”对方是总裁,他会很高兴,因为别人一眼就能认出他来;对方不是总裁,也会很高兴,因为别人把他当成总裁看待,他甚至会反过来帮助建筑公司拿下这个项目。而建筑公司的人只是喊一句“总裁”,又不花一毛钱,何乐而不为呢?
用而不教,领导之过
要改变你的干部,要改变你的员工,唯一的方法就是先改变你自己。如何改变?有三个重点: 第一,只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并没有施恩,所以千万不要图报。领导有义务照顾员工,对员工好也是应该的。 第二,既然当领导,就要教会员工一些东西,不要误人子弟。对员工放任不管是不对的,要把他们塑造成公司需要的人。 第三,在教导员工的时候,要顾全员工的面子。要让员工听你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感觉到你看得起他。有很多人拼命工作,就是因为老板重视他,这种激励效果是很强的。 教育员工要像教育小孩子一样,千万不要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对待贪玩的孩子,可以这样教育他:你是很聪明的,只是有些贪玩,但天底下没有一个贪玩的人是有成就的。你看看你祖父(千万不要说你看看你爸爸我,因为祖父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你祖父从小就用功,不然他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 中国人教育小孩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已经去世的祖宗来教育,这是很有效的。在古时候,会当爸爸的人一看小孩不成器,不会骂孩子,而是自己跪在祖宗牌位前面向祖宗赔罪。这样做,对小孩子是很有威慑力的。
一个团队有没有生产力,有没有高效率,关键看它的成员之间有没有义气。
义气就是让员工心甘情愿地跟你同坐一条船。
制度只针对一般状况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到任何特殊的情况,所以,身为领导者,必须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以弥补制度之不足。只有让他们感动,他们才会有义气。
只要求他们讲义气的话,那跟土匪强盗没什么区别,土匪强盗也是非常讲义气的,团队跟土匪强盗的区别在于守不守规矩。既要讲义气,又要守规矩,两者并不矛盾。
招聘基层员工时,一定要把自己的需要先列出来,按照需要来选择,第一关一定要把好,保证招进来的员工就是最恰当的人。一般来讲,大公司资本雄厚,有机会去挑选员工,而有的公司庙太小,请不到大佛,怎么办?那很简单,只能你自己培养,优秀的员工是你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干部也是你培养出来的,不是人家培养好之后送给你的。要培养员工,就要好好去对待他,这是基层主管应该注意的事情。 另外,还要注意,选拔干部的条件和选择员工的条件不同,选拔干部不是看他们守不守规矩,有没有能力,按照这两种标准选拔干部的话,公司的基础是很不稳固的。这两种标准,是基层员工必须具备的。选拔干部,要看他能不能带人,换句话说,看他有没有将才;还要看他有没有应变能力,有没有沟通协调的能力。如果这些能力他都不具备的话,你就不要考虑选他当干部,否则既害他又害公司。凡是一辈子只喜欢规规矩矩、实实在在过安定生活的人,就不要考虑提拔他当干部,因为他不适合。一个人一辈子实实在在、规规矩矩的,只适合在基层,但是也不能因此而亏待他。
员工有潜力却不愿意发挥,是企业的最大损失。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是有人不愿意开发、不愿意表现出来而已。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本来什么都不会的人,突然间变成什么都会;或者一个什么都会的人,突然变成什么都不会。前者是愿意发挥潜力的表现,而后者则是故意隐藏实力。
人的需要,主要还是在于求生存。基于求生存的实际需要,员工关心的是成长、充实和安全。人员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三大项目。 这三大项目展开来看,可以用八个字来涵盖——进退、奖惩、教养、老死。这八个字涵盖了人员发展的所有内容。
甄选一定要把握出其不意的原则,要让对方无从防备,迫使其流露本性,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
处罚员工也要注意,一定要在私底下进行处罚,尽量不要公开处罚。其实,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处罚,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只是不同的处罚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领导最大的责任就是要教导下属。如果领导把员工完全当作自己的工作对象,那他必然得不到人心。好的领导不但要帮助员工成长,还要关注员工方方面面的问题。 所谓养就是要照顾员工的生活,而不只是发薪水而已。要去看看他住的地方怎么样,跟家人相处得好不好。 所以,领导对员工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员工要进行家庭访问,不能只管其上班的行为,而不管其下班的行为。对西方人来说,下班后的事情领导可以不管,但中国人强调全面照顾。
中国的基层员工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但是你不能提醒他“这是你的责任”,否则事与愿违。
当干部的人一定要记住,员工做得不好是你的责任,不是员工的责任,是你没有好好教导员工,员工才会出错。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比较正确的,特别是对新员工,要格外加以照顾。
公司不要让新员工第一天就开始工作。这时马上让他们工作,他们一定做不好,而且还会受到老员工的排挤。因此,公司应该安排至少三天的岗位培训,让他们适应一下公司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长期做下去。 为什么新的员工流动率比较高,老员工流动率比较低?是因为老员工经常有意无意地把新员工吓走了。老员工往往在新员工来报到的时候就告诉他们:“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进来。”“我们都想走了,你还进来干吗?”“我们老板用人太狠了,常常让你加班,而且从不说奖金的事。”这样,就会在新员工的心里留下阴影,以后一旦出现不如意的事,他们就会想到辞职。 老员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可以得到好处:领导会觉得,还是老员工好,更加重用、珍惜老员工。领导者一定要谨防这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不好好照顾新员工,最后受损失的是企业。不要让新员工自己摸索,那叫自生自灭,很多员工都是用很高的成本招聘进来的,让他们自生自灭,其实是巨大的浪费。招不招得到人不是本事,留不留得住人才是功夫。
中国人的法律有一个特性——永远少一条,碰巧就是你要找的那一条。
要想管好员工,领导者责无旁贷。除了带头守规矩外,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破坏团队和谐气氛的害群之马。
不要因为一个人的问题连累到整个公司。
团队的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这里的以身作则不是技术方面的,论技术,你始终比不过员工。如果某个领导是所有员工里面技术最好的,那只能说明他的员工不称职。领导者以身作则的意思是,带头守规矩,重诚信,顾虑公司的名誉。
但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看到犯罪纪实节目后,会分析罪犯的失误之处及如何避免失误。所以有些事情在国外可以公开,在中国最好不要公开,公开是有反效果的。
如果能让员工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领导的脸,那你的团队就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你提到的问题我们生产部门已经注意到了,目前正在改进。
千万不能站在外人的立场来批评自己公司的同人,否则一句无心之语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领导要带出一个有灵性、有活力、能够随机应变的团队,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这样的团队才是无敌的。
领导要告诉所有的员工,你们怎么做我都尊重你们,只要求不要让人家看不起我们,这是中国式的训话。我们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吃亏上当;还有另外一句话,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与人相处,得先看得起他,其他事情就好办了;如果你看不起他,最后你一定会吃亏的。
第五章 团队内部要高度和谐
在制度行不通的情况下,我们要靠企业文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真正的中华文化是阴阳文化,阴阳文化永远是双轨的,有阴就有阳,有看得见的部分,就一定有看不见的部分。当你看到看得见的部分时,还要寻找看不见的部分,才不会吃亏。
任何事情都有性质上的差异,有的事情要先沟通,再请示;有的事情领导没同意,干部就不能进行横向的沟通。例如,干部对领导说:“大家希望公司组织出去玩一个星期,所有的干部都同意,现在请示您的意见。”你试试看,这样做等于捋虎须。凡是加薪、调整生产线、改变价格都要领导点头才可以行动。事情的性质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第一,表面上是领导作决定,实际上是干部作决定。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上去否定别人的,结果造成很多冲突。
做干部的要体会到领导的心情,领导不明白的情况下,你不能逼着他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没有办法作决定。一个干部,不能等待领导给你作决定,而是要帮助他找到最好的决策。干部应该拿着报告当面给领导分析,这样他才好意思问你哪个方案比较好,你若说,“目前为止,第三种方案比较好”,他就会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案。
凡是跟人的利害关系有关的,干部不能私自做主,怎么办?先口头请示,领导同意后再书面申请,否则的话,你很容易成为领导眼中的沙子。
第二,管理要因人而异,实行双轨制。
人往往听话不听对错,不在乎你讲什么,而在意你怎么讲。怎么讲比较重要,讲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在中国式团队里,往往不要紧的内容会讲得很清楚,要紧的内容永远含含糊糊。
当领导对你说,“你看着办吧”,那就是对你的一种重视。当你的领导对你再三交代的时候,他其实是对你一百个不放心。
中国式团队管理的起点永远是两难的:准备也不对,不准备也不对;做得快也不对,做得慢也不对;听话也不对,不听话也不对……永远是反反复复的,一切都是三个字:看着办。
管理是很复杂的,凡是喜欢简单明了的人,干脆去搞工程不要搞管理。工程问题是有固定答案的,而管理问题绝对没有固定答案。凡是告诉你什么是正确做法的人,你一定要小心,他是在害你,因为环境随时在变,没有绝对的对错。
在中国式的团队里面,最难做的不是领导,也不是员工,而是干部。因为中国式团队管理的重点是干部,员工很好当,领导很好当,干部最难当。干部所处的位置是上压下顶,日子很不好过。
凡是干部赤裸裸地把员工的心声向上反映的,都会自找倒霉。
在你的领导面前,你的胳膊肘永远要向里拐,这样他才会放心。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公认的早熟的文化,科学越发达,越证明中国古代人了不起。
每个人取得任何成就都是别人成全你的,知道这一点,才知道什么叫作价值。
在中国式团队里,有几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卖力可以,卖命不行;流汗可以,流血不行;做事可以,坐牢不行。
他听话,我就会很快失败,我又不是神仙,总会犯一些错误,我决定错了,他还照样执行我就完了。”
分工是为了合作,如果不能合作,所有的分工都是无聊的
这个“值不值得”是中国人非常介意的事情,不值得他就不做,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没有约束力,我们的约束力就来自心中那把看不见的尺。
最重要的是利益,因为“利”是基础,没有共同利益作为支撑,企业团队无法继续发展,更不用说形成团队的组织力了。
“乐”所代表的愉悦是团队内部能够协同一致的第二个要素。当企业有了利益以后,领导者要考虑“乐不乐”,是我一个人乐,还是大家都乐?是可以长期的乐,还是只能短暂的乐?只有使得团队成员能够长期保持愉悦,团队精神才有可能形成。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提出四大目标:安客户、保护员工、照顾股东、关心社会大众。
中国人很高明,我赢了,你喝酒,而且那个喝酒的人有着密切配合的态度,从来没有人猜拳输了之后说“我最喜欢喝酒”,如果这样的话,赢的人会很生气:赢你这种人干什么?明明很喜欢喝酒的人输拳的时候,也会推让,最后才“勉为其难”地喝下去,这样对方就很满足。如果有人猜拳的技术很高,经常都赢,岂不是不能喝酒?中国人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一直赢的人想喝酒的话,可以说“我陪你一杯”,没有人会反对。
不同之处在于,归属感就是我属于你,我属于组织,我不会脱离;依附感是说你给我好处,我会依附在你身上,没有好处我会跑,这种关系不能持久。
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赚钱而存在,那你的企业不会长久,世界上有成就的企业没有一家是为赚钱而存在的。
逐渐按实际贡献和表现,将下属区分为三层,最内层属于核心人物,领导应以“没有你我会死”的心情来加以礼待,给予特殊的照顾。第二层为“有也好,没有也好”的一般成员,如果他们不能再努力,提高贡献度,只能给予一般的照顾和客气的对待。最外层则为“早走早好”的待提高下属,若是他们不知自省、自律,就希望他们另谋出路,不要待在这里混日子。领导必须站在公的立场,确实依据公共目标来考核,不夹杂私心,公正地区分下属。相信大家会认同这种作风的,这就是合理的不公平。
有了班底之后,领导还必须进一步善用班底的力量。任何事情,领导都不要擅自决定。先把自己的看法隐藏起来,当作腹案。将自己的腹案变成问题,用来征询班底的意见,让他们在互动中找出合理的答案,经领导核准后,再由班底去执行。领导越依赖班底,班底越奋发图强而提高可靠的程度,这才是良性的互动。
如果某人对公司有特别的贡献,就要特别照顾他,否则他有一天会心灰意冷,辞职不干。中国人在没有辞职以前,公司挽留,他会留下来;一旦辞职就代表他去意已决。预防胜于治疗,你发现某个人萌生去意,要趁早挽留。一个好的干部走了,对你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一个可以支撑公司的人、一个可以帮助公司发展的人,是很难找到的。我看过最差劲的领导,拿着很多求职信,对他的干部讲:“你们好好干,否则有这么多人会来顶替你们。”其结果只能是有能力的人走了,没能力的留下来。
优秀人才的外流实际上都是领导者的过失,对每一个人而言,类似于离职这样的变动都无异于冒险,之所以在清楚这个道理的前提下,优秀人才还是选择离开团队,就充分说明他们其实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在员工看来,凡是贴在墙上的,效力就大打折扣,只有变成我们自己的才有效。这需要自然孕育,急不来,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要的是可靠的力量,而不是听话的部队,表面上的服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表面服从的人会与你患难与共。
在管理企业时,要把荣誉让给员工,要把舞台让给干部,领导则变成默默无闻的树根,整个组织才能生生不息。
我们希望员工负责,但是不能命令他们负责。一个人自发地要负责,他不会觉得吃亏;一个人天天被别人赋予责任的时候,他是很痛苦的。
一个人做了部门主管,就不再需要什么功劳,你的部门做得好,就是你的功劳。领导认为你好,你就有功劳;领导认为你不好,你功劳大,他反而会认为你在搞恶势力,准备抢他的位子。身为干部,很多事情要抓大放小,才能轻松。把成就感让给员工,才能引起员工强烈的参与感。唯有员工热心参与,干部才能称心如意地推行组织所欲完成的任务,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
不要因为我一个人不努力,害了大家。
枝叶能做的事,树干不要去做;树干能做的事,根部也不会去做。象征“干部会做的工作,领导不要争着去做”,符合管理的“例外原理”。
所谓上侵下职,就是上司把下属的事情抢着办了,反过来指责下属偷懒、不负责。
下属能做的事情,让下属去做,上司越少干预越好,这样下属才能够自己承担应有的责任,加深“自作自受”的体会
第二,要适时向上司汇报工作进度和预期的结果。
第三,处处顾虑上司的立场和面子,不令其为难。越有能力的下属,越需要留意上司的面子问题。因为平时给上司的压力已经相当大,稍不留神,便可能“功高震主”,让上司觉得没有面子,而恼羞成怒。
第二,主动向上司提出有关未来的预测和筹划。
领导想要激励员工,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员工的需求非但变动得很快,而且十分不容易满足。人人得寸进尺,晋升一级还企盼多多提拔。
中国人对于升迁的态度,大致是这样的:我不会强求;然而应该给我的,我会当仁不让;我不来请求,希望你能够主动想起;我可以谢绝,但是上级不能不考虑到我,否则我很没面子;我不一定要升迁,可是面子不能不顾;我不在乎让给别人,至少要尊重我一下;如果连这些基本的动作都没有,那未免欺人太甚,过分看不起我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升迁固然是种收获,不升也未必是一种损失。
争强好胜的人,往往会引起别人的戒心,结果只抢到了小的抢不到大的。
第一,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找时间替上司分忧解劳。
懂得“兼顾”的人,一方面把本职工作做好,让上司从“放心”到“赏识”;另一方面会借着请示、报告、聊天的机会,为上司分忧解劳,暗示他不但有余力可以办事,而且对他忠诚、关心,值得信赖。
第二,善于体会上司的旨意,帮助他达成正确决策。
“兼顾”的智慧,表现在“自己有把握,却应该尊重上司的裁决权。我必须自己负责,但是事先要获得上司的许可”。
第三,在上司面前表现,也要让下属有机会充分发挥。
说到差不多的地步,做到差不多的程度,这才是良好的策略。
第三,升迁的原则是配合当时的情境,做通盘的考虑,自行权衡其中的利害。
第六章 团队外部要互利互惠
- 我不会去新开张的饭馆吃饭,一般等它开一年左右,如果它依然是顾客盈门我才去,因为我从不想当试验品。
- 团队的成员应该从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入手,强调把平时的工作做好,才能切实地达到改善的目的。同时要扩大自己的视野。一个人只有专业没有视野,就会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扩大视野,才能够从各方面来综合分析情况,这叫作通。
- 做工作一定要专心,如果你的团队能够做到把眼前的人视为最重要的人,把手上的工作视为最重要的工作,将此时此地视为最重要的时间和空间,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优秀的团队。
- 在内部团队中,领导者负有70%的责任,领导者是什么样的人,其下属慢慢会变得跟领导者一样。
- 要想确定干部是否可信,最好的办法是试探他,而不是观察他。
- 我们把情、理、法的“情”摆在最上面的,是有道理的。一个领导情绪稳定的时候,他所带的团队就不会蛮干,不会冲动,不会失去控制。领导没有能力没关系,没有学识也没关系,但是情绪一定要稳定。在领导情绪稳定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很好商量,因为大家都讲道理,凭良心做事。与外部团队合作,肯定会有很多摩擦,这时候,心平气和尤其重要。稍有不慎的话,损失的将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个人。
- 我觉得,领导者最重要的是品德而非能力,总经理不需要能力,专业人士才需要能力,比如说财务人员。什么都不懂的人才适合当总经理,这不是开玩笑。一个人从无到有固然不容易,从有到无更困难。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后来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这才是人生的过程。一个人学了很多,很想表现,这是第一个阶段;等到表现得差不多了就不想表现了,让别人去表现,我来欣赏;到最后有表现与没有表现一样。
- 我认为,用汉字来定契约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汉字的弹性太大,怎么解释都有道理,到最后只是保护了不讲理的那一方。所以不定契约无所谓,一定契约就要坚持,要进一步,否则就会吃亏,双方各进一步就无法合作。
- 中国人又特别重视义气。
- 中国式的管理把世道人心都结合在管理里面了,我敢预言,重义气是我们超英赶美的一个重要武器。
- 领导者应该强调建立起不重形式的相互信任,平时多投入时间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关键时刻别人才能够舍生取义,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 领导者不需要整天都待在公司里面,实际上,当你离开公司的时候,公司内部比你在的时候更和谐。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做到我在不在公司都是一样的,如果领导不在,公司运行就不好,那表示领导有很大的问题。理想的状态是,领导定好目标后,可以随时抽出时间来,随时去和合作伙伴沟通。因为执行不是领导的事,而是干部的事。
- 有时候,适当培养几个敌人,才是生存之道。
- 竞争对手就是你的老师,我们应该善于向敌人学习。
- 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人家,就可以达到海阔天空的境界;总想着“我一定要把你干掉”,最后对方没有死,你可能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