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主要方法
渊薮。
第三章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而后一个“明”则是形容词,明德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这个词语我们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应该结合后面的“传”文进行理解。“亲”应解释为“新”,也就是革新、弃旧图新的意思。亲民,可以解释为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扬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世间的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倍重视。
明德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这个词语我们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应该结合后面的“传”文进行理解。“亲”应解释为“新”,也就是革新、弃旧图新的意思。亲民,可以解释为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扬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格物:认识、研究世间的万事万物。
我们只有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始终,才能更加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所有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都要先学会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可是要想学会管理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最先要做的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应该先端正好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学会使自己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意念真诚,应该先使自己学会获得知识;而让自己获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学会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万事万物,将其研究透彻后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只有获得知识后才能让自己的意念更为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修养品性;只有品性修养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学会管理家庭和家族的方法后才能用于治理自己的国家;只有掌握了治理好国家的方法,才能让国人过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假如一个人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根本不可能将事情做到最好!
而所谓的“八目”,则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研究儒学而言,主要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八目”中前面的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强调的是“内修”;后面的三级“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强调的是“外治”。而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成了连接“内修”和“外治”的枢纽,它和前面的“内修”相连接,便可以“独善其身”;它和后面的“外治”相连接,便可实现“兼善天下”的理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十九章
这是“传”的第一章,同时也是对“经”中所讲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论证,强调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人类便讲究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当然,这样的论调也不是凭空捏造的,有书为证。《三字经》中就有记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掘、弘扬个人本性中善良的一面,压制甚至摒弃邪恶的一面。
第二十一章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处处追求完善。
商汤王为了警诫自己,将箴言刻在了自己的洗澡盆上,写道:“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该保持天天新,而且新了还要更新。
我们的一生中,不仅要让自己的身体洗澡,精神上也应该多洗洗,
第二十四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要想做个合格的国君,必须要仁爱;做臣子的,就应该恭敬;而做子女的,就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做父亲的,对子女要慈爱;和他人交往时,应该讲信用。
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则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此人内心谨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此人看起来很威严;“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
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停留。
“知其所止”,即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对年轻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三十章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
第三十一章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4]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多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最终彻底地弄清楚我们所研究的事物的原理。 只要我们能够长期努力,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里外巨细地弄清楚,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挥到淋漓尽致,再也没有闭塞之处。这才是对万事万物做真正的认识和研究,才能称得上知识达到了顶点。
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和研究而获得想要了解的知识,而不是通过对某本书的查阅而获得知识。
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倡导实践,强调用实际行动去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的道理。
第三十五章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掩[9]其不善,而著[1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12],德润身[13],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
使自己意念真诚,就是教育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或者像喜爱美丽女人那样,所有的思想都要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便是独处,也要小心谨慎
就是在人前人后能够一个样,人前表现得真诚,人后也能真诚相待,所有的事情都发自肺腑,出自真心,真实无欺。
第三十九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1]有所忿懥[2],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之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内心积存着愤怒就不可能端正自己的思想;心存恐惧也不可能端正;心里受喜好的影响也不能端正;心存忧虑也不能端正。
第四十一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1]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2]而辟焉,之其所敖惰[3]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4]。”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喜爱某个人同时又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个人同时又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见了。
“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
这段话强调的是,要想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就要修养自身;只有学会正己,才能做到正人。
在此之前所讲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属于自我修养的范畴,此后所强调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由独善其身最终转向兼济天下。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第四十七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1]者,所以事长也;慈[2]者,所以使众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5]如此。此谓一言偾[6]事,一人定国。
对父母的孝敬,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则可以用于侍奉官长;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则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康诰》中曾经说过:“如同爱护婴儿一样。”让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便没有达到目标,必然也不会差得太多。要知道,世界上很少有先学会养孩子再出嫁的人啊!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对他人提出同样的要求;不可能自己都无法做到更好,反而要求别人做好。
第五十二章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絜(xié)矩之道:儒家的伦理思想,意思是我们的一言一行要具有示范作用
作为领导,假如你厌恶上级的某种行为,那么请记住,千万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对待自己的下属;当然,假如你厌恶某个下属的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自己的上司;假如你厌恶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千万不要用同样的行为去对待你后面的人;
如果朝中的某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他不像其他大臣那样本领高超,但他本人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那么此人也不必担心。因为他懂得用人,别人有本领,就好像他自己拥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对其心悦诚服,而且这种钦佩不仅是口头上表示,而是从心底里对其钦佩有加。
第一,君子有絜矩之道;第二,民心最为重要,得到民心就能得国,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君主地位;第三,君主的德行最为重要,品德是根本,钱财是末节;第四,作为君主来说,必须要选用贤德、仁爱的人,远离恶人;第五,在利与义的问题上,国家不能将利益作为根本,而应该将仁义作为根本。
当政者的德行就好像一阵风,老百姓的德行就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然会随风倾倒。
德行是儒学中反复强调的中心问题,也是为政者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德本财末”思想,强调修养德行是治国平天下的第一要务,这便牵涉到用人的问题。事实上,在用人这个问题上,德行仍然是第一位的。在选才用人时,即使一个人没有什么大的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有容人的度量,就可以对其委以重任。相反,即使一个人表现得很有才能,但他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终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人绝对不能任用。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第六十一章 附录 朱熹《大学章句序》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
自从人类降生以来,上天就赋予每一个人本性,都是以仁、义、礼、智作为品行的基本内容。然而每个人的天资和智力各不相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具备的善良品质和理智的本性。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本身所蕴藏的善良品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修养,最终逐步减少甚至丧失了这种善良的本性。聪明智慧并且拥有善良本性的人一旦暴露出自己的本质,那么这个社会必定会赋予他更为重要的使命,让他承担起领导众人的任务,成为大家的领袖,治理和教育他人,以此来恢复众人原本拥有的善良和理性。这应该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能够承受天命,成为世代相传的榜样的原因。
当然,大学的教学内容也是颇有深意,很多内容讲究的是穷尽事理、端正本心、修养自身或者管理他人的原则和方法。换句话说,古代的学校教育并不像现在一样,以年龄为界限,而是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划分。
“天”的运行方式就是不断循环,所有已经过去的道理或者事物终有一天会再次出现。
第六十六章
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称其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符合节度,我们称其为“和”。“中”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本性,“和”则是大家共同遵循的原则,只有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才能各司其职,按照规律生长繁育。
在一个人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之前,心中仍然平静淡然,这就被称之为“中”。
假如每个人都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大家就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谈事情,社会秩序也必然井井有条,天下自然太平无事。
第六十九章
- 孔子曾经说过:“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彻底实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聪明的人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自信过头;而愚蠢的人因其自身智力有限,根本不能完全理解中庸所讲的道理。当然,中庸之道最终不能得以弘扬的原因我也了解了:贤能的人自以为是,做得太多;而不贤的人根本不想去做。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虽然每天都要吃喝,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品尝出饭菜的滋味。”
第七十章
如果有人在实施道的过程中排斥他人,那就不能够继续实施道了
君子总是能根据不同的人采取合适的办法进行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认真地实行道就行。
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忠恕,那么他离道也就不远了。那到底什么才是忠恕呢?那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说话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行为,而自己平日里的行为也一定要符合自己说过的话,只有这样的君子才能称得上忠厚诚实的人啊
使道既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能够适应每个人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第七十五章
处于上位的人,不应该欺侮居于下位的人;处于下位的人,不应该攀附那些在上位的人。我们要时刻端正自己的地位而不应该苛求他人,这样就不会生出那么多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君子立身处世,就好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能责怪靶子不正,只能责怪自己箭术不好。
事实上,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无非就是摆清了自己的位置,对现状做出了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成功。
第七十八章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要想在行事过程中实施中庸之道,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力所能及的当下做起。所有的事情,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法就是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不但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反而很可能适得其反。
第八十章
德行良好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儒学所强调的,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功,讲究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品行,然后顺其自然,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
第八十二章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孔子曾经说过:“喜欢学习的人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的人便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离勇不远了。而知道这三点以后,我们便有了自我修养的方式,最终得到管理他人的方法,就能管理国家,平定天下了。”
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
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事先做好了预备工作,便能成功;假如没有做好预备,便很可能失败。说话前先做好准备,自然不会中断;做事前有所预备,就不会受到什么挫折;行动前先预备好,就不会有后悔的时候;道路预先选定好,必然不会出现走投无路的情况。
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的信任,就不可能将平民百姓治理好。得到在上位的人的信任有一定的办法:假如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必然不能得到在上位的人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也有办法:假如不能很好地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也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可能很好地孝顺自己的父母;使自己真诚也有办法:假如没弄明白什么是善,就不可能让自己真诚。
要么不学,既然学了,如果没有学会就绝不能罢休;要么不问,既然问了,如果没有弄懂,就绝不能罢休;要么不想,既然想了,如果没有想明白,就不能罢休;要么不分辨,既然分辨了,如果没有明确目标,就绝不能罢休;要么不实行,既然实行了,如果看不到成效,就绝不能罢休。
第八十九章
- 真诚的人只有先对自己真诚,才能够对全人类真诚
第九十章
其次致曲[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必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九十二章
- 只要我们的心灵不被私心杂念所迷惑,达到至诚的境界,就能轻易地洞悉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因此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
第九十三章
- 这就让人不免联想到诗人屈原在《橘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这是一种巨人哲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英雄主义。
第九十四章
君子既尊崇道德修养又追求知识,达到了广博的境界反而再次钻研那些细微之处,洞察一切之后又重新奉行中庸之道,不断温习已有的知识以此来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第九十六章
- 居于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因其地位并不尊贵,因此也不可能使人信服,这样的话,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第九十七章
- 孔子继承了尧、舜的思想,将文王和武王作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承载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覆盖的。就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夜的交替。万物一起生长却又不互相妨害,道路同行却不互相冲突。小的德行就好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包容万物,使其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之间的伟大之处啊!
第九十八章
君子的道,平淡而意味深长,简略而文采奕奕,温和而条理清晰,由近知远,由风就能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能进入道德的最高境界了。
《诗经》中说:“当你自己独处一室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心地对照神明。”所以,君子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恭恭敬敬的,即便没有对他人说任何话,也足以让人信服。
《诗经》中还说:“进奉一定要诚心,这样才能感动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任何争执。”所以,君子不用给他人过多赏赐,老百姓也会对其尊敬有礼;不用发怒,老百姓自然也会有所畏惧。
我心中拥有光明的品德,根本不需要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的方式教育百姓,是统治者最拙劣的行为。”
第一百零二章 附录 朱熹《中庸章句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道心,只有精微专一了,才能够坚守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