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性的崛起
第一章 苏格拉底好讨厌
苏格拉底的案件常常被现代人当作“民主暴政”的例子,说明“多数人的民主”在错误的引导下也会作出邪恶的判决。
按照后人的记录,苏格拉底一辈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问问题。当然,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提问。他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胀。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士,他自称为思想的“助产士”,意思是能引导别人深入思考。听着是挺不错,但问题是:你考虑被问的人的感受了吗?
哲学家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
第二章 拯救哲学的少年国王
这底比斯圣队非常有名,最大的特点是所有士兵都是一对一对的恋人。俗话说“上阵父子兵”,这支部队的恋人兵也同样,打仗的时候谁都不肯后退,战斗力超强。
因为那个马其顿王子就是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
二十年后,亚历山大的军队所向披靡,最终让马其顿横跨欧、亚、非三洲,成为人类古代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之一,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
厉害的人物是亚历山大的老师。在马其顿还未崛起的时候,马其顿贵族经常派人去雅典留学。其中有一个国王御医的儿子去了柏拉图学园,学成归来后成了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其实柏拉图原本不叫这个名字,是他的体育老师给他改名叫“柏拉图”的——你想啊,连体育老师都觉得这人强到得改名叫“强者”,你说他得有多猛……(所以下次再提到古希腊智者,与其想象成白胡子老爷爷,不如脑补成斯巴达三百勇士穿白袍。)
对于知识来说,宽容永远代表着光明。
第三章 当哲学遇上宗教
比如,罗马征服了很多蛮族,那些蛮族原本有自己的神灵。为此,罗马人建了极其宏伟的“万神殿”,把各个蛮族的神灵都供奉到里面。蛮族一看打仗打不过罗马,投降后自己的神灵还能进入那么雄壮的神殿中,所以一点儿抵抗力都没有,成批成批地都投降了。
历史上有一个规律,在斗争中,哲学总站在弱者的一方。
这是因为哲学讲思辨,讲道理,而只有弱者才会去讲理。强者不需要讲理。
第四章 哲学与基督教分道扬镳
“我遭受的火刑不过只燃烧一小时而已,而等待你们的,将是永不熄灭的地狱之火。”
“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政权屠杀革命者,说明政权快要灭亡。革命者反过来屠杀群众,说明革命即将失败。
更可贵的是,他上位靠的不是暴力、政变这些对于一个军人出身的政治家来说最为常用的招数,而是权谋、手腕。他尊重、保护敌手的性命和财产,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也使得他的统治能够更长久。
听着这些神谕就跟相声里那些跑江湖算命的似的,净说点儿两头堵的双关语。
第五章 哲学的坎坷流亡路
如果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藏书和《古兰经》一致,那就没有留下的必要;如果不一致,就更不应该留下。
哲学喜欢跟弱者做朋友。
第六章 哲学重新被启用
公元476年,中国南北朝的时候,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被赶下台。这件事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此以后,欧洲再没有被统一过
对于上帝的理性证明,罗素还有一个反驳。罗素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那么,上帝要不要符合善恶标准呢?假如上帝要遵守的话,那么上帝就有了自己必须遵守的规则,那上帝就不是万能的了。假如上帝可以不遵守善恶的标准,那么上帝就无所谓善恶,也就不是至善的了。
对于文明来说,最可怕的是焚书,是毁掉学校,是用暴力消灭言论。因为让人民获得幸福的方法,就在千百万文弱书生舍去生命保护的一本本书、一张张纸中。
敬字惜纸,这不光是书呆子的任务,这更是文明之路。
第七章 教会的权力有多大?
你听说过少林寺住持向天下发号令,说当今皇帝违反佛教教义,命令全国和尚一起讨伐他吗?
为什么东西方有这么大的差异?
中国人对待宗教有更多实用主义的倾向,信宗教大多是为了要点儿好处。而且佛教说的是因果报应,就算你不信佛,多做好事也可以有好报。不像基督教讲人有原罪,光做好事没用,你不信仰基督不受洗就进不了天堂。
那时有人在爱尔兰挖了一个洞穴,有些人声称他们进入洞穴并看到了真正的地狱。后来这个洞穴越来越有名,人们蜂拥而至,以致引来教皇的关注,最后以欺诈的名义下令关闭了这个洞穴。
圣女贞德
虽然国王能给他们金钱和地位,但是远没有上天堂这事重要。所以当教会的命令和国王的命令互相矛盾的时候,欧洲人更愿意听教会的话。
。欧洲国王的实际权力很小,不能直接控制封建领主的产业和军队。所谓“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
中国人过年敢用麦芽糖去封灶王爷的嘴,感觉灶王爷就跟胡同口儿那个见谁都打招呼、一下雨就满街喊收衣服的居委会大妈似的,哪有半点儿上帝的神圣感啊。中国老百姓还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之类的俗语,甚至用“佛跳墙”命名荤菜,直接拿神灵调侃了。
中国的市井小说就更猛了。
《红楼梦》里,度化女娲遗留顽石的是一僧一道,两人一起行动,一起施法,也不怕俩法术打架;《水浒传》里,和尚老道拜了把子一起去砍人;《西游记》里,道教的玉皇大帝遇到危险时叫佛教的如来佛祖帮忙。
这要让中世纪的西方人知道早就崩溃了:这里面写的都是你们的神灵啊,有你们这么不严肃的吗?在中世纪,你让一本书里除了上帝外再有一个别的神试试,不把你放火刑架上烧个十遍八遍才怪呢。
《红楼梦》里,度化女娲遗留顽石的是一僧一道,两人一起行动,一起施法,也不怕俩法术打架;《水浒传》里,和尚老道拜了把子一起去砍人;《西游记》里,道教的玉皇大帝遇到危险时叫佛教的如来佛祖帮忙。
教皇也曾经要求用刑“应用一次为限”。但是有的审讯官将此理解为“一次审讯用一次”,所以打够了一顿以后,再审问几句,然后就可以再次用刑了,实际上等于没有限制。
历史忠实地履行着诗人海涅的那句名言:
在他们开始烧书的地方,他们最终会烧人。
有的人被要求终身穿着有明显标志的衣服并佩戴十字架,一生都会被别人歧视。
比这更重的刑罚是监禁,刑期往往是终身。监狱的条件各不相同。有的监牢非常窄小,没有窗户,只在房顶开一个小口,食物从房顶上递下来——好吧,我说错了,这根本就是一口井。
第八章 哲学再次惨遭抛弃
因信称义
说白了,罗马教会认为,外在的行为很重要。而马丁·路德认为,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行为更重要。只要内心真诚信仰上帝就能得救;而是否遵守罗马教会的规定,是否上缴税款,是否完成昂贵的宗教仪式,这些都不重要。
作家伊拉斯谟说:“许多男、女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异。”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重建):历经120年建成;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历经182年建成;比萨大教堂:历经287年建成;科隆大教堂:历经632年建成。
《圣经》里多次提到,教徒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献出来。有了《圣经》当靠山,教会便理直气壮地制定了“什一税”,规定欧洲百姓十分之一的收入都要上缴给教会。
在路德的年代,有位“聪明”的教皇想出了赎罪券的名目,说只要购买教会发的赎罪券,有罪的人就可以被赦免,死后就能上天堂。
你以为神佛是黑社会啊,交了钱就保护你?
12世纪,能收集到24本书就能称得上是图书馆了。一部弥撒书的价值比得上一座葡萄园。
换句话说,垄断了对权威的解释权,就等于垄断了一切。
很快,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书了,教会再也拦不住普通人阅读《圣经》。马丁·路德攻击罗马的檄文因此可以在大众中快速传播,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只在广场上匆匆作几次口头演讲就被扔到火刑架上。
工商业和农业的一个区别是,人民不需要“看天吃饭”。
日耳曼人头回见到这么刺激的事,马路上全是用家乡话骂教会的大字报
当年路德反抗的是独裁,用的武器是哲学。然而,在用哲学打败了天主教以后,新教用新霸权代替了天主教的旧霸权。
宗教只会把哲学当作获权的工具,一旦取得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到一边。
哲学要成功,必须靠自己。
第九章 想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快乐的猪?
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前言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我们学哲学是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观。
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
第十章 笛卡尔的疑问
作为一个基本没什么前人成果可以参考、没什么书可以去相信的哲学家,笛卡尔探索世间奥秘的方法只剩下一种:亲自思考世界。按他的话说,就是读“世界这本大书”。
管你是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罢,你们再有名,你们的书我也得先怀疑怀疑!
的知识不在先贤的书里,而是在实践检验里。
实际上,笛卡尔比怀疑先哲著作还要更彻底,他要彻底怀疑整个世界:我眼前的这个世界是不是都是假的?我见到的一切会不会都是幻觉、都是梦境?
笛卡尔的怀疑虽然小孩子都想得出,可是在哲学史上,这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哲学家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笛卡尔找到了答案:他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
现在我们的哲学事业已经有了原则,即:我们的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
然而,就是这么区区几句话,竟然能一路推理,写出厚厚的前六卷《几何原本》来,内容能够涵盖世间所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几何世界千变万化,大自然中的几何图形更是无穷无尽,但都逃不过上面这简单的几句话。
我们只能说欧几里得“发现”了几何。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人看来,几何知识是一种不依赖人类存在的真理,不管有没有人类,它都存在,它都不变。
笛卡尔意识到可以把欧氏几何的思路应用到哲学研究上。
因为完满的东西是不会怀疑的。
只是不让我们再陷入怀疑一切的荒谬境地中,它还不具备什么建设性。
第十一章 “形而上学”不是个贬义词
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那些高于物理学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那些抽象的、不同于物理世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很多小孩喜欢不停地问家长“为什么”,让家长不胜其烦。其实,这个“为什么”的游戏玩儿到最后,追问的往往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研究“人为什么不自杀”,其实就是在研究“人为什么活着”。
比如,小孩问“太阳为什么会每天升起、落下”,家长可以用牛顿力学来解释。但如果小孩进一步问:“为什么太阳要遵守牛顿力学?”这时候家长就又要打人了:“太阳不遵守牛顿力学还能遵守什么啊?这是什么破问题啊?”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里又称作“本体论”。
“哪些知识真实可信”的问题,在哲学里又称作“认识论”。
第十二章 我的心灵与我的身体无关
肉体上的疼痛是感官体验,随之而来的屈辱是心理活动。
这就是说,我们遇到的所有痛苦都可以分成两类: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
相对于感官的,是精神上的痛苦。在客观世界里,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再厉害的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永不受苦。而在精神世界里,只要意志坚定,我们自己就是王。最不济了,还可以选择当阿Q,通过幻想也可以保证在精神世界里不受伤害。
只要我的意志足够坚定,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我可以视一切为粪土。他人的嘲笑和蔑视只存在于外界那一元,和我的精神世界无关,那么又何来凌辱之说?
而在二元论的观念下,世界被一分为二:外界和内心。痛苦虽然来自外界,但真正承受痛苦的是我们的内心。因此,我们虽然仍旧需要尽力去改变外物,但在客观世界这一元里的得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的内心这一元,固守住我们获得体验的最后一关。而在内心世界里,我们自己能完全做主,这就让人产生了很大的安全感。
假设我们只停留在“我在”的阶段,停留在“缸中之脑”的想象里,那么我们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我们不知道,这就叫“唯我论”。比如,我认为我的生活是一场虚幻的梦境,这就是典型的“唯我论”。
假如我们带着唯我论的观念生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外界的一切事物,不都是等我感受到的时候才会出现吗?如果把世上的一切都想象成只为我一个人安排出来的,也可以说得通啊。没准儿只有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角,其他人只是木偶、演员或者是幻象。
张爱玲写道:“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校长看他身体不好,特许他可以不参加早晨的宗教仪式,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从此,笛卡尔一生都保持着早晨不起床、躺在床上思考问题的习惯,常常一赖床就到中午了。
笛卡尔说,他没法在一位美丽的女士面前杀了这么肮脏的人。
教皇的使节当即对笛卡尔说,与世人分享你的发现是你对上帝的责任,你这一肚子学问要是不发表,你会下地狱的,知道吗?
“你的生命不应该献给我,应该献给那位夫人。”
笛卡尔说过:“不管多么荒谬、多么不可置信的事,无一不是这个或那个哲学家主张过的。”
您会发现,您小时候觉得自己有过的特离奇的想法,这帮哲学家早就想过了。
第十三章 寒冬夜行人斯宾诺莎的救赎
西方哲学史两千五百多年,我们介绍的哲学家有十几位。如果把这些人按照品德排序的话,斯宾诺莎就算不能独居第一,那也绝对是并列第一的。
从此,斯宾诺莎在荷兰的地位一落千丈。人们躲避他、厌弃他。斯宾诺莎的父亲也不肯收留儿子。父亲去世后,姐姐又要霸占遗产。为此斯宾诺莎和姐姐打了场官司,最后他赢了官司,但是他马上又把赢得的财产送给了姐姐,自己只留下一张床。
他回答说,自己不知道怎么把握才能不触犯宗教信条。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暗示过斯宾诺莎,只要他声明下一本书献给路易十四,就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养老金。斯宾诺莎回答说,我的确需要金钱,但“我只将我的著作献给真理”。
笛卡尔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就是按照欧氏几何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先找出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再以这些公设为基础,按照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体系。
斯宾诺莎最有影响的著作叫《伦理学》,在他去世后才发表。这本书的全称是《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
既然这个东西绝对存在,那么它肯定不能依赖别的物体存在。
所以,斯宾诺莎承认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中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所不在的实体。
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我自己也为上帝的一部分,那么我与上帝同在,自然充满无限的力量。其他人即便与我作对,他们也是上帝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上帝的意志(这点和基督教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外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坦然接受。
实体永远存在,我属于实体,那么我也可以永远存在。即便肉体消失了,我也是实体的一部分。而且一想到我和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就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和安全感,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再者,实体是善的,作为实体一部分的事物,即便单独看是邪恶的,它本身也是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也是善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多么丑恶的现象,我们都应该宽容接受。
顺便一说,这种人和万物一体的观点在中国哲学里很常见。中国很多学派都追求“天人合一”。比如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北宋儒学家张载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们侍奉父母,友爱他人,就相当于爱整个宇宙了。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写过一套史诗巨著《基地》。在后几本小说里,阿西莫夫构建了一个神奇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甚至一草一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大家共享相同的意识、记忆、感情和感觉。星球上的生物个体死亡以后,组成该生物的原子会最终变成星球上其他生物和物体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星球上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死亡,只有各种物体之间的转化。意识是全星球物体共享的,因此也不会消失。
哲学史上有个不难理解的现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斯宾诺莎就是典型的前者。
第一,说话要尽量让别人明白,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不会影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求知),那就尽量满足。
第二,只享受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乐趣。
第三,只求取为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金钱。
第十四章 科学派VS数学派
我们完全可以换用带有另一套单位的尺子,也不影响任何科学结论。
斯宾诺莎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常这么教训我们,说我们现在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儿童心灵是白纸”的说法,追根溯源,可以追到洛克的身上。
洛克也承认人的本能是天生的,比如直觉之类。但洛克认为,这些本能就和动物捕食、生存的本能一样,是一种生理、心理上的习惯而已,并不是什么比客观世界高一等的理性,更不可能由此建立起一个哲学世界来。
洛克的哲学观点带有一部分政治内容。他是自由主义者,最痛恨独裁。所以洛克认为,如果像笛卡尔等人所说的,有一些真理是不言自明,是人先天就有的,那么这种观点可能会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可以给人民灌输有利于自己统治的信仰,使得人民不懂得觉醒。
科学得出的真理顶多是一种概率真理。科学家不断做实验,顶多是把科学理论正确的概率提高了一点儿,却永远不能保证科学理论绝对正确。
用白话说,假设人类已经做过十亿次物理实验,都证明牛顿是正确的,但反对者还可以问,你怎么能保证第十亿零一次的实验还会正确呢?
在归纳法里,最重要的是实验数据,是观测结果,它们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和证据。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个词来统称:经验。
所以洛克代表的科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
第十五章 莱布尼茨的哲学论战
结果他们一看洛克的国籍,就都释然了。
哦,原来是个英国人啊。
英国人怎么了?
假如翻开英国的学术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简直就是“跟欧洲大陆对着干”的历史。英国人和欧洲大陆不一致,是有传统的。
欧洲大陆神学家继承的是柏拉图,英国神学家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两边也是一顿吵架。
说到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规律:数学家里特别容易出神童。除了莱布尼茨外,还有帕斯卡、高斯、欧拉、拉格朗日、哈密顿、冯·诺依曼、伽罗瓦、维纳,以及当代的陶哲轩,这一长串数学家全是各种神童,随便哪个人的故事都是一个传奇。相比之下,其他行业里出神童的比例似乎没有这么高
莱布尼茨17岁就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20岁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但当时的莱比锡大学认为他太年轻了,觉得不像话,就没给他博士学位。莱布尼茨一生气,转身就去了外地的另一所大学。在去这所大学的路上,他一边赶路一边写了一篇论文。等到了那地方,把论文一交,人家直接就给了他博士学位,还邀请他当教授
莱布尼茨是怎么写的呢?他说,这个家族的历史,是整个皇族历史的一部分,必须和整个皇族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写。但是要研究皇族的历史呢,又必须先研究地理。然而这片土地又是地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从地球的形成开始研究。
然后那个皇族成员左等右等也不见莱布尼茨的书写完,就派人去看看。结果那人一看就崩溃了:莱布尼茨正兴致勃勃地写远古时代的地球发展史呢。
他不断提出各种改进社会的提议:为德意志地区引进丝织品,在柏林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在维也纳修建路灯及国家银行、传染病患者隔离病房。这些当然都是很棒的建议,对国家和人民也有好处,但是以莱布尼茨当时的地位,这些提议都是他没法实现的。
洛克说,理性主义者们所谓的一些先于经验的公设啊,理念啊,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莱布尼茨针锋相对地反驳:你知道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禽兽做事只凭经验,人却能根据经验总结出必然规律。禽兽不知道思考,总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下还会发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兽的习性,去设计陷阱捕捉禽兽。
而你们这帮经验主义者,只强调经验,不承认必然规律,那你们的联想能力不就跟禽兽一样了吗?
但应该强调的是,在论战中,莱布尼茨是非常有风度的。他把自己和洛克辩论的书信集结成了一本《人类理智新论》。但是当这本书写成的时候,洛克已经去世了。莱布尼茨认为对手不能答辩了,自己发表和他的辩论是不公平的,于是在自己生前一直藏着这本书没有发表。
物质是占据空间的,对吧?那么只要是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东西。
物质被无限地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据空间就能再分下去了。
这“东西”不占据空间,所以它不是物质。所以它是精神。
莱布尼茨在给他的贵族小姐们解释这件事的时候,说了一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第十六章 遭遇最强对手牛顿
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两个人各自发明了微积分,所以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叫“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用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表示的。
直到后来伏尔泰对万有引力大加赞扬,情况才有所改观。就像英国在微积分上吃的亏一样,法国的物理学界也因此吃了大亏。
在学术上,民族主义真是要不得呀。
第十七章 万物皆物理?
简单地说,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不是好用,有两个标准:
第一看它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第二看它是否足够简要。
第二个标准,就是一套理论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越简练越
一个平民出身的人能获得比王公贵族还大的荣耀,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对此吐槽:那照这么说,磁石也是有灵魂的,因为磁石引起了铁的运动
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
霍布斯说:“如果我读的书跟别人一样多,我就不会知道得那么多了。”
唯物主义说物质不依赖意识存在。但是,当人没有意识的时候,又怎么知道那些物质是存在的呢?唯物主义者或许说,科学可以证明。但是科学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在意识无法触及的领域里,自然无法产生经验。因此,科学对这些事物只能猜测,却证明不了任何东西。
第十八章 你相信宿命吗?
决定论的意思很简单,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所有的事件。
如果我们这么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那么我们一生中的一切所思所想、我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您看这本书时在头脑中迸发出的每一个念头,其实都是在几万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且不说这想法很诡异,关键是,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啊?
如果我们这么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那么我们一生中的一切所思所想、我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您看这本书时在头脑中迸发出的每一个念头,其实都是在几万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且不说这想法很诡异,关键是,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啊?
这就像有的人在为罪犯辩护的时候,会列举罪犯一生的种种遭遇,说他如何被歧视、受到多少不公正的待遇,这才铸就了他易于犯罪的性格。这么一看,这人之所以犯罪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都是社会的错啊!推而广之,人的任何行为,我们都可以说是外界环境促成的,那人岂不是做任何错事都不应该受到惩罚了吗?
所以,你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这感觉本身也是被因果律决定好的。连你试图反抗因果律这行为本身,也是被因果律决定的。
这很像希腊神话中那些关于宿命的故事。大致的内容都是预言家说出了某个预言,当事人很害怕,就做出了某些自认为能绝对避免命运的行为。结果这行为阴差阳错,反而让预言成真。最终预言还是实现了。
这很像希腊神话中那些关于宿命的故事。大致的内容都是预言家说出了某个预言,当事人很害怕,就做出了某些自认为能绝对避免命运的行为。结果这行为阴差阳错,反而让预言成真。最终预言还是实现了。
唯我论把人看得最大,可以安慰人。机械论和决定论把人看得渺小,也同样可以安慰人。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会安慰自己说“这是命”。比如俗语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用来安慰人是很管用的。
第十九章 干掉因果律——休谟
休谟认为,你们讨论“何事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回答,所以你们才能怎么说怎么都有理,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能成立。
所以在休谟这里,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儿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休谟认为,我们所谓的“我”,不过是一堆经验片段的集合而已,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经验的、实在的“我”存在。
休谟的回答是,不知道就不知道,没关系。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眼前的生活,在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反正想也想不出结果来,就别想了吧!
我们去图书馆随便拿起一本书,问这些书中包含着数和量的抽象推论吗,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吗,如果都没有,就可以烧掉它,因为里面只有诡辩和幻想。
休谟认为,我们根据逻辑只能判断事物是不是自相矛盾。就像我们可以用逻辑去判断数学知识是不是可靠。但如果我们用逻辑去分析燃放爆竹这件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没有点燃爆竹,只是一扔爆竹,爆竹就爆炸了的情景。这个情景并不违反逻辑规则,只和我们的经验矛盾(比如“爆竹没有点燃就不会爆炸”,这是个来自经验的知识)。所以只靠理性是无法察觉因果律的。
就像我们可以用逻辑去判断数学知识是不是可靠。但如果我们用逻辑去分析燃放爆竹这件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没有点燃爆竹,只是一扔爆竹,爆竹就爆炸了的情景。这个情景并不违反逻辑规则,只和我们的经验矛盾(比如“爆竹没有点燃就不会爆炸”,这是个来自经验的知识)。所以只靠理性是无法察觉因果律的。
顺便说一下,演绎推理中说的“因为,所以”并非属于因果律。比如在几何里,我们说“∵(因为)两直线平行,∴(所以)这两条直线不相交”,这里面的意思并非指“两直线平行”这件事导致了“这两条直线不相交”这件事发生,而是指,当“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为真的时候,“这两条直线不相交”这个命题也为真。
A事件发生在前,B事件发生在后。
这个“必然”能让人看见?这个“必然”能让人感觉到?没有,“必然”这个东西不在我们的经验范围之内。我们之所以认为这里有“必然”性,是因为我们过去无数次地看见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在未来也会永远连在一起发生。
休谟尖锐地指出:这种“想当然”是错的。
休谟认为,人相信因果律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能再次一起发生。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
罗素有一个比喻,说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每次一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会以为农场主和给它喂食之间有因果联系。但结果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一把猎枪,农场主把鸡杀了。换句话说,鸡通过观察发现,农场主和喂食这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便以为其中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耗费它毕生时间得到的观察结果,仍旧不能证明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联系或者因果关系。
假如没有因果律,人还怎么活着?人为什么还要劳动,还要生产?我举起了杯子,明明我做的“举”这个动作就是杯子离开桌面的原因,这种显而易见的事还有人怀疑?
第二十章 哲学遇到麻烦了
休谟有一句名言——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
那么,当你在左右两个极端里选择中庸的时候,你不能说我随便选择中间的哪一点都行,你必须说明白,为什么你要选一个点,为什么不能更靠左一点,或者更靠右一点。
我们姑且认为人有自由意志。那么请问,动物有自由意志吗?植物有自由意志吗?如果说动物有植物没有,难道是因为前者能动后者不能动吗?那微生物有自由意志吗?或者动植物的关键区别是前者有脑?那请问脑的定义是什么?这定义能决定自由意志的有无吗?无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算脑吗?鱼是脊椎动物,有类似于高等动物的大脑结构,螃蟹虾米是无脊椎动物,后者所谓的大脑仅仅是神经节。那你的意思是说,螃蟹没有自由意志而鱼有?或者说,一个只有螃蟹虾米的鱼缸是决定论的,扔进去一条鱼就不是了?
选择了中庸之道固然可以避免两个极端的缺点,但也同时失去了两个极端的理论支持,很容易被别人驳倒。
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应该给人类带来好处,不给人类带来坏处
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应该给人类带来好处,不给人类带来坏处
现在有两个会严重摧毁生活的哲学观点。一个是休谟的怀疑论,一个是科学的决定论。可怕的是,这两个观点正好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极端。反对一个就等于拥护另一个,采取中庸之道的那些结论,更像是诡辩论而不是严谨的推理。
周围的人们都看傻了,他们拥到那个新面孔面前:“不知少侠贵姓高名?”
那新面孔谦虚一笑,拱了拱手:
“各位承让,在下康德。”
康德的个人秀即将开始。
第二十一章 教会的衰落
教会规定,凡是印刷、出版、阅读《禁书目录》上所列书籍的人,一经发现都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我们之前提过的很多哲学家,比如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还有后面的康德、帕斯卡,他们的著作都上过这本《禁书目录》。
真正有价值的,是伽利略的另一个思想实验。当初亚里士多德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越快。伽利略就想象,假如金属球的掉落速度比木头球的掉落速度快,那么我们用一根绳子把这两个球连在一起扔下去,按说掉落速度慢的木头球,会拖慢金属球的掉落速度。也就是说,两个球合在一起的掉落速度会比金属球慢。但是,两个球合在一起的质量不是比单独一个金属球更大了吗?那不是掉落的速度又要比金属球单独掉落更快吗?这理论自相矛盾,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时候裁判所不慌不忙地拿出他们存档的那份判决书,在判决书的最后,赫然就写着“不能讨论‘日心说’”这几个字。
这都行?
有人说,在判决几天以后,当伽利略被押解至某监狱,从囚车上艰难地下来的时候,他弯下腰用手指触地,喃喃地说道:“唔,它还在动。”
当笛卡尔知道伽利略被判刑后,深受打击,他不敢再提地球转动了。
《利维坦》的政治理论里有一个观点,说当君主已无法再保护臣民安全时,臣民可以转向服从新的君主。
查理二世的保护下,霍布斯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是很轻。他失去了出版自由,但还是可以偷偷到荷兰出书,他的理论早就名扬在外了
在历史上,我以为有两个人对基督教权威的打击最大。一个是牛顿,一个是达尔文。
开普勒是“日心说”的大功臣,他有个开普勒三大定律,为牛顿研究万有引力铺平了道路。但开普勒研究天文可不是出于什么唯物主义精神,开普勒把太阳看作圣父、恒星看作圣子、宇宙中的以太看作圣灵。他研究天文学是为了印证他的神学观:世界是上帝根据完美的数的原则创造的。
所谓解读圣经密码,就是通过跳字、断句之类的方法,从《圣经》中找到隐藏的内容。在我们看来这种解读行为有些荒诞,但是牛顿虔诚地认为,他的物理学定律和圣经密码一样,都是上帝留给人类的神秘线索。研究圣经密码和研究物理学一样重要。
而且牛顿还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了世界末日的时间——2060年。
末世论具备了能引起恐慌又无法查证的特点
我们前面说过,欧洲国王管不住自己手下的领主,领主们又信奉教会。亨利四世被“绝罚”后,立刻叛乱四起。亨利实在扛不住了,无奈之下,不得不千里跋涉来到教皇的住所前求饶。贫民出身的教皇拒绝接见他,亨利就在大雪中站了三天三夜(据说还没穿鞋子),然后教皇才出来让他吻了自己的鞋,宽恕了他。
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儿来:谁当初背叛过我,我都记着哪。
面对第二次“绝罚”,亨利四世啥事也没有,直接带兵杀到了罗马。教皇只能从罗马仓皇出逃,最后凄凄惨惨地客死异乡。
教权和王权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在对抗中,教会唯一的武器是信仰,一旦这信仰被哲学、科学和民主思想慢慢消磨掉,教会的权力也就立刻萎缩,说话再也不好使了。
1835年,除了罗马之外,欧洲各地的宗教裁判所都被取消,不久以后,罗马的裁判所也改换名字,很快就失去了逮捕审判的权力。宗教裁判所带来的黑暗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认为太阳的直径有几百万英里,与地球相距9100万英里,这是愚蠢的想法。太阳只有32英里宽,距离地球不过3000英里。情况一定如此,完全合情合理。上帝创造太阳,为的是照亮地球,他必然要把它安放在靠近服务对象的近旁。如果有人在齐翁镇盖所房子,却跑到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去安装电灯为它照明,你会怎么想呢?”
第二十二章 宅男拯救哲学
包括康德,以及后面的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还有对哲学影响颇大的爱因斯坦、海森堡。这个超豪华阵容全部都是德意志人。他们中有不少是犹太人。后来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结果让一堆超级智囊脱离德国国籍到英美去作贡献了。
康德住在当时德国最东边一个偏远的小镇里。这个地方偏远到今天已经不属于德国而属于俄罗斯了。
“他先坐在床上,轻轻地躺下,将一个被角拉到肩膀上,再掖到背下,然后特别熟练地将另一个被角用同样的方法整好,接着再将身体的其他部分盖好。这样把自己像茧子一样裹好后,他便等待着睡意的来临。”
“他先坐在床上,轻轻地躺下,将一个被角拉到肩膀上,再掖到背下,然后特别熟练地将另一个被角用同样的方法整好,接着再将身体的其他部分盖好。这样把自己像茧子一样裹好后,他便等待着睡意的来临。”
康德是个大器晚成的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但是一事无成的人,可以拿康德来激励自己。
然而,康德当上的不是教授,而是地位最低的编外教师。学校不给发薪水,他的收入由上他课的学生们提供。在随后的岁月中,康德不断地申请当教授,但是不断地失败,结果这个编外教师康德足足干了15年,直到46岁的时候,才获得了教授的职位,这是非常晚的了。
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晦涩难懂,不只是康德,德国哲学家全这德行。
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晦涩难懂,不只是康德,德国哲学家全这德行。
我们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里一个句子可以带上很长很长的从句。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在句子长度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一想,这本《纯粹理性批判》里有的句子长到写满一页还没有写完。一整页的文字你在那儿读读读,读了五分钟还没遇见句号,那是什么感觉。
康德认为,我们应该把主客观世界的关系颠倒过来!
人类感觉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我们把它(们)叫作“表象”。
人类感觉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我们把它(们)叫作“表象”。
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桌子啊,椅子啊,这些都是世界的表象。桌子和椅子的真面目是物自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这些东西不依赖于人的经验而存在,而且常常会决定着人的经验。
在康德的哲学世界里,所有的知识(也就是来自物自体的知识)都要先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能被人类认识。所以他自比哲学界的哥白尼,在他的哲学里,不是心灵去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和生产出了经验。当然,这加工过程并不是任意的。
有一个最常用的比喻,有色眼镜。
这个比喻说,假设每个人终身都必须戴着一副蓝色的有色眼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必须都通过有色眼镜的过滤才能被人看到。那么所有人看到的就是一个蓝色的世界,而世界真实的面貌是人永远看不到的。
在这个比喻里,有色眼镜是先天认识形式,事物原本的颜色是物自体,人类看到的蓝色的世界,是表象。
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眼镜都是相同的,不会有人不一样。因此,戴着眼镜其实不会妨碍人类的正常生活,连物理研究的结论都不会影响。反正颜色只是人类自己起的名字而已,戴眼镜者根本没法察觉到自己的异常。
外界的任何命令都必须先经过BIOS的处理,才能让电脑明白。
用白话说就是,康德认为,这世界(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真正认识的,人类只能看到被扭曲了的世界(表象)。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扭曲方式(先天认识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看到的同一个东西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察觉不到真实的事物是否被扭曲了。所以这个世界观并不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我们自己的意识就是物自体啊!
因果律只存在于先天认识形式里,并不存在于物自体中。
换句话说,康德让人的意志受到了先天认识形式的严密保护,因果律不能穿透先天认识形式去控制人的内心意志,所以人仍旧是自由的
再多说一句,康德认为表象世界存在因果律,并不能因此说表象世界就是一个决定论的世界。这是因为,我们的自由意志会影响表象世界:我可以凭借自己的自由意志,想拿起杯子就拿起来。既然我们的自由意志不受因果律的控制,那么表象的世界也就不是一个决定论的世界了。
康德说,人不可能在大脑完全空白时就直接接受经验,就好像电脑要先安装BIOS才能进一步去读盘、去安装操作系统一样(当然这例子是我举的)。“先天认识形式”是人用来接收外界知识所必备的基础。
比如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就是人在学习一切知识前,必须先具备的先天认识形式。
第一个证明是,我们有感觉对吧,而“感觉”暗含的意思是,我们感觉到的是“我们之外”的东西。我们不用人教,就知道自己有意识,自己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世界。这“之外”两个字,就说明我们有空间概念。
第二个证明是,人类可以想象不存在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想象不在空间中的物体。这说明空间是不依赖外界经验存在的概念。
所谓“我”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很多瞬间不同的“我”合在了一起。
如果我们没有时间概念,就没法认识到“我”是一个存在于连续时间里的整体。
这说明一个知识如果不具备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的要素,我们就完全不能理解。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有关于某物的知识,这知识必定伴随着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等概念。时间、空间和因果律这些概念是先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于我们思维中的。
歌德将康德的理论生动地解释为:“如果我不是从一开始就心里装着这个世界,即使睁着眼睛,我也看不见。”
康德的解决方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
也没法证明,下一秒钟世界不会被我们从未认识到的某种力量毁灭。按照康德的世界观,这些阴谋论正是处于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世界里。那么我们该怎么办?——管它作甚!
莱布尼茨解释说,世间之所以有这么多恶,是因为上帝在若干恶的世界中选了一个最不那么恶的给我们,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
比如对于“二律背反”问题,理性就无法去讨论。
康德用他的形而上学把科学和宗教分成了两个领域:科学研究的是表象世界,宗教面对的是物自体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用科学和理性去质疑宗教,同时宗教也没有必要打压科学。
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那么,有没有四维空间?四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呢?注意,我们这里说的第四维不是时间,而是纯空间上的四维。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虽然很聪明,我们虽然有数学家也有计算机,但是我们永远无法从感性上认识四维空间。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局限,只要我们是人,无论我们用任何办法,都超越不了。四维空间里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东西,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我们只能知道的是四维物体投影在三维空间里的“表象”。
这不就是康德的世界观吗?
叔本华的话说,任何人在读懂康德之前都只是一个孩子。
叔本华的话说,任何人在读懂康德之前都只是一个孩子。
有一个思维工具叫作“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大意是,理论应该尽可能简洁,理论中一切不影响结论的多余部分,都应该被剔除掉。
而且康德还有自我矛盾的地方。康德说物自体是产生表象的原因,又说因果律只存在于先天认识形式中,不在物自体的世界里。那么,既然物自体世界里不能应用因果律,他又怎么能说物自体是产生表象的“原因”呢?
如果康德真的对时间无比严格,那邻居们把他当成活人报时器倒也合情合理。
但是康德又不信任医生,就自己规定了很多古怪的守则,而且严格遵守。虽然这些守则有些非常怪,但事实证明康德是很成功的,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他活到了80岁。
都有什么怪规矩呢?——康德觉得吃药多了对身体不好,他就自己规定,无论医生怎么说,一天最多只吃两片药。为了避免伤风,他还规定在除了夏季之外的季节里,自己在散步的时候不和任何人说话。
他讨厌出汗,一旦发现自己要出汗,就静静地站在阴影里,好像在等人似的,一直站到要出汗的感觉消失。
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有症状就硬憋着。
这都是什么治病方法呀!
第二十三章 哲学能囊括一切吗?
康德的作息时间严格得出了名,但据说有一件事曾经让他主动打乱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读卢梭的《爱弥儿》。他屋里挂着的唯一一幅画就是卢梭的画像。康德非常喜欢卢梭,而且还关注了那个在卢梭的影响下彻底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件:法国大革命。
康德的哲学世界可以描绘成这么一幅图画:
画里有一块石头,石头旁边站着一个人,这个人戴着一副眼镜,正在看这块石头。这块石头就是世界的本质,就是“物自体”。这个人,是我们自己。我们戴着的眼镜是“先天认识形式”。我们通过眼镜所看到的画面,就是“表象”世界。
现在的问题是:这副眼镜是从哪儿来的?
这个世界的本质,黑格尔给起了个名字,叫作“绝对精神”。
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辩证法就是“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批评一个现象,我非要说“要辩证地看这件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嘛”。这是对辩证法的误读,这不叫辩证法,这叫诡辩法。它唯一的作用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捣成一片糨糊,逃避有意义的讨论。
这当然不是黑格尔的意思。
“矛盾律”的意思是,一件事不能自相矛盾,事物和事物之间也不能互相矛盾。“我长得漂亮”和“我长得丑”,两者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同时为真。否则,“我长得既漂亮又丑”这句话会让人感到古怪,无法理解。
他认为,世界不是容不得矛盾,而是恰恰相反,到处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因为凡是找到一个概念(漂亮),我们都可以找到和它相反的概念(见到“漂亮”,就可以联想到“丑”)。假如这世上没有丑的概念,那也就无所谓漂亮不漂亮了。
最适合诠释这个概念的是我们传统的“阴阳说”。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阴和阳无处不在,凡事有阴又有阳。阴阳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在冲突中和谐共存。就像“阴阳鱼”所画的那样,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互相冲突又互相产生的动态关系。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就是“认识你自己”。那我们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呢?是通过“反思”——“返”回头思,也就是自己观察自己。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反思自己的。尤其是我们傻吃傻玩儿特别开心的时候,很多人想不起来应该反思自己这事。
世界对我的反应,跟我预期不一样
“原来我认识的自己魅力十足”,这是正题。“我发现,别人眼里的我是个小丑”,这是反题。正题和反题产生矛盾,矛盾产生冲突,冲突的过程就是“反思”:“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一个合题——我认识到了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我”,这就是合题。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划,在一次又一次的哲学研究中不断升级对世界的认识,最终达到“绝对精神”。
还是用“我认识我自己”这件事来打比方:当我们回顾一生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是过去所有的经历共同构成了“我”,我们人生里的所有经历都是“我”的一部分。而不会认为,我的人生只停留在最近的一瞬,之前都可以忽略不计。同样,黑格尔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学习哲学就要学习整个哲学史。
在这本书的第一页里,我们不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其实我们还是不知道。那么,您会觉得读之前和读之后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吗?中间经过的思考都是在浪费时间吗?
那我们就应该按照黑格尔的指导,好好学习他的哲学,最终洞察真理,完成“绝对精神”的自我显现,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意义啊。
哎呀,那人生意义我们已经找到了呀。
完!结!撒!花!
收!工!回!家!
可是,黑格尔说错了。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他当初的很多结论现在看来是错的,这也会让人怀疑这哥们儿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绝对真理。
诗人海涅说黑格尔的书:“说实话,我很少看懂……以至我相信他是真的不想让人懂。”
前面说康德的话太长,黑格尔的话也长。据说有这么个段子,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写完之后,歌德慕名去看。结果刚刚看序言,就看到一大段话,歌德觉得这段话太荒谬了,他完全不同意,就把这本书扔一边再也不看了。但这其实是因为黑格尔把句子写得太长了,只要歌德翻到另一页就会发现,那页一开始就写着两个字——“但是”。
前面说康德的话太长,黑格尔的话也长。据说有这么个段子,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写完之后,歌德慕名去看。结果刚刚看序言,就看到一大段话,歌德觉得这段话太荒谬了,他完全不同意,就把这本书扔一边再也不看了。但这其实是因为黑格尔把句子写得太长了,只要歌德翻到另一页就会发现,那页一开始就写着两个字——“但是”。
怎么说呢?当意识到黑格尔的哲学不是绝对真理的时候,甚至能给人一种“幸亏如此,否则今天的学生得多遭罪”的庆幸感……
下篇 理性的陨落
第一章 傲慢的叔本华
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巅峰,他创造了一个史上最完备、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世界。
他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
后来打听出来了,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
后来打听出来了,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
叔本华的父亲是个大商人,祖上几代都是大富翁。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和皇后来访问的时候,就住在了叔本华的曾祖父的家里。传说叔本华的曾祖父觉得客人住的房间有点儿冷,于是让仆人把白兰地倒在壁炉中燃烧取暖,这样房间里就有了酒的香味。
叔本华的父亲是个大商人,祖上几代都是大富翁。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和皇后来访问的时候,就住在了叔本华的曾祖父的家里。传说叔本华的曾祖父觉得客人住的房间有点儿冷,于是让仆人把白兰地倒在壁炉中燃烧取暖,这样房间里就有了酒的香味。
总之,母子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叔本华还对他母亲说过,将来她只可能因为他而留名百世。现在我们知道,叔本华是做到了。
等回家一打听,他那书啊,一本都没卖出去!文化圈也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歌德给捧了捧场。就像那位出版商所担心的,过了许多年后,这本书的大部分都被拿去化为纸浆了。
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
前面说过,连黑格尔自己都抱怨学生们学不懂他的课,而且黑格尔说话还有很重的口音,所以他讲课别人更听不懂了。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只有三百来人。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
基本不超过五个。
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
太丢人了。
40岁了,他安慰自己说:“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儿愤世嫉俗。”
40岁了,他安慰自己说:“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儿愤世嫉俗。”
33岁的时候,叔本华喜欢上一个19岁的年轻女演员,但是那个女演员是个很会在男人中周旋的人。她怀过几次孕,还有私生子,但孩子的父亲不是叔本华,这让叔本华非常嫉妒。即便如此,叔本华还是很喜欢她,一度考虑和她结婚。
黑格尔的时代结束了,不过叔本华的时代还要迟一些才能到来。
叔本华仍旧一天到晚混着。
他出了一本《附录与补遗》。这本书以格言体写成——仿佛我们今天的人生小感悟,里面都是诸如什么《论人生》啊、《论女人》啊这种小文章。这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容易读的一本。他得到的全部稿酬是免费拿十本书。
他引用诗人彼得拉克的话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第二章 悲观主义不悲观
因为我自己就是物自体啊。
可以用非理性的方式认识我自己。我可以用“直觉”去审视自己的内心,闭上眼睛,直接去感受自己本心里的东西是啥。用白话说就是“扪心自问”,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可以认识到物自体。
这个“生命意志”是啥样的呢?
简单地说,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去发展。
我们为什么非要吃、非要喝,吃饱喝足了又要玩儿,玩儿够了又有虚荣心,等功成名就啥都有了,还想要追求青史留名、万世不朽呢?在叔本华看来,这背后驱动我们的,就是“生命意志”。
叔本华认为,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就是“生命意志”。
在叔本华看来,理性固然厉害,可是在生命意志面前却处于全面劣势。
这就好比说,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隐藏在这些理性背后的真正的原因,还是各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你以为你在靠理性生活,实际上还是在满足生命意志。所以理性以为自己克制了生命意志,其实还是在生命意志的操控之中。
意志是个充满欲望的君王,但是它头脑糊涂,只知道发布命令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达到目的。理性是个头脑清醒的老臣,他虽然对君王的命令有意见,但是限于身份,只能偶尔劝谏君王,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君王的欲望。
理性不是没有用,它只是实现意志的工具而已。
我们平时和别人发生了争执,我们说服别人用的是理性吗?绝大多数时候,靠的不是理性而是利益。
而利益是什么?就是满足欲望,就是生命意志。
可你想过没有,你进行学术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学习哲学理论,不就是为了考试毕业吗?我们普通人读哲学,不就是为了告诉自己“我连康德都知道,我好了不起哦”!不就是为了能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给自己长点儿面子吗?
可你想过没有,你进行学术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学习哲学理论,不就是为了考试毕业吗?我们普通人读哲学,不就是为了告诉自己“我连康德都知道,我好了不起哦”!不就是为了能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给自己长点儿面子吗?
在叔本华看来,我们人类只是“生命意志”实现目的的工具。就像人类不会在乎工具是不是快乐一样,“生命意志”也不会在乎我们人类是不是快乐。它让我们产生欲望的目的不是让我们高兴,而是让我们动起来别停。
所以,人不会因为满足欲望而停下脚步。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还是会痛苦。
更好是好的敌人。
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用叔本华的话说,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这种情景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悲剧的一个表现,是人没有自由意志。我们记得,康德费尽千辛万苦,才给人类找回了自由意志。而在叔本华这里,自由意志又没了。在叔本华看来,人虽然表面上是自由的,但其实是在受生命意志的控制。人类就算有自由,也是一种被奴役的、极为悲惨的自由。
满足性欲的目的是诞生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又意味着新的痛苦。所以叔本华认为,生殖行为就好像人和生命意志签订的卖身契。因此,在人类社会里性行为总和羞耻相连。
叔本华认为生殖冲动是生命意志的阴谋,所以他说:“天才总有超越自己的生殖冲动,所以天才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敌意。”——你瞧,这个一辈子被女人拒绝的老单身汉,成功地利用形而上学把自己归为天才了……
首先,世俗的成功没有用。不仅没用,还会助长生命意志。因为叔本华认为,追求成功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人越成功,就意味着他的生命意志越强烈,从而也就意味着人生越痛苦。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人会产生更多的欲望,有更多的压力和痛苦。
人在欣赏真正艺术的时候,内心是不带欲望的,也是忘我的。
因为最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努力审视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而且艺术是非理性的。刚才说了,叔本华认为,人在非理性状态下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感受到生命意志。所以,最伟大的艺术品反映的是生命意志的真相。
康德说物自体是人不能认识到的,叔本华却详细描述了一番物自体,指明了物自体就是生命意志,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各种欲望。
叔本华强调非理性的欲望比理性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和后来的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的观点很像。
叔本华的理论和进化论也很像,都强调物种的生存本能。
叔本华用“生命意志”来解释人类的欲望,但在今天看来,用激素来解释要更加准确一些——比如,靠吃药甚至直接切掉某块神经,就可以让人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这说明即便有“生命意志”,我们也可以用物理的手段轻松控制它。
叔本华用“生命意志”来解释人类的欲望,但在今天看来,用激素来解释要更加准确一些——比如,靠吃药甚至直接切掉某块神经,就可以让人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这说明即便有“生命意志”,我们也可以用物理的手段轻松控制它。
很多人都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安全感、为了有更好的物质享乐、为了和别人攀比,才会去忍受无穷无尽的艰辛劳动、在各种挫折中垂头丧气,又因为不断产生的新欲望而苦恼。很多人奋斗一生,最后仍旧对某个欲求念念不忘,抱憾而终。仔细想一想,这辈子确实有点儿不值。
不管多好的享乐,玩儿一阵子就会觉得没劲了,感到空虚无聊。
另一种有钱人,当他们玩儿一玩儿后,发现纵欲也不过如此,他们就不再追求物欲,而是改成追求艺术。这是古往今来很多有钱人的选择。
悲观主义让我们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一个很差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不必对这世界期待太多。
叔本华告诉别人要禁欲,要苦修,然而有意思的是,叔本华本人完全没能以身作则。通过前面的故事您也能感觉到,叔本华这人很自负,关心名声,特喜欢骂人,脾气也不怎么好。
他还故意给私人笔记写上错误的标题,给自己的物品贴上错误的标签,比如在茶叶罐子上贴上“毒药”,为了迷惑可能到来的小偷。(强!)
他从来不让理发师的剃刀接近他的脖子。
叔本华宣扬禁欲,但他本人很会享受。他经常去最上等的饭馆吃饭,点昂贵的饭菜,有时还会点两份主食。在西方,人们习惯吃完饭把小费放到桌子上。叔本华呢?他每次吃饭前,先把一枚金币放到餐桌上——注意,是金币哦——看得侍者们满眼发光。但每顿饭吃完以后,这位大哥又把金币放回到自己的口袋里了。
这是我自己跟自己打的赌,一旦有一天在这里吃饭的英国官员在马、女人和狗之外还谈点儿别的东西,我就把这枚金币捐到慈善箱里去。
他怕人骗他,他是德国人,记账就使用英文,后来又改用更生僻的拉丁文和希腊文。
叔本华不信任朋友。他说:“凡是对敌人保密的事也要对朋友保密。”还很毒舌地说:“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叔本华特别不能忍受噪声,他说“一个人能安静地忍受噪声的程度同他的智力成反比”
“老妇死,重负释。”(Obit anus, abit onus)。
在他去世五年后的一天,在德国莱比锡市的一家旧书店里,一个青年鬼使神差地拿起了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这一刻,另一个震惊世界的哲学家诞生了。
第三章 尼采疯了
尼采回忆说,那天他无意间拿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拿起来吧,拿回去读吧!”
一年以后尼采参军,他把一张叔本华的照片放到自己的桌前,一遇到困难就大叫:“叔本华,救救我!”
叔本华,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
尼采,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
莎乐美本人也不想就这么跟了尼采,她希望能和两个男人都保持暧昧的关系。但是这怎么可能嘛。虽然两个男人表面上也同意,但其实三个人越处矛盾越大
尼采2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可能影响了他一生的事。有一次他在科隆游玩,无意中闯进了妓院。据尼采自己说,他在妓院中慌慌张张地弹了一首钢琴曲就出来了。但是很多人认为尼采就是在这个时期染上梅毒的。
讽刺的是,在尼采疯了以后,财富和荣誉接踵而来。
然而他妹妹却故意把疯了以后的尼采打扮得像展览品,让尼采穿上白色的袍子。尼采原本就有一把浓密的胡子,这下他更像是古代的先知了。
我们都知道,尼采的超人理论后来被希特勒利用,成了纳粹理论的一部分。但其实尼采本人非常憎恨反犹主义者。
第四章 “上帝死了”
当上帝“需要”被证明存在的时候,不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不存在吗?
上帝只负责创造最开始的世界,后面的事就必须撒手不管了——这就是前面介绍过的“自然神论”。在尼采生活的时代里,“自然神论”非常流行。这种观念把上帝从现实中请了出去,其实和无神论已经差不多了。
很多人即便继续相信宗教,也是出于“信教是善的”“不信社会会乱”之类的理由,而不是真正相信《圣经》里的每个字都是绝对真理。
在尼采看来,欧洲的精神危机,就是人们集体不知所措。
对于欧洲人来说,上帝都不存在了,那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哲学吗?可是它搞了半天也没搞出正确答案来啊。哲学家们自己还都不能说服自己呀。
在尼采看来,之前哲学家们声称找到的答案,都是骗人的。
如果这些关于人生的答案没有经过认真的质疑和思考,只觉得胸口一热就认为自己找到正确答案了,那在尼采看来,都是错误的选择。
尼采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种叫作“权力意志”的东西。“权力意志”这词指的并不是政治权力,而是一种类似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的物自体,是一股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创造力的,永不停息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有突然不甘心、不服输,燃起雄心壮志的时候,这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尼采特别反对这一点。他认为,同情弱者没错。但同情不能过度,弱者不能以此为理,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
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表面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其实本质上,是弱者为了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借助奴隶道德去限制强者。
这些禁令不是在保护强者——强者不会让自己的财产被别人占有——保护的是那些不能保护自己的弱者。
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尼采叫它“贵族道德”(又叫“主人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吗?不是会造成强者欺凌弱者吗?尼采的回答是,人的本性就是残忍的。
但是弱者他弱啊,没能力啊,因此只能躲在“奴隶道德”下,隐藏了自己的残忍。弱者是虚伪的,而强者的残忍是彰显自己的本性,这才是正当的。
尼采的这个观点,有“人性本恶”的含义,我们未必会同意。而且就算我们同意“人性本恶”,也不意味着用道德去压抑恶、追求善是不对的。但是尼采的主张的确有现实依据。在日常生活里,确实有一些人,与人为善并非因为他们本性善良,而是因为胆小懦弱。这些人一旦摇身变为强者,往往会加倍地凶狠残忍。对此有个成语叫作“小人得志”。
尼采推崇强者,可是他发现,大部分强者都被奴隶道德压抑着,不能摆脱弱者对他们的束缚。因此,尼采希望“超人”出现。
“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能力的人,不是说这人一定要当总统、当将军。而是指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且能摆脱奴隶道德,不被弱者束缚的强者。
人生虚无,那我就用我的双手创造意义;人生注定是苦,那我就迎接痛苦,因为痛苦是我变成强者的必经之路。
他们这些理直气壮的怒气和谦卑来自哪里?是来自对宗教真理的追求吗?不是吧,更像是来自对神佛惩罚的恐惧和对宗教奖赏的向往:只想靠祈求、讨好、献媚来获得舒适的来生。没有想过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和争取。
问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反对一件事之前,难道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反对什么吗?可是这些人在发出哀号的时候,并没有先去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其实,这些知识都公开、免费地存在图书馆、论文数据库里,只要肯学,触手可及。可他们为什么从来都不学,只喊敬畏呢?
尼采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自由经济崛起的时代。我们知道,自由经济强调的是竞争,强调胜者为王,只有这种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自由经济的优势。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价值观是“成功至上”。
在尼采看来,人类的知识,如形而上学、科学理论都是理性的,可是作为世界本质的“权力意志”是非理性的,因此这些理性知识也不是真正的真理,只是“权力意志”构造的假象而已。
理论说完了,再说一点儿八卦吧。尼采和叔本华还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鄙视女性。
其实,歧视女性是那个时代普遍的现象,比如康德就很瞧不起他的妹妹。那时的男人都觉得女人没头脑、没文化,不是值得与之聊天的对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妇女在那个时代被歧视在先,因而普遍缺少教育,这点反倒又成了性别歧视的依据。
在这点上,全世界的古代男人都是一个德行,中国古代的帝王搞砸了国家就说红颜祸水,都是女人害的。实际上叔本华还真这么说过,他说,就是因为从路易十三起,法国宫廷中的女人太奢侈浪费,才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 克尔凯郭尔与“信仰的飞跃”
克尔凯郭尔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就只能做一个全天下最难做的坏人。他故意在那女孩面前扮演讨厌鬼的角色,想让那女孩忘记他。这活脱脱是一出狗血大戏,但主人公纠结的出发点不是没来由的自作多情,而是信仰与良心。
后来在他的一生里,他仍旧把这个女孩当成自己的未婚妻,最后临终的时候,还把全部的财产都留给了她。
黑格尔把全体人类都纳入他宏大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决定论中,把每个人都说成是历史棋盘上的棋子。个人意志、个人幸福和个人信仰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中微不足道,没有自己的位置。
他们信仰宗教并不是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而是人云亦云,别人都信,他就随大溜去信。克尔凯郭尔认为,这些人喜欢混在群体里,通过集体的暴行来彰显自己的强大——这让人想到了克尔凯郭尔被群氓讥讽嘲笑的境况。
假如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必然规律,那人类还谈什么自由呢?
“论证”信仰这个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信仰有可能是错的。而真正的信仰应该是无条件地相信。所以从逻辑上讲,我们可以靠论证接近信仰,但是不可能直达信仰。
克尔凯郭尔在提醒我们:我们前面对“人生意义”的长篇讨论,仅仅是思想上的热身。而最后的人生答案,不在讨论之中,而在讨论之外的“精神一跃”。
此外,帕斯卡还和数学家费马一起创造了“概率论”这门学科,把赌博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
对于“该不该信仰上帝”这个问题,帕斯卡的思路是:上帝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那么,如果我们信仰上帝,假如上帝存在呢,我们就会获得巨大的好处;假如上帝不存在呢,我们也不会因此失去什么,最多是搭上一些进教堂的时间、多遵守了一些教会规范而已。反过来,如果我们不信仰上帝,假如上帝存在呢,我们会下地狱,受到巨大的惩罚;假如上帝不存在呢,我们顶多省去了进教堂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从“赌注”的角度讲,信仰上帝比不信仰更划算。
帕斯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克尔凯郭尔的观点:再多的理性思考也无法直达信仰,最后的确需要“信仰的一跃”。
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什么?
是用理性的方法找到终极真理。这个真理至高无上,可以指导我们的一切行为。
我们追问人生意义,是在面临困惑的时候,想要找一个高于其他答案的指示,好指导我们前行。
第六章 向科学求救
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从不同的角度动摇了形而上学。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到处都是癫狂、绝望与毁灭,这怎么能让人相信世界是在纯理性的形而上学的统治之下呢?这更像是控制不住的生命意志在到处肆虐吧!
科学是坚持纯理性的。科学使用的是归纳法和演绎推理。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必须用理性的文字表达,都必须经得住严谨的实验。
前面说过,形而上学必须使用理性工具——否则就无法经得住苏格拉底式的怀疑。
很多物理学家认为牛顿力学已经揭示了世界的真实面目,此后的物理事业没有太多可发展的余地了,不过是修修补补,把物理数据弄得更精确点罢了。
关于这个实验的插图,是画了一只流着口水的、可爱的狗。实际上,巴普洛夫做实验时,是把狗的喉咙打穿,安上一个导管,很残忍的。)
科学的发展给哲学带来了两个影响:
第一个影响是打击了欧洲人民对宗教的信心
一个是公布各种和《圣经》记载矛盾的科学结论,就比如“日心说”之于“地心说”,进化论之于神创论。另外新大陆的发现也踹了宗教一脚,因为《圣经》里并没有记载新大陆。
这有点儿像芝诺的那个“知识越多越无知”的规律一样。科学愿意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正是它的优点。
更何况,科学可以创造出各种人间奇迹。宗教一直号称神迹可以让人们获得丰收、治愈疾病。但在近代,是科学不断在提高粮食产量、治愈疾病,而祈祷并不是每次都管用。
第七章 你真的了解进化论吗?
一方面是达尔文需要时间酝酿思想,另一方面是他被自己的理论吓到了。直到航行结束二十多年后,达尔文才发表了进化论。
一次最有名的咒骂是在进化论发布不久,一个护教人士毫无教养地攻击维护进化论的赫胥黎说:“你的人猿祖先是你祖父那边的,还是你祖母那边的?”赫胥黎反击说:“如果让我从人猿和你那样的人当中选一个当祖父,我宁愿选人猿。”
达尔文之牛,和欧几里得一样,不仅因为他设计了一个超强的理论,还因为他的理论在后世几百年中不断被人们攻击、讨论。结果越讨论,证明它正确的证据就越多。
基因携带上一代生物的全部特征,在产生下一代的时候又会产生随机的变化。基因的特性完全吻合达尔文的理论。
进化论的关键内容有这么几条。
第一,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第二,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随机变异。
第三,整个生物种群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为食物有限、天敌捕食,每一代诞生的新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会死掉。又因为生物内部的生殖竞争(比如雄性抢夺雌性),每一代又有很多生物无法生出后代,繁衍自己的基因。
第四,生物后天的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基因。
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涉,没有任何智慧的设计,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产生。而且完全符合我们观测到的大千世界。
进化论的意思仅仅是,基因中那些适合环境的部分被保留下来了,不适合的部分被淘汰了。这中间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其实,为了生存,有很多生物的构造从复杂演化为简单。
这幅圆形图的意思是说,不管生物的构造是否复杂,大家都是演化的幸存者。
今天的猿类为什么不会再变成人了
人并不比猴子更高级,因此猴子即便再进化,也不一定就会朝着人类的方向进化。到底进化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受到了什么样的生存压力。
在食物短缺的时候,脖子较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叶子,死亡的概率更大,因此长脖子的基因更容易留下来。久而久之,长颈鹿的脖子也就越来越长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关于拉马克主义,目前还有一些新的理论,认为部分性状的后天改变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
误解四:机关枪这么厉害,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动物为什么没能进化出机关枪呢?眼睛这么复杂的器官,只靠基因突变就有可能进化出来吗?
那么雄孔雀的尾巴呢?这玩意儿纯粹是累赘!
这个疑问乍一看的确是对进化论非常有力的攻击,所以达尔文说:“每当我凝视雄孔雀的尾羽,总感到一阵恶心!”
雄性个体要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最优的策略是寻找尽可能多的未孕雌性交配。雌性个体的最优策略,则是千挑万选,寻找基因最优秀的雄性交配。
那么雄性想要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就必须和其他雄性竞争。最常见的竞争方式是武力搏斗,也包括用华丽的外表、漂亮的巢穴等东西去吸引雌性。所以在有性繁殖的动物里,我们会发现,最漂亮的动物常常是雄性的,和我们今天的社会正相反……
。之所以人类的毛发越来越少,这可能是因为只有毛发少的人类才能向异性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基因优势:体型匀称、体色正常、没有皮肤病等。
第一,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费这么大力气解释进化论的细节,我是想让大家明白,达尔文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证据最多、反证最少,也是最简洁、最聪明的假说。
简单地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像遵循优胜劣汰的大自然那样,有很高的淘汰率,把不适合生存的人都淘汰掉,以便达到最高效的进化。
无论是天性自私论,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全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从“实然”中推理出“应然”,或者说,从“我们是什么样”推理出“我们应该怎么样”。休谟认为,这种推理是没有道理的。
在基督教势力很强的美国,有些地区的教科书仍旧不能讲述进化论,或者必须和神创论放在同等地位上来讲。甚至还有神创论博物馆,用大量模型和文字“论证”进化论是错误的。比如,做了一个原始人和恐龙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模型,告诉参观者恐龙和人类生活在一个时代……
进化论的第二个影响,是进一步消除了人类的神圣性。
所以这些冲动往往会压制其他需求,甚至能压制人的理性。
而且基因的最高目标是繁衍自己,而不是让人类快乐。从这个角度讲,的确可以把人类看成是基因用来满足目标的工具,看成是被基因操纵的木偶。
凡是没有演化出“先天认识形式”的生物,都诞生不了高级的文明,当然不可能思考哲学了。所以“先天认识形式”的存在是必然的。
第八章 科学倒打一耙
归谬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先假设第五公设不成立,然后只要能推出不成立的第五公设和其他公设有矛盾,就可以证明第五公设是多余的了。
新的第五公设和前四个公设竟然还是相容的,这不就形成一个全新的几何体系了吗?而且这个几何体系和欧氏几何的各种定理全都不一样。后来这个体系就被称为非欧几何学。
罗巴切夫斯基幼年丧父,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困,长大以后凭着天才和勤奋进了大学当老师,又一步一步慢慢当上了喀山大学的校长。就算当上了校长,他仍旧过着勤劳朴素的生活,经常在学校里干体力活。
罗巴切夫斯基这个校长做得十分称职,他亲自设计学校的建筑,在霍乱流行的时候利用学校的设置对学生和教职工家属采取科学的隔离措施,最终全城在霍乱中的死亡率远远低于当时的平均水平。
上中学时,他用6天的时间读完了八百多页的数论专著。
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研究非欧几何也没能给他带来太多的财富。因为贫病交加,黎曼39岁就去世了。
公理不是什么公认的道理,公理是硬性规定的。
但是在非欧几何出现之前,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几何公理的看法和咱们的老师差不多。认为“平行线不相交”这个陈述是绝对正确的,是不以空间、时间、客观世界以及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我们前面说,理性主义者相信这世上存在着某种先验的真理,根据之一就是欧氏几何的存在。
非欧几何不是建立在某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上的。非欧几何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上,而且这个假设看上去就像是“闲着没事胡思乱想”出来的。结果就在这个“没事找事”的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和传统几何完全不同,但是同样能用来解决客观问题、描述客观世界的新几何。在这套新几何里,平行线就可以相交了。
“整体大于部分”的概念在无穷大的集合中是有问题的。
爱因斯坦是对的,牛顿错了。
这不是唯一的一次实验,在这之前和之后,科学家们做了无数次实验,都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正确。
人们曾经以为牛顿就是物理世界最终的答案,结果牛顿被打败了,相对论取而代之。
首先说狭义相对论,我们看看两个最直观的结论(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
爱因斯坦说,不行,因为任何物体的移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再牛的武林高手,即便能突破生理极限,也没法突破物理规律的极限,他的拳速至多是接近光速,永远不可能超越光速。
相对论说的是,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观测者,在看同一个物体的时候,他们看到的这个物体的时间、长短、质量都是不同的。
牛顿理论相信物体的时间、长度、质量都是绝对的,无论观测者是谁,一米尺子的长度就是一米,是不变的。狭义相对论则认为,这些数值都是相对的,观测者不同,观测的结果就不同。
广义相对论的意思是说,当空间中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时候,空间就会受到影响而弯曲,质能越大,空间弯曲得越厉害。引力就是由这种空间弯曲产生的。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好比我们的空间是一张抻平的床单,当我们往上放一个木球的时候,床单会被压下去,那么木球周围其他更轻的小球就会滚向木球,看上去就好像小球被木球吸引了一样。假如放的是铅球呢,床单会被压得更严重,造成的空间扭曲更大,引力也就更大。
时间和空间的独立性是不言而喻的。时间、空间这些概念,是先天的、绝对的,这也是人们相信存在先验真理的理由之一。而相对论认为,人过去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是错的。那么人们对先验理性的信心要进一步打折扣了。
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几何,取决于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这就是说,我们熟悉的数学,其实也是一个用来解释周围世界的工具,是为了适应我们的生活环境被创造出来的,并不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相对论还有一个衍生的结论:我们对整个宇宙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能跟我们发生频繁联络的宇宙,最多是地球附近几光年的范围。人类有生之年能到达的宇宙,也不过几十光年。可是据推断宇宙可能有几百亿光年大,相比之下,我们能活动的范围实在小得可怜。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而且,因为不能准确预测某个电子下一刻的位置,所以我们连分辨两个电子的能力都没有。当我们观测两个相同电子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两个电子闪来闪去,根本没法知道哪个是哪个。
在这个问题上,爱因斯坦扮演了顽固派的角色,试图用各种办法来驳倒测不准原理。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意思是说,世界不可能真正是随机的,一切都是确定的。
霍金因此说:“上帝不但掷骰子,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意思是说这世界不仅存在随机性,而且人类无法更准确地了解它。
“幻觉”的定义是什么呢?定义就来自经验主义:一个东西我说我看见了,其他人都没看见,那就说我产生“幻觉”了。
科学原本是理性的帮手,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科学发展却不断揭示了理性的局限。其实,哲学家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比如休谟认为人类不可能了解因果律,康德认为人类认识不到物自体。这些科学新发现等于佐证了哲学家们的结论。
海森堡则是实实在在开发过原子弹,但是在战争中,他站在了纳粹一方。他本来有机会造出原子弹改写历史的(当然,是往黑暗的那一面改写),结果由于算错了数,最终失败了。
第九章 罗素的幸福
罗素高寿,活了98岁。他出生的时候是中国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慈禧太后还不到40岁。他去世的时候是1970年,互联网已经诞生了。
他的名言是:“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话更是广为流传。
“不是我的孩子,是我老婆的。”
罗素能如此受女生欢迎,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优雅的举止、智慧的谈吐、幽默的性格以及对每一位女性都非常真诚热情。
第十章 高富富富富富帅——维特根斯坦
但事实上,不少艺术家、思想家都出身富贵家庭。这是因为有钱人也不会是傻子,他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变成纨绔子弟,他们和普通家庭的家长一样,都会尽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而有钱人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培养出人才的概率也就可能更大一些。
维特根斯坦后来跟别人说:“第一个小时我就发现他没什么可教给我。”那个老师也愤愤不平地和别人抱怨:“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上起课来了!”
在战争中,维特根斯坦还进行着哲学研究,开始构思他的作品《逻辑哲学论》。他一边打仗一边写,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记在了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里。
打歪的那几枪让他们无意中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贡献。
后来战俘营中流行伤寒,死了很多人,维特根斯坦的家人以及凯恩斯等朋友都很担心他。他的家族暗中活动,让一名医生宣布维特根斯坦的身体不适合长期监禁。维特根斯坦却觉得这样不道德,拒绝在同伴获释前出去,坚称自己完全健康。
此时他也写完了《逻辑哲学论》,认为他自己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就像黑格尔、叔本华一样)。
关于这事还有个段子,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把钱给自己的家人,怎么不给穷人啊。维特根斯坦回答说,金钱让人堕落,而他的亲人已经够堕落了,所以再堕落点儿也没关系。
但维特根斯坦已经对乡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失望至极。在法庭审查后,他就结束了小学教师的生涯。
维特根斯坦到了剑桥继续念博士。交了学费之后,他已经没有钱继续生活。在凯恩斯的建议下,维特根斯坦向剑桥申请津贴。
维特根斯坦解释完了,拍了拍两个老师的肩膀说:“别介意,我知道你们永远都搞不懂我在讲什么。”
。不久他的两个姐姐终于获得了“非犹太人”的身份,代价是:
1.7吨黄金。
他家统共得有多少钱啊……
战争结束以后,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当了一阵子教授,他生活非常简朴,几乎到了苦行僧的地步。由于他的天才思想和古怪的性格,他在剑桥拥有一群崇拜者。这些学生不仅崇拜他的思想,还模仿他的穿着打扮和习惯动作。
一个是,毛姆小说《刀锋》主角的原型就是维特根斯坦,两者在经历上有很多呼应的地方。
第十一章 用逻辑搭建哲学大厦
请一个文学家来写数学论文,这样的哲学研究到后来能不混乱吗
逻辑实证主义者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要进行一项伟大的工程,要用严谨的逻辑符号代替之前所有的哲学观点,用逻辑的方法分析前人的一切命题,最终把整个哲学世界都用逻辑符号重铸一遍。
光用逻辑符号重铸,还只是第一步。逻辑实证主义还强调“实证”。
“实证”的意思就是说,逻辑实证主义得出的新结论,必须能有经验实实在在的证明。
我还是我吗?”这话如果用逻辑来分析,那么显然是一句没什么用处的话。然而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有自己的意思,而且不同的情景下还可以代表不止一种意思。
维特根斯坦发现,语言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逻辑分析上。同样的一句话,说话的情境不同,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不同,常常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情境都给语言制定了不同的规则,语言得和规则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真正的意思,而这规则又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维特根斯坦发现,语言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逻辑分析上。同样的一句话,说话的情境不同,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不同,常常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情境都给语言制定了不同的规则,语言得和规则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真正的意思,而这规则又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第十二章 哲学其实很实用
和逻辑实证主义差不多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家遇到了和逻辑实证主义一样的困惑:科学在飞速发展,然而哲学却一直在原地打转,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尼采说,真理和谬误其实全是虚构的,区分真理和谬误的关键是真理实用,而谬误不实用。
那么,思想和真理什么的,其实就是人们应对环境的工具,源自人类繁衍自己的需要
在进化论里,生物的机能要随着环境不断改变,同样真理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随着环境不断修正。在这个环境下,真理是这样,到了另一个环境里,真理就变成另外一个样了。
我们接受因果律的原因是它对我们有用,如果不接受它,我们就没法生活了。
那不就没有了分辨是非、争论真伪的必要了吗?要是人人都以实用为原则,那不就会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不就没有真伪、没有善恶、没有道德可言了吗?
对于上帝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实用主义者说,假使相信上帝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就相信上帝是存在的。这观点恐怕宗教信徒和无神论者都没法接受。
不像马克思那样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从小地方一点儿一点儿改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个哲学观点能不能帮助我们减少痛苦,能不能让我们内心平静,能不能让我们不再空虚、不再恐惧、不再陷入物欲的无限烦恼之中。
我们这本书开始还好好谈哲学,但是后面越来越扯了,结果说到选择真理的标准是实用与否,这还是严谨的哲学吗?
第十三章 如何看穿伪科学?
实证主义是说,所有的科学经验,必须有经验来证明它是正确的。
这就是休谟抨击过的错误:再多的偶然观测也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这个理论叫作“概率真理”,说科学家不可能找到绝对真理,但起码能不断提高科学理论为真的概率。
可惜的是,这个理论也有问题。
最经典的反驳是“亨普尔悖论”
第二年,波普尔就意识到,在中学里除了数学学科外,学其他的科目都是在浪费光阴。
独立思考是创立一门理论必备的精神。
波普尔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可证伪性。
什么是科学理论,什么不是科学理论?其中关键的标准,是看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
如果暂时没有人能证明它是错的,那它暂时就是真的。
比如“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这就是一个可证伪的命题。这等于说“只要你能找到一只不是黑色的乌鸦,就能说明这个命题是错的”。既然我们尚未找到不是黑色的乌鸦,那么到目前为止这个命题就是暂时正确的。
这个试错、修改、完善的过程是无休止的,科学也因此会越来越接近真理。
概率主义认为,我们每一次检验科学理论正确,都是在为科学做贡献。证伪主义认为,检验正确并不为科学做贡献,只有检验出科学理论是错的,才是真正为科学做贡献。
有些预言家提出了精确的预言,但是在遇到和他们预言不符的事实时,他们不会承认自己错了,而是用自己的理论进一步诡辩。
证伪主义不光能干掉宗教和巫术,还能干掉一些哲学命题。
要注意,不可证伪的命题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命题,而是属于无法用经验检验的命题。
波普尔因此主张应当建立“开放社会”,要求执政者能够广泛接受意见,赋予大众质疑政策的权利。因为执政理论和科学理论一样,永远都可能是错的。必须不断地接受证伪,才能保证理论的正确。
可以随时“纠错”而不是“多数说了算”,这才是波普尔等人眼中的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
从逻辑上说,“可纠错”并不等于“最正确”,两者之间还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比如,该怎么定义“错”就是一个致命问题——“可纠错”不代表越纠越对,没准儿还越纠越错呢。而且“可纠错”还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就像老师有时会在课堂上强行终止学生的讨论,因为不可能为争论支付无限多的时间成本。
因为历史不可重复检验,谁也不能让时光倒流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常说“历史不能假设”,诸如“假如没有××,历史会怎样”的讨论,往往没有结果
所以在波普尔看来,历史主义大谈的“人类历史的规律”,其实是不可证伪的。
波普尔认为,科学只能研究局部的社会问题,如某条法律好不好用,某个政策价值如何。因为只有局部问题才可以反复验证,而那些执掌全局的宏观理论,都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
总而言之,证伪主义是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的利器,但是用在社科领域的时候,还有很多争议。
那我劝您啊——找个机会蹬了吧!因为“总会发达”是不可证伪的呀。与其听他发誓海枯石烂,还不如让他说“我待会儿给你买个冰激凌”要好。最起码这句是立刻就能证伪的。
形而上学追求的是绝对真理,而绝对真理恰恰是不可证伪的——因为“可证伪”就意味着“可能会错”,就不可能是“绝对为真”。
比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可证伪的命题。要证伪这个命题,就要找到一个永远静止的事物,但是人不可能观测“永远”那么长的时间。
证伪主义看见这两个人,会笑着说:“你们辩论不清的根本原因是你们俩的命题都不能证伪呀,其实都是空谈呀。”
康德和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巅峰。在那个时候,人们相信,可以通过理性找到永恒的真理。但是从叔本华开始,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质疑理性的局限。从尼采到克尔凯郭尔,再到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形而上学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同意:
形而上学走不通,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可是如果形而上学走不通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该怎么回答“人生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呢?
最直接的答案是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既然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那就意味着我们不知道人类的一切知识是否可靠,这个世界没有终极真理,没有本质,人生也没有意义。
形而上学没有答案,我们又不得不需要一个答案。
顶级艺术家思考的问题常常和哲学家一样,都是一些形而上的终极问题。只不过艺术家不用理性探索,而是想通过艺术作品让别人和自己感同身受
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类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
但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陷于永远无法挣脱的苦闷,而他们又非要倚仗自己过人的天赋全力挣扎,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能深深打动我们。
所以世界上才有艺术这东西。
在事情过后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收到了新西兰来的信。信里问他是不是跟维特根斯坦用拨火棍打起来了。要知道,新西兰距离英国足足有半个地球远啊,看来任何时代的人都热衷于传八卦,而且越传越邪乎。
所以这事说起来就是,世界级富翁的儿子维特根斯坦用拨火棍单挑过两位世界级学者,这两位世界级的学者又教出来一位世界级的大富翁。
第十四章 科学不为真理,只为实用?
这是由另外一颗没被发现的水星卫星的吸引造成的。他们根据牛顿理论计算出了这颗未知卫星的位置和大小,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但实际上,他们根本观测不到这颗卫星。
别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直接复制过来的,我也不知道这是啥意思。
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种从来不懂得从根本上反省的人。
总之他遇到的所有坏事,都可以从别人身上找出无数理由,从而“严格地论证”出,他自己是不会出错的。
实际上科学家们不仅喜欢找理由,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找理由。
空气阻力也好,物体表面不够平滑也好,尺子不够精确也好,总之到处都有引起误差的原因。
宇称不守恒定律
当年牛顿定律发表后,天文学家们发现,按照牛顿的公式,天王星的位置怎么都计算不对。最后天文学家们推测应该还有一个没有被发现的星星。天文学家计算出了这颗星星的轨道,最终果然发现了它,这就是海王星。
——你看,这次就真发现新星星了。
那么,当下次牛顿定律和现实不符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判断呢?
另一边是一个在两个世纪里被无数人经过无数次验证的经典理论,外加一颗远离人类一亿公里的、小小的、尚未被发现的新卫星,以及我们对自己天文观测能力不足的谦虚承认。
在讲牛顿的时候,我们说过衡量理论学说的两个标准,第一位是预言的准确性,第二位是简洁性。
“奥卡姆剃刀”大致的意思就是,当两个学说都能准确解释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选择更简单的那个。
不为别的什么,就只是因为它简单。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我们选择科学理论的原则竟然不是哪一个更接近真理,而是哪一个更简洁实用。
用别的理论,做不到同样准确又同样简洁。
因为到了这个时代如果再不相信相对论,眼瞅着身边的好多事就办不成了。
这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随着反对旧理论、支持新理论的证据越来越多,相信旧理论的科学家不断地给那些证据找理由,直到所有找出的理由堆积在一起比新理论还复杂、还难以让人接受的时候,科学理论就被改写了。
虽然物理学研究的结果更精确,但是生物学的方法简单实用,所以我们选择使用生物学。还是因为实用。
我们今天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可是我们平时会这么描述太阳——我们说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当我们说“日出”和“日落”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地球静止不动,运动的是太阳。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在日常生活里,认为“大地静止不动”更实用啊。
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
所以波普尔认为,先有观察后有理论是错的。应该是先有理论(先提出问题、设定目的),再有观察。
波普尔说,我们并不能证明世上存在普遍的规律,但是人类为了生存,为了便于使用理论,必须在各种混乱的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来。换句话说,人类是带着“总结规律”的目的去观察、去总结经验的,因而发现了各种普适的规律。
第十五章 为什么要相信科学?
科学坚持经验主义、坚持实用主义,并且完全开放,允许证伪、允许质疑,反对独断论。
你能实现了就算你有本事,你要是不能实现,你的理论再天花乱坠我们也弃你不用。对于现代医学,我们也用同样的标准对待。
相对论的胜利来自观测实验的胜利,是经验的正确证明了理论的正确,而不是相反。
那怎么知道星座到底有没有用呢?找一堆人,随机分组,一组人用和本人相符的星座的预测结果,另一组用和本人不符的星座的预测结果,但也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真实的预测结果。看看两组人觉得灵验的比例是否相近。实际上,有人已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同样一段预测结果发给不同星座的人,结果人们都表示很“灵”。
双盲实验在这里排除的是“幸存者偏差”的干扰。这个意思是说,只有被验证为正确的预言,人们才会广为传诵,才愿意记录在历史书上。那些出错的预言,人们没兴趣传播。因此,光从历史书上或者邻里的传闻里听说的某大师灵验所留下的印象,和现实是有偏差的。
因为治疗好了,治疗者绝不可能说自己是蒙的,而是强调靠的是自己的医术。治不好,就说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这是典型的不可证伪。
假如你拒绝检验,那么你的理论在大部分情况下就是不实用的。
教会当年用了成千上万个宗教裁判所、遍地而起的火刑架都没能统一观点,科学家们只靠着几本学术期刊就搞定了。这不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吗?
第十六章 寻找人生答案
人天性趋乐避苦,人类发展奋斗千万年,你以为全体人类在干吗呢,不就是在干这一件事吗?不就是在通过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原则,尽一切手段来驱散各种负面情绪,追求充实和快乐的生活吗?
“平常生活来之不易,因此平凡的生活并不平凡”
这些都不是唯一的答案。这世上每一个不困惑的人,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回答。您如果想最简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去找各种人问一问,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答案就是了。
厂商要用户在决定花钱购买的那一瞬间,大脑做出“只要我现在购买,我就能获得好处”的判断。哪个产品能让用户产生这个判断的概率最高,产生的购买冲动最强,哪个产品就更容易占领市场。
换句话说,在很多市场里,最好卖的产品是“在消费者做出决定那一瞬间最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提供价值”的产品,更不是“消费者决定购买后好久还能从中受益但是消费者意识不到”的产品。
换句话说,在很多市场里,最好卖的产品是“在消费者做出决定那一瞬间最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提供价值”的产品,更不是“消费者决定购买后好久还能从中受益但是消费者意识不到”的产品。
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从理性上讲最正确的答案,而是“大多数带着同样疑问的人扫了一眼,立刻觉得啊啊啊好有道理好有共鸣”的答案,是“大脑在一秒之内不加思考就认同”的答案,是“看上去很对但未必经得起推敲”的答案。
我们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情绪起伏中,靠情绪的浪涛淹没我们对人生的困惑。
案,哲学还给不了我们答案。这就好比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这道题明明是“无解”,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出来,这不是太荒诞了嘛!
第十七章 人生荒诞、无意义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逐渐兴起了一个叫作“存在主义”的学派,他们就认为人生是荒诞的。其中最为我们所熟悉的两个人,是萨特和加缪。
萨特是历史上第一个自己主动拒绝领诺贝尔奖的人。因为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不能被机构规范,所以拒绝接受来自官方的荣誉。罗素大爷没拒绝诺贝尔奖,但是也干了件猛事:罗素最著名的身份是数学家,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罗素是靠他写的书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罗素得到了一个稀有成就:“获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
但是不难承认,在剑拔弩张的冷战时代,罗素大爷跟萨特能干出审判美国总统这种猛事,他们的胆识和社会责任心都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
加缪曾跟朋友说波伏娃倾心于他,但他拒绝了,因为他担心波伏娃是那种会在枕头边絮絮叨叨的才女。
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人们还得假装有意义地活下去,所以存在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
也不光是幼儿教育,成人学习很多知识也是靠故事的形式。
故事,是大部分人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故事必须有开头,有冲突,有高潮,有结尾。
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建立在一个有头有尾、有高潮的故事的基础上。
。在生命最后的旅程里,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似乎都增加了一层别样的意义。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那些面对死亡的人对人生多了一层思考(这是对的),因此超越了平凡的人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这是不一定的)。
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荒诞感?人生怎么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突如其来地、莫名其妙地结束了呢?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啊!
然而这种事是有可能发生的。现实中就有很多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因为意外、疾病,还没反应过来就死掉了啊。
总之,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的评价、规划,一定是个故事模式,一定有高潮和结尾。但现实并不是如此。当现实和我们的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荒谬感就产生了。
在这个场景里,这堆木头是存在的,但是还没有被赋予本质,这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什么都不是,“我”就是存在着。“我”先存在在这里,然后再讨论“我”是什么。
——其实可以说,哲学到了这里,仿佛画了一个大圆,又回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们又要从“我存在”开始了。
只有在自由选择的时候,我才能说“我有自我意识”,才能说“我是存在”的,才能说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块木头或者是被别人操纵的木偶。
第一,我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我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一点点地塑造我。
在心理学上,有一些人主张“寻找自我”,通过冥想、心理分析等办法,找到内心中的那个“真我”。在存在主义看来,这就是错的。根本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真我”等着我寻找,“真我”是在我自己手中不断创造的。
真正的自由也不是不经思考随便一选——假如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通过掷骰子决定的,我们不会认为自己拥有自由意志。
真正的自由也不是听从自己的欲望——假如每一个决定都听从欲望,那我们就是最低等的动物了,那也不具备自由意志。
真正的自由意志,是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思考的是什么呢?思考的是我能不能为我的选择负责。
当我选择看一部电视剧的时候,我认为这个选择是对的吗?我真愿意把自己生命中的几个小时献给这部电视剧,而不是用来做别的吗?当我选择拖延的时候,我愿意承担拖延的后果吗?我真心觉得拖延比不拖延好吗?
如果答案是“否”,我还是进行了选择,这在萨特看来,就不是真正的选择。
萨特认为,这种想法是一种“自欺”,人哪怕在极端的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是一个囚徒,还可以选择用什么心态面对每天的生活。哪怕拒绝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
无论生活怎么摧残、禁锢我,总有一部分自由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通过对这些自由的郑重选择,获得了我的自由意志,确认了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本质。这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这是存在主义版本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哲学给我们的尊严。
很多人用这个寓言来比喻现代社会里人性的异化,那么它批判的,是人们在永不停歇的“工作—消费”中毫无意义地耗尽一生。我们攒够了钱和假期,通过消费换来快感的那一刻,就如同西西弗把石头推上山顶的一瞬间,看似有所成就,实则只是无意义生活中的一环
人生里所有的日常活动,其实都是在毫无意义地推石头。我们要去做的,不是拒绝推石头——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世界都是荒诞的,想拒绝荒诞我们做不到——我们能做的,只有意识到这是荒诞的。
如果我们把推石头理解成“沉迷于‘上班—消费’的现代生活”,那这样的西西弗的确是阿Q,因为“沉迷于‘上班—消费’”这件事是可以逃脱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推石头理解成“人生的一切行为”,把荒诞理解成人生的必然(我们前面已经证明过这一点了),把神灵对西西弗的处罚看成绝对不能逃脱的宿命,那么西西弗的幸福就不值得嘲笑,反倒是尊严和勇气的体现。
换句话说,在存在主义看来,我们在这世界里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是帮助他人、创造艺术、去做英雄、改变历史、做任何的丰功伟业,从根本上讲仍旧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仍旧和西西弗推石头一样,在虚无的世界里徒劳无功。这是每一个认真思考哲学的人都一度体验过的。
小结 人生的意义
关于“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愿意相信什么都可以。可以相信不可知论;相信先天认识形式;也可以相信真理不能说,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只能靠领悟;也可以相信世界是一场大梦;或者相信宗教信条。
世界的本质就是我的信念。我相信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没有绝对真理,没有人生意义,我们应该鼓足勇气,直面人生的虚无,认真面对眼前的每一个选择,这样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在欲望和空虚中摇摆,沉浸在艺术里的一瞬间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这话说得没错啊。
看看有哪些东西是暂时不用怀疑的
对于这种用一碗饭就可以暂时“悬置”起来的哲学问题,我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吃饱了的哲学问题”。
这世上有一些问题,是我们在关注日常生活的时候,尤其是在饥饿和贫穷中奋力挣扎的时候,顾不上思考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总得要“为点儿什么”。而这个“为点儿什么”,就是我此时此刻能接受的人生意义。
别忘了,真正的人生意义是不能用理性的文字描写的,真正的意义就是那种不可描述的感觉。
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有些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人说,经过这一场磨难,自己大彻大悟,对人生有更高层次的看法了。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为什么非要到死到临头的时候才会大彻大悟呢?那就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平时从不愿意直面死亡,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可以永远逃避死亡。所以只有死到临头,才会开始反省人生。
怕死还意味着我们要珍惜生命。
而且以人类现有的经验而言,死亡是宇宙中少有的一件不可逆的事情。
如果死亡确实如唯物主义所说,是意识的永远终结,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切探索世界的机会。我们甚至可以感性地说,那就意味着我们自愿放弃了这世界给我们的最大的恩赐,而这恩赐很可能只有这一次,放弃了就没有了。
所以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