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明明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可每天学习的时候,总是动力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远大理想的实现,是很久之后才能得到的奖赏,而人的大脑,只喜欢看眼前利益。这和我们大脑中存在的奖励系统有关,它更愿意选择立刻就能得到的好处,而非延迟满足。
每天别给自己安排太多类型的任务。
学着不用某种标准框住自己,也别总对自己的表现评头论足,更不必急着追求某种结果,而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专注于做事本身。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安排喜欢且擅长的环节,而不是一直死磕艰难的任务。
艰难和轻松的任务穿插着去完成,避免负向峰值的出现,是让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愉悦和高效的重要方法。
停留于舒适区的健身,是低效的,做事也是同样的。如果你的任务让你觉得轻松,很好,那说明你没有进入提升区。
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你只愿意做自己得心应手的那一步,这就是“伪勤奋”;只有去完成那些让你感到需要思考、需要克服困难的任务,才称得上“真勤奋”。
你从早忙到晚,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因为你只是在购买食材、收藏食谱而已,只有把饭菜做出来,你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也就是说,学的东西,要立刻检测,检测自己有没有记住,检测自己是不是会做题。
对于真正的勤奋来说, 再功利主义也不为过。 你要看到反馈, 你要立刻看到反馈。 一切不以检测和输出为目的的努力, 都是耍流氓。
你需要试错、分析、反思、调整,以及应用,你要有进行“元认知”的意识,也就是说,不但要做到,还要清楚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道德许可(moral licensing)是指,当你对某事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之后,在做出相关的行为和判断时,反而更倾向于违背这个标准。通俗来说就是,当我们做了一些好的、上进的事情之后,就倾向于做一些坏的、堕落的事情,来破坏自己之前的努力。
当你为某个目标,付出了一些努力,甚至只是预想了宏伟的计划,就往往把自己感动坏了,觉得已经在变好了,然后用放纵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再比如,学习英语之前,你会先下载一堆英语资料;想要健身,先关注一些博主。单单是这些收集资料、收藏文章的行为,已经给了你一种“我做了努力”的感觉。你有了变好的可能性,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这已经足够安慰你。即使未曾付出多少真正的努力,也不那么自责了。这也是道德许可效应。
根本原则是,将你想做的事情最简化,去掉所有花里胡哨的,不搞形式主义,直接开始。
比如,想跑步?不必花大量时间去看科普,也不必研究最佳跑步时间,不必百般比较哪条跑步路线最合适,更不必货比三家,买到体验最好的那双跑鞋。只要做好最基础的准备,你就可以直接开始跑了。然后,在实践的过程和间隙之中,继续完善自己的准备工作。 做其它事情,也都是同样的道理,直接去做最本质的核心部分的工作,道德许可效应就大概率不会发生。
要学会用考试的思维去学习。(评:以终为始,先做试题,在学习知识点。)
你要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评:以Flutter开发为例,不用先去看透Flutter文档,直接上手开发App,不知道怎么开发一个登录页面,就去分解怎么写一个输入框和按钮,然后再去Flutter文档查怎么实现一个输入框和按钮。)
你要试着从出题者的角度,揣测 TA 的用意。
掌握了知识点,和会答题,是不一样的。
不单单是要做题,你要去研究这些题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这些: 1> 考哪些?——也就是出题范围。 2> 是怎么考的?——也就是出题的方式,要求你对知识点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运用知识点。 3> 思考自己怎样才能答出来?——也就是,以“答出来”为目的,倒推出学习、理解和记忆的正确方式。 4>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哪些思维和能力?——比如把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的能力,把时间线上的发展脉络理清楚的能力。 总而言之,你要试着从出题者的角度,揣测 TA 的用意。先弄清楚怎么考,才能知道怎么学。另外,最好能找到答案,你要知道高分的答案具有哪些元素,需要满足怎样的标准。 我考研后半程,不但研究了历年的专业课真题,还模仿真题的出题思路,整理出了我自己的一套题库,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板块,然后去思考如何回答每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之前被遮蔽的盲点,都暴露出来了。
从做题和应用的层面,倒推学习时候该怎么学,我把这个方法叫做“即用即学”。
“用”和“输出”是一个意思,柳比歇夫甚至认为“输出要更多一些”:要让知识和经验产生链接,也就是学以致用,最好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但不是绝对的相等,输出要更多一些。(《奇特的一生》)
为什么“输出”如此重要呢?因为它切中了有效学习的底层原理,叫做“检索式练习”。“检索式练习”,是指通过提问和主动回想的方式,去巩固知识点。通俗来讲,就是进行测试。
在复习的过程中,切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这是低效的方法。《认知天性》一书指出,我们在重复阅读时所获得的“熟练感”,只是自以为掌握而已。
如果一个问题你不会,先不要去看答案,也别去请教别人。先试试自己去思考,哪怕最后你得出了错误的答案,甚至根本就没有做出来,但这个过程,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题,掌握这一块的知识点。
越是让你摆脱对既有提示和答案的依赖,需要依靠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形式,对你的帮助越大。比如说,填空题,比选择题的效果好;论述题,比填空题的效果好。
如果你看书时,不为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只是纯粹地享受阅读体验,那么一切都自然而美好。你读得顺畅,轻轻松松啃下一本大部头。 突然有一天,你想着,我要从书中得到并且留下一些什么。你思考怎样做笔记、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你一边读书,一边留出一部分注意力,反思、质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很难受,事情无法流畅地进行下去了。你进入了跟自己的博弈,在自我对话和对抗中,你没法专注地投入于事情本身。
一旦你有了得失心,并且畏惧自己做得不好,担忧会浪费时间、带来失败的结果,你就迷失了。
墨菲定律怎么说的来着?你越是担心某件事会发生,它就越可能发生。这其实也适用于我们对“考不好”的在意和担忧。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那么当你把一部分容量分配给自我监测时,势必会影响你的表现。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想;做完了,再去想。珍惜你的工作记忆,把它们全部用于做题本身。
工作记忆能够存储和处理的信息容量越多,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但如果我们在考试时,过于担忧考试的结果,并且不时地审视自己做得怎么样,纠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那么,会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记忆”的容量,被这些焦虑占用。如此一来,我们能用于答题的记忆容量,就很有限了。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用于暂时存放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记忆系统,叫做“工作记忆”。它相当于一个中间站,容量有限,而且不可扩充。我们把所需的信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出来,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存储、加工,处理完毕后,得到当下问题的答案。
对于某一固定的学科或者领域,学习基本上是个匀加速或者变加速的过程,你的方法会逐渐完善,效率会逐步提高。
减少监测自己的时间,将工作记忆运用到实际的努力之中。
提升专注力的第一个要点是“互动”,我们主要讲听课、记东西、看书三种场景下的互动。
你可以边听,边默默重复老师某句话中的关键词。
我建议你做笔记的时候,别直接全部划线,而是有选择地划线关键词。
做事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停留于“旁观者”的角色,要去主动进行“互动”,成为一个“参与者”。这是学习时提升专注力的第一个方法。
问题让人专注。
你只是在机械地抄写或者单纯地听课。一个建议,带着问题去抄写和听课。问题让人专注。
为什么说问题让人专注呢?先打颗栗子。 我超喜欢看悬疑推理片,大家如果也有这种观影经历,会知道这类电影特别扣人心弦,与其它类电影相比,更容易让人全神贯注。为什么呢? 一个原因在于,看的过程中,我们心里是有“问题”存在的。比如《看不见的客人》,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越看越觉得困惑,越想继续看下去;再比如《天才枪手》,这个作弊方案会成功吗?会不会被抓到呢?
问题真的让人超级专注,带着困惑的大脑,总是会把认知资源(或者说注意力)留给寻求答案。
这段话可以回答什么问题呢?这个知识点,跟哪块儿知识有联系呢?
默念”可以让你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超常发挥”。
我们是否是一个专注的人,取决于我们能否在走神之时,重新专注。
什么是“闭环”呢?它指的是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
首先,学习和复习是应该齐头并进的事情。刚学会的新知识,最好第二天就安排复习;第一遍复习后,要及时进行第二遍复习。依此类推。
我们并不需要把过于细碎的知识点制作成单独的卡片,因为这样非常耗费时间。按我的建议,把某本书的某一章节、某几页单词,作为一个整体的复习任务,记录成 Anki 的一页笔记,效率更高。
“检索式练习”比“重复阅读”的记忆效果更好。
精细进行复述是存储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指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在“机械复述”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而在“精细复述”的时候,我们是主动去思考知识点,主动去输出。对于学习来说,“主动”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记忆大段文字的另一个诀窍,那就是记“少”不记“多”,而后由“少”记“多”。
我的建议是,无论时间是否充足,在面对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时,都先记“少”,有时间的话,再继续记“多”。
根本要义是“主动”。
大脑能记住的,是“我们仔细思考过的东西”。(美 威林厄姆《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要想做到主动“仔细思考”,具体的实现手段,是精细化提问(elaborative interrogation)。也就是,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你可以对所要记忆的内容的任何一个点进行提问。
问自己一个单词为什么会有两个完全不搭边的意思,一个公式为什么会这样构成,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在某个年份,这些都是“精细化提问”。 精细化提问,可以显著提高被试的学习和保持效果。(美 苏珊·A·安布罗斯《聪明教学 7 原理》)
时间管理领域有个“帕金森法则”:工作会不断膨胀,直到填满截止日期前的全部时间。可以认为,同样的一件任务,本来你花一星期就可以完成,但如果给你两星期甚至一个月,你会发现,诶,竟然也真的花了这么多时间。当被限定了相对少的时间,你会主动思考更高效的方法,而非纠缠于细枝末节,用努力的幻象自欺欺人。
要想快速学会新东西,重要的是立刻开始输出。
当你有一个需要 24 小时后完成的任务时,可以去思考,如果用 2 小时的时间完成它,你要怎么拆解任务?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先完成 80% 的工作? 先去抓核心、抓重点,先去完成,之后再去考虑完美。这是高效完成任务的重要诀窍。
你总想把每一个问题,都想清楚弄明白之后,再真正开始做,并且相信到时一定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这个过程总是让你很痛苦,不断受挫带来的沮丧感,几乎摧垮了你,没坚持多久,就想要放弃:怎么会有那么多要学的诀窍啊?到底哪一个更好用啊?方法的学习和对信息的搜集,好像是无止境的。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如何解决呢?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你要立刻开始输出。
只要你坚持下去,告诉自己“就 5 分钟,熬过这 5 分钟就好了”,很快就可以进入学习的状态。
《拖延心理学》对此有很好的分析:当有某件事我们必须做,某些规则必须遵守时,我们会产生逆反心理。拖延,是我们对这种被掌控的状态,作出的反抗。
如果有一个更难的任务需要完成,我们就非常极其愿意去做相对简单的任务了。
那么,我是如何解决对课程稿的畏难心理的呢?是这样,我不是要做短视频嘛,当我实在不想写课程稿的时候,我就去试着剪辑短视频。然后我会觉得烦躁:为什么同样是内容表达,视频会这么麻烦啊?还是文字好,课程稿真好写,我要去写课程稿了。
当你接受了这个设定,事情突然简单起来了。在面对自律和放纵的抉择时,请告诉自己,你不是在快乐与痛苦之间选,你是要在两种痛苦之间选一种忍受,那么一般这个时候,你会选择那个有意义的痛苦。
在某些固定的时间里放弃自律,反而会让你变得更自律。
如果这些时间没利用好,那我就没有其它机会进行弥补了。
之前我是要求自己每天都节制,反而时时刻刻都管不住自己,做出种种报复性的补偿。
只在规定的时间里自我管理,过时不候;剩下的时间,绝对不允许自律,一定要玩儿,一定要大吃大喝。
自律的人并不会一直自律,而是每天都需要与“不自律”的想法作斗争,这些纠结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找到“他律”呢?打几颗栗子: 如果你想培养自己长跑的习惯,可以报名半马,为了在现场跑出还算差不多的成绩,你平时会更自觉地坚持跑步。
比如说,你认为自己“应该”规律饮食,可一旦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忍不住暴饮暴食。然后谴责自己“我不该”。
你的很多“不自律”,并不是因为自我约束力不足,而是你过得太苦了,生而为人的最基本最合理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我白天有其它事情要忙,没时间去完成英语口语的学习任务,只好早上 4 点半起床。我特别困,特别不想起,但是我想了一下,没完成当天任务也会给我带来痛苦,那我还是去忍受 4 点半起床学习的痛苦吧。
在“对自己负责”方面,我没有足够强的内驱力;在“对别人负责”方面,我的责任心强得不得了。
而一旦这件事儿需要对他人负责,甚至这个“他人”不需要多权威,带来的后果不需要多严重,你也会尽力把它做好。
怎么样,自己给自己做的话就会想着偷工减料,但是要给别人看的话,就会一字不漏写上重点,拼命做出能让人看得开心的笔记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要对别人负责的话,就会在各种方面更加努力。
这就是“对别人负责”的重要性,也就是在抽象的层面上,把任务放到一个有观众注视的环境中。
“对别人负责”可以说是“他律”的一种场景细分。
在抽象的层面上,也可以把任务放到有观众注视的环境之中。 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对自己负责,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好,一个不错的思路是:把这件事情与对他人负责联系起来;不是只为自己做这件事,而是关系到他人。
第二个建议是,在开始后,你最好把需要完成的一切任务,在整块时间内,连续做完。中间可以午休,可以吃饭,可以每隔一小时休息 10 分钟,但不要做其它的事情,比如看两小时电影,打一小时游戏。
做 6 小时整就停下来,这是我要特别推荐给你的解决方案。
把一些轻松的、自己感兴趣的,并且其实对学习、工作和个人提升有帮助的事情,放在 6 小时以外。
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手机和电脑尽量别放在身边。 完成任务的那 6 小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去外面的图书馆或者书店。
为了这种虚假的对快乐的承诺,小白鼠会不停地按压产生电击的杠杆,直至力竭而亡。
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当某件唾手可得的事物摆在你面前,比如食物、比如手机,即使你没那么喜欢,也会自然而然地沉浸于其中,只要它足够便利。
写下来的时候,我就从“无意识”的状态,转变为了“有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者参加体育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外出散步、冥想,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个小时以上看电影。(转引自《自控力》)
刚刚打破自己的减肥计划,多吃了一块蛋糕的人,往往会暴饮暴食;已经拖延了两个小时的人,索性今天一天啥都不干了。越是自我批评,越是会恶性循环。
计划应该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没有时间约束的计划,大概率很难去积极执行。
计划应该是可达到的,不切实际的计划,只会带来挫败感。
我们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总是期望事情按照自己所想象的发展,按照理想的速度做完。但我们,和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充满变数的存在。事情该花多少时间,就应该花多少时间。而不应该是,我想让它花多少时间,它就只能花多少时间。
计划,是工具,是手段,是为我们服务的,保证我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做。而我们,常常把计划以及执行计划,错当成了目的本身。 任何人制订的任何计划,都一定不可能严丝合缝地执行。每件任务,都有它不确定的因素,都只能在过程中,由我们与它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推进的速度。
如果你需要写一篇论文,写 10000 字,和写 10 个 1000 字,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需要走路,走 2km,和走 200 个 10m,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有一个复杂艰难的任务要完成,你可以把它拆解成很多具体的小目标。
专注于眼前看得到的小目标,不断给自己正向的反馈,会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并且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坚持下去。
如果你不停琢磨,第二天再开始写时便会失了线索,写不下去。
休息对于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如果只是坐着什么事也不干,我们就确实什么事也没干。但不是的,思想在工作,并且思想需要这样,才能获得顿悟。我们常常一觉醒来就能想到解决办法,这并非巧合,因为潜意识正在活动。(哈佛大学教授 Tal)
对于学习和做事来说,专注很重要,但休息和放松的重要性是同等的。别总是强迫自己一直学习,意义真的不大。学会放过自己,这并不是懈怠或者偷懒,而是更聪明的努力方式。
休息是必要的投资,有助于更高效地学习。
有时候,TA 看到的不是一块砖头,而是一整片有联系的砖头。比如,有人看到的是 a、p、p、l、e,有人看到的是 apple。前者需要记忆 5 个字母,也就是 5 个组块,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后者只需要记忆 1 个单词,也就是 1 个组块。
越早越好。
这里讲的是阶层之间的壁垒,但和我前文所讲的学习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人和人,向来都不是在一个起点上进行努力的。而越早付出努力,你在之后的人生中,达成目的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真相就是,优秀和不优秀,是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一开始跟不上,后面更可能发生的是,你只会愈来愈跟不上。 努力要趁早啊。
努力要趁早,是没错的,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就从现在开始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目标要明确。做事时需要极其专注。需要及时看到反馈,并进行调整。走出舒适区。
只要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练习,“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可以转变为“自动化加工”。这就是“练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