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写在前面

你可能是项目中的开发能手,最佳情况也只是能保证自己,负责开发的功能没有问题,其他的你是无法保证的。哪怕你承担了项目中全部的开发工作,测试阶段、验收阶段和发布阶段也是需要其他人协助的,假设这些你都可以自己完成,而且也做得很到位,但要是需要该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交付,想必你就没有办法了。一个人的能力不管多高,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任何事情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都离不开众人的努力,对于项目而言也是如此。

这本小册,打算将多项目管理推进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供解决方案,不一定全都是对的,算是自己的一些反思总结和心得分享。本小册计划分为意识篇、能力篇、方法篇、提升篇和附录,意识篇主要是项目管理意识方面的探讨,意识是这一切的基础,意识没有到位,后面的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有局限性的,就像一棵大树,树根没有长好,枝干树叶的成长也是有限的。因为意识很重要,所以放在前面。能力篇主要是项目管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的探讨。方法篇主要是项目管理方法上面的探讨。至于附录,是一些有助于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书籍摘要。

第2章 意识篇

2.1 项目管理的意义

我们探讨项目管理的意义,只会是关联密切的那部分,至于关系到公司成本投入等等问题,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有点遥远,就不再过多拓展。对于项目负责人而言,他需要明白项目管理的意义,根据我个人一些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分别涉及到一个项目完整的周期,开始、过程和结束。

一致性

目标一致、步伐一致、项目中的全体成员都需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达成目标的要事上面。在这个过程中,间接实现了项目降本增效,还有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及时性

项目进行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不管是项目制定的计划,还是遇到了业务或技术难点,及时了解到当下的情况,尽快解决问题,可以避免项目进度受阻。

高质性

项目完成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质量如何保证,就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的验收,不然怎么知道已经完善了呢?

以上这三点都是对于项目而言,那么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意义又在哪里呢?那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做好事情)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他能将这种成功因地制宜地在团队其他人身上应验,那将意义深远。

一方面你团队里的成员能力有所提升,对项目上面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一套认知,怎么做事情,都有自己的方式,我们只是一直在摸索那条规律,不断应验和调整,如果其他人也适用,那至少说明,你的一整套理论是有可取之处的,越来越靠近那条规律;如果不适用,那也可以借机进行反思和完善,对你而言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毛泽东《实践论》里提到的观点,”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

第3章 能力篇

3.1 项目负责人能力划分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的关键字是开发、方法、产品、整体、市场。虽然看起来好像呈递进关系,但是我发现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可能没办法将其划分在哪个阶段,有些是好几个阶段都覆盖,各阶段要求的能力都有一点,但又不完全具备;有些是第二阶段了,可能第一阶段还没达到等等,所以这个划分只是参考。

3.1.1 第一阶段

项目里自己负责开发的功能高质量完成,基本可以认为是可以直接给客户演示的标准:

  1. 功能没什么特别重大的bug,比如不会突然用不了;
  2. 功能有完善边界,比如输入手机号有限制以及正确或异常提示等等;
  3. 界面交互体验顺畅,不会出现很混乱的场景;
  4. 界面美观,细节完善,哪怕一个像素都有注意到等;

3.1.2 第二阶段

项目里自己开发的模块,业务特别熟悉,其他分配出去的就不熟悉;

项目需求理解到位、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内部验收、想提交测试和项目上线等环节都可完成;

3.1.3 第三阶段

项目里全部业务需求的脉络都一清二楚;

项目中涉及到硬件相关的产品都会使用;

产品需求、产品原型如果是你来做呢?对项目需求和原型有自己的见解,完全可以胜任;

3.1.4 第四阶段

项目里的技术栈全都熟悉,比如前端/后端出身的项目负责人去熟悉后端/前端相关技术栈知识。

3.1.5 第五阶段

项目的观念开始转变为产品,对其在市场上的定位以及价值有深刻的见解,明白这个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关注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与营销;

3.2 项目负责人对业务不熟悉

3.2.1 问题描述

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问题,项目负责人接到产品需求之后,可能就扫了一眼,就开始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制定好之后,只深入了解自己负责开发的模块,其他的就不会再深入了解了。对于那些其他人开发的功能,只要问三个问题,一般都回答不上来。

  1. 是什么,这个是什么功能?

  2. 为什么,客户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对他们有什么用处,不开发这个功能不行么?

  3. 怎么做,这个功能前端是怎么实现的,后端是怎么实现的?一般能回答到第三个问题的前端/后端部分都很不错了,实际情况别说第二个问题了,有可能第一个问题都不一定知道。而负责开发该功能模块的同事,也可能是边了解边开发,需求了解的程度,刚好可以开发出功能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这个项目在管理上面会有问题,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是失控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任务时间评估不到位的问题,经常变更任务计划;

    2. 风险意识问题,业务不熟悉,不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延期因素,不能有效判断是否需要加班;

    3. 任务验收问题,功能是否已实现,与需求是否一致,只根据开发同事的回答结果而定,因为对业务不熟悉,验收的时候有心无力,只能敷衍了事,整个验收工作开展很艰难,积极性也就不高;

3.2.2 解决方案

项目负责人需自己梳理一份项目需求与功能实现文档,将每个功能都按三个问题来梳理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任何变更的需求,就实时更新文档,这样子至少心里是有底的。

3.3 对Bug系统的问题敏感度不高

3.3.1 问题描述

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对工作要求边界不清晰导致的。我们在项目中引入版本管理之后,基本明确在内部验收环节,保证当前Bug系统上面的问题是已经全部解决的。

3.3.2 解决方案

和项目负责人达成共识,内部验收环节,Bug系统上面的问题全部解决,视为任务达成。

3.4 项目任务验收工作没有真正落实

3.4.1 问题描述

之前我们计划项目负责人,每周周五进行任务验收,但在开展过程中,验收其他开发同事任务的时候,经常出现缺胳膊少腿的情况,比如某个任务完成了,但是文档没写,或者写了又没有提交更新;某个任务时间都过了,也没有调整变更,什么原因也没有说明等等,执行起来很困难。现在在项目进度会议上,当场把任务验收,就需要周一的时候,项目负责人牵头更新任务的时间、功能和文档情况,不然周二在项目进度会议上,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周一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已经验收过任务,周二在项目进度会议上又过一次,对于其他开发同事来说,就觉得被问了两次,显然这个方式可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4.2 解决方案

之前项目负责人去验收,实际上是不知道任务情况的,只有问了项目开发的同事才知道负责的任务完成了没有,项目负责人完全不知道有多少任务需要验收,完全是随机的状态,相应的其他事情的计划就又要变更了。那我们何不反过来,使用观察者模式,等开发同事完成任务了,给项目负责人发一下邮件或者企业微信的消息,一来形成闭环,二来强化开发同事任务是需要验收的这个意识。项目负责人这个时候立马去验收也可以,但是不推荐,因为挨个去验收,精力就会分散,建议把可验收的任务整理记到下周一当天工作计划里,统一验收。后续等我们在线项目管理系统上线,里面就提供一个功能,如果开发同事任务完成,需提交技术文档(如有需要),然后把任务状态变更为待验收,这个时候,系统就会给项目负责人发一条可验收的邮件,相信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第4章 方法篇

4.1 项目为什么总是延期

4.1.1 问题描述

现在一个项目在开发新需求的时候,我们制定的计划只是列出功能开发的部分,并不是整个项目全部的周期,这就造成项目从开始到能够正式上线,时间规划是不全面、不清晰的(只是代码编写部分有时间计划),项目负责人基本上只会关注功能开发的部分,至于内部验收、bug修复、测试周期和版本发布时间等等环节,有点听天由命,完全是看前一个环节进展的情况而定,前一个环节进展顺利,那就到下一个环节,进展不顺利就变更下个环节的时间,反复几次,项目上线的时间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聚焦的一直是解决项目当前遇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不断地调整项目任务计划时间,明天后天下周下个月等等。

也许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项目推进过程中,以终为始,以最终结果为导向,聚焦项目上线发布这个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做事情方式,也就是多维度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导致项目进度受阻的问题有大有小,如果是不可抗力的情况(比如有的项目需要用到设备,结果设备完全用不了),那当然没有办法,但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其他的那些问题就要想一下,是不是当下一定要解决,或者说一定要从技术层面解决才行呢?那当然不是,我们的需求只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行,并不关心用了什么方式,就好像要从广州到北京,需求只是要去到北京,并不在乎你怎么过去,是要坐飞机、坐动车、自己开车或者打车什么都可以,只要能到北京就行。

4.1.2 解决方案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遇到问题时,以前可能是这样思考的,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可能需要5天的时间,我要问一下,项目计划能不能变更,调整一下上线的时间?现在的话,如果是以终为始,可能就需要这样思考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可能需要5天时间,这个版本计划11月15日上线,时间有点紧张,这个功能是不是必须的,一定是这个版本要加的么?能不能下个版本?为什么需要5天的时间,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5天的时间里,我是不是可以先做其他事情?测试阶段、发版阶段还有没有什么潜在的问题,第三方编译走通过了么?时间有点赶,问题有点多,可能要动员一下,让大家知道现在时间有点紧张,加加班才行了,宁愿赶在前面,也不要后面遇到问题了没时间解决。我们倾向于哪怕只是一点点可能性,也要挣扎一下,不要那么容易就缴械投降。

4.2 项目计划如何制定

4.2.1 问题描述

我们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如果只是把功能开发部分列出来,如下图所示:

image001

可能会造成项目延期,在 4.1项目为什么总是延期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如何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呢?

4.2.2 解决方案

在开始项目计划制定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开发模式的相关知识,这部分主要是《【清华大学】项目管理的逻辑(全6讲)》里面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还是很不错的。

4.2.2.1 瀑布式开发

预测型开发,在还没有开始着手编写代码前,就可以提前预知结果如何,之所以叫瀑布式,是因为整个开发流程都是有序的,就像水从上往下流,每一步做很到位就到下一阶段。

4.2.2.2 迭代式开发

迭代式开发,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版本接着一个版本进行迭代,先将项目整体框架搭建好,然后基础布局全部铺开,就好像画人物肖像一样,先勾勒草图,画出人物整体轮廓,然后才依次画出脑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全部画出来之后,才是着色。

4.2.2.3 增量式开发

增量式开发,咋听之下,与迭代式开发的意思一样,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增量式开发的意思是,每次只构建一点,每个阶段就交付一部分,然后组合在一起,还是用画人物肖像来举例子,一开始先画头发,画完之后上色,然后接着是眉毛,画好之后着色,以此类推,全部画好一个地方再接着画另一个地方,如下图所示:

4.2.2.4 敏捷式开发

适应型开发,灵活性很高,需求可以随时提,然后放到需求池里,可能两星期一个周期发一个版本。因为能干的活儿很有限,就像坐地铁一样,人很多,挤不上去那就下一趟,所以敏捷开发的思路就是,未必做得到,所以下个版本实现需求,可以有节奏地持续开发。

以上就是常用的开发模式,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怎么选择哪一种开发模式呢?为此有一个STACEY矩阵图可以作一些参考,如下所示:

image003

从上图中可以知道,选择哪种开发模式,是基于需求和技术两个维度去评估的,所以项目负责人在编写项目需求与方案文档的时候,可能就可以做出判断了。说回我们自身,开发模式毕竟只是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技巧,要深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掉入盲目迷信权威的陷阱,那么就太死板了,真正应用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明白事物变化的重要性,在变化的世界里使用不变的方法是不现实的,没有任何一种开发模式能够适用全部的项目。

现在部门按照项目来管理,每个人都比较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多交叉的任务,所以变更理应很少才对,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项目开发的周期全部列出,虽然项目计划通常都会有变更,但项目计划最好能够做到有始有终,把全部任务时间明确一下,然后项目交付时间基本就确定了,其中的任意环节有变更,很有可能是不会影响到项目交付时间的。我们可以把项目计划分为一下11个环节,如下所示:

  1. 需求分析
  2. 原型设计
  3. 方案设计
  4. 开发计划
  5. 开发阶段
  6. 下版计划(下一阶段任务计划)
  7. 内部验收
  8. 产品验收
  9. 测试阶段
  10. 模拟升级
  11. 正式发布
  12. 复盘会议

如下图所示,就是根据这11个环节制定的项目开发计划,虽然实际情况会有所出入,但是可以知道这个项目12月底基本上就可以交付了,有这样很清晰的时间节点,对于接下来的开发工作,会更有目标和方向感,其中经常出现任务变更,大多是在开发阶段,但是并不代表做好这个环节就没事了,接下来的环节如果遇到问题,也是会影响到项目交付的,所以怎么能管理好一个项目,是需要多方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并不是只做好开发任务环节就行了。

image004

4.1 项目任务不应写多人负责

我们项目开发计划中,有些任务会出现多人负责的情况,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功能任务,需要前后端同步开发,把前后端的开发同事都归到一条任务上,那么就没办法立马知道当前的情况,比如当前任务处于未完成状态,实际上后端部分已经完成了,只是前端部分还在开发,如果不问清楚,会误以为后端和前端的开发工作都没有完成。所以项目开发计划里的任务,最好是一人一条,拆分清晰,一来可以明确职责,二来任务状态相对就更为透明。

4.2 项目中应提前准备下一阶段计划

4.2.1 问题描述

在项目功能开发完成之后,人员开始空出来了,通常这个时候,项目负责人还有很多繁琐的工作要做,比如项目内部验收、提交测试申请等等。为了给项目中的开发同事找事情做,就匆匆忙忙安排下个版本的任务,然后开发同事简单了解下需求,就开始敲代码了。前期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没有时间系统地去梳理,就容易造成需求理解有偏差、时间节点不明确和当前版本的目标感不强的问题。

4.2.2 解决方案

项目负责人的开发任务应比项目其他开发同事提前2~3天时间结束,这个时候项目还在继续开发,项目负责人可以借机着手准备下个阶段的任务(之所以是下个阶段,而不是下个版本,是因为有可能不是迭代这个项目了),将需求进行梳理分析,编写方案设计和制定开发计划,等到其他开发同事任务开发完成之后,就接着下个阶段的任务展开,项目负责人这时再回到当前项目,去做内部验收和提交测试申请,整个衔接是很清晰顺畅,不至于那么被动。

4.3 项目里程碑应有复盘会议

我们项目开发完上线之后,是没有复盘会议这个环节的,最好一个版本的事情完成之后,项目负责人主持一个复盘会议,将项目开发过程中,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是做得不好的,依次列出,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有一个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一起享用成果的过程,做得好的要表扬,做的不好的再接再厉。这个复盘会议对于项目负责人而言,一方面能吸取项目管理上面的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项目团队的凝聚力。

4.4 项目进度会议时间过长

4.4.1 问题描述

因为我们这个模式是刚开始的,有些项目有积压的任务,具体情况也要过一下,所以才显得时间很长。一般情况下,每周开一次项目进度会议,任务不会很多,一次会议需要的时间应该不会很长,但是我们把项目会议流程梳理之后就会发现,时间是大大超出我们预期的,如下所示:

  • 项目进度情况(20m)
  • 问题反馈讨论(20m)
  • 任务验收
    • 功能演示(20m)
    • 代码抽查(20m)
    • 文档查看(10m)
    • bug修复情况(10m)
  • 后续工作安排
    • 任务安排(20m)
    • 加班情况(10m)

项目规模比较大,就需要2个小时左右,项目再小,也是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除非各个环节灵活调整一下。

4.4.2 解决方案

我们统一每周周二开项目进度会议,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问题就是需要讨论很久,所以时间是无法评估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什么时间内一定要开完项目进度会议,只能说项目负责人需要知道项目进度会议的流程,并且逐渐按照流程执行,先试试看效果如何,有没有一些可优化的空间,让会议更为高效。

4.5 项目进度会议的两种方式

4.5.1 各个项目进度会议

项目负责人主导推进这个项目进度会议,自己申请会议室和准备电脑,自己在项目群里通知,召集大家过来开会,项目管理者也一道参与。不管是项目进度、问题反馈、任务验收、后续工作安排,全程由项目负责人提出、讨论和解决问题,项目管理者只是补充的角色,比如指出一些潜在的问题等等。这个方式能更有效增长项目负责人主人翁意识,把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简而言之,项目负责人应该知道,在项目的事情上面,你需要行使的是权利,而不应该是义务,权利是自己争取想去做的事情,义务则是他人对你的要求,意义完全不一样。很多项目负责人虽然做了很多事情,实际上心态仍游离在项目之外,觉得这个项目是上级安排下来的,他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会觉得自己需要对项目的方方面面负责。

4.5.2 各个项目进度会议、项目负责人会议

这个会议方式是,项目负责人主导项目进度会议,然后项目管理者,主导召开项目负责人会议,用于听取各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整体情况。这个会议方式一般适合规模特别大的团队,而且对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很高,不是很容易推行的方式。

4.6 项目任务质量如何保证

我们发现,只有在项目进度会议上真正演示时,才会发现问题,口头上回答做完了,有可能是片面的,并非开发同事存心欺瞒,只是每个人对需求的理解,有可能一开始就有差异,这种差异哪怕功能已经开发完成,还有可能会存在。在会议上演示,大家都可以看到,并且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虽然比较花时间,但是相信这是值得的。

我们如何评估这个功能,开发的质量如何呢?至少在黑盒层面来讲,这个功能不管是使用还是界面,都是很完善的,然后就是你有没有尽你的能力,做到最好呢?我们不会要求一个只能跑10公里的人,去跑马拉松,我们只会要求他不断地跑到10公里,11公里,9公里,而不是他每次都跑了5公里,道理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只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仅此而已。

还有就是,项目进度会议,现在因为时间的关系,缺少了代码审查的环节,没有去看下某个模块的代码情况,也就是白盒层面的,这个工作项目负责人最好可以先了解一下,可以和其他开发同事交叉审查,看下效果如何。

4.7 项目涉及设备的问题

4.7.1 问题描述

我们有些项目是需要设备的,每次要开发新需求的时候,经常要和硬件部门借过来用一下,开发完了又要还回去。有时项目负责人都没机会去试用下设备的功能,有的可能连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有一些设备常驻这里,项目相关人员都能实际去操作一下,真实感受下应用场景,避免和真实业务脱节。

4.7.2 解决方案

因为设备一直有在迭代,如果一直放在我们部门这边,可能只是能用这个版本,之后就不能用了,再加上常用的时段也只是开发的时候,功能开发完成,项目上线之后很少有去关注了,所以有点浪费,不太建议这样处理。我们的核心问题,其实是想让相关的开发同事都能试用下,所以在开发阶段有这个意识去操作一下即可。

4.8 项目负责人完成全部功能演示

4.8.1 问题描述

在项目进度会议中,由开发同事自行演示最近实现的项目功能,无可厚非,毕竟是自己开发的功能,怎么操作当然是自己最熟悉了,而且有一些功能,可能还需要连接设备或模拟一些数据,才能正常演示,如果不是自己准备好的账号,整个流程操作下来也是很花时间的,在会议上就显示没有效率了。虽然这个做法有这方面的好处,但是深入挖掘,会发现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项目负责人可能对其他同事开发的功能,并不熟悉,这是其一;其二就是项目负责人毕竟是对整个项目负责的,在进行项目整体汇报的时候,这样操作,完全将主要职责转移给其他开发同事了,这就造成职责不清,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项目的工作开展。

所以,项目功能演示这个环节,最好由项目负责人全程演示,该功能开发同事做一些补充。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来避免职责不清;二来强化项目负责人主人翁的意识;三来是倒逼项目负责人将项目需求再深入了解,因为你不了解是没办法演示的,这个也关系到后面的功能验收环节,所以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4.8.2 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项目需求与方案环节,项目负责人需要落实到位,至少是对项目的需求了然于胸,不一定是自己动手编写代码,但是可以假设是你自己开发的,在脑海中过一遍也是可以的,退一万步来说,哪怕你不知道怎么实现,至少知道功能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使用的。在此基础上,要做好这个事情,可以在周一时,将这一周的任务大概看一下,因为我们当前项目进度会议是每周一次的,所以要实现的功能,并不会很多,自己操作一下也不会很花时间,周二开项目进度会议时,完全是可以有交代的。

4.9 项目需求变更时如何处理

4.9.1 问题描述

虽然在项目开发前期,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工作,一个环节到一个环节有条不紊地执行,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求有变更的时候,作为项目负责人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个事情呢?

4.9.2 解决方案

项目遇到需求有变更,通常都是新增了需求,很少是减少需求方面的变更,简而言之,就是增加了工作量。而项目负责人面临的难题就是怎么搞定这个事情,需求变更有大有小,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小的变更,那无伤大雅,适当微调即可。倘若是很大的变更,比如新增的功能开发需要一两周,甚至更多,那么整个项目计划有可能就需要推倒重做,这无可厚非。

我们要探讨的是介于这大小之间,就是那些有机会在当前计划里可以解决掉的需求,比如增加了一周的工作量,你有信心能按当前制定的计划如期交付么?我们现在的情况有可能只是将项目需求变更分为大小两个情况,小的微调,大的立马调整项目计划,然后项目上线时间就会变更,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们现在大部分项目开发工作,实际上是有协商空间的,没有限定死,真遇到那种突发情况,比如客户需求有变更,但是交付时间还是一样,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个时候项目负责人应该怎么办?有人可能会说加班,但是有时加班不一定就可以解决问题。

也许现在我们可以,慢慢培养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多去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避免真遇到事情了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项目需求变更分为三个情况,小的微调即可;大的比如需要增加两周工作量,那就变更项目计划;中的比如需要增加一周工作量,我们先不着急立马变更项目计划,先想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不变更项目计划的情况下解决掉这个问题呢?然后把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123列出来,召集大家一起讨论,也许就会找到办法,如果多个方案讨论之后还是不行,那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变更项目计划。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培养我们多个维度去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有就是我们是一个项目团队,是一个整体,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不管最终解决与否,我们是努力过的,没有退缩逃避。

4.10 项目中不可控的任务如何安排和验收

4.10.1 问题描述

项目中有时会有一些任务的时间是不可控的,不可控的原因在于该工作完全受制于他人,意思就是如果其他人没有做好,比如前后端同步开发,前端通常可能会快一些,然后要等后端提供接口,这个时候这个联调工作是没办法开展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就会很被动,走走停停,既浪费时间精力,也容易没有任何产出。这种通常是其他人还没做好的情况,最怕的是那一种,比如设备那边说已经很OK了,现在可以开发了,然后去试用了,发现还是不行,然后一下子不知道该干嘛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改好,等的话可能要很久,就浪费时间了,不等的话可能一下子就修复好可用了,自己完全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之前有APP项目就是这样的情况,本来APP功能已经开发好了,然后测试阶段,设备经常出现问题,可以用但是又不稳定,经常测到一半,就测不下去了,然后反馈给到设备那边,改了好几次,觉得可以了,又继续测试了,后来还是不行,反复多次我才醒悟苗头不对,不能这样下去了,立马中止项目测试,和设备那边沟通,设备需要确保完全没有问题,再继续这个项目的工作,可以说是血的教训。

4.10.2 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之所以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是因为我们在和他人协作的时候,没有和对方明确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而是很含糊的回答道,等某某完成了我才可以对接,然后再问一句,那他什么时候可以做完呢?过几天吧,到底是几天?哪一天的?不知道呢。这样是有隐患的,因为这些模糊的信息,负责对接的开发同事完全就是看天吃饭了,任何结果完全是随机的。过几天,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两天,甚至是一周或者更多,再者,项目负责人调整项目任务的时间也会变得很困难。

我们需要和对方明确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比如前端同事需要问下后端的同事,接口是哪一天可以提供使用,而这个使用的意思,基本上是自测过的,不说一个bug都没有,至少是相对稳定的。我们知道这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之后,就可以先安排其他事情了,项目开发工作的开展就会很清晰,而不是完全混乱的。

4.11 项目为什么需要加班

4.12 项目的需求如何梳理

4.13 项目中什么时候修复测试反馈的Bug

4.14 项目中周一时合并代码

4.15 项目测试人员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4.16 项目管理应该什么时候参与项目中

4.17 项目管理制定一直没办法落实怎么办?

4.18 产品权力过大,开发无法反驳

产品提供的需求文档和原型设计,开发在代码实现过程中,觉得要实现的功能,破坏了当前架构,很难进行实现,产品以客户提的需求为由拒绝。

职责不清晰,产品权力大,做什么,只要是说用户提的,开发没办法反驳,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功能沟通没办法细说。一个人做决定的,拍板的。提需求的时候为我们着想。自己职权上达成的。稍微回绝,就不高兴。一般来说,产品是明确要做的内容,开发是要实现怎么做,所以还是有可以协商的空间的,就事论事,把原因说明清楚,然后看产品是否有其他方案实现。

4.19 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应该及时向上反馈,然后上级及时介入,并知悉事情的前因后果,协助开发同事解决问题,但要小心下属的猴子跳到上级身上。应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具体继续由下属落实完成。

4.20 职责不清晰

说到底工作只是工作,为了把事情做好,分工不同而已。

  1. 大屏由后台动态配置

  2. 需求的价值

    需求的问题

    需求是叶工明确的,你只能提建议,但是拍板的还是叶工,开发自己想到的不算需求。产品之前跟过一段时间,但是后面漏掉了,没有及时跟进了,导致现在都是没有产品的,现在基本都是我们自己解决产品的问题

4.21 不是谁都有你这样的条件

不是谁都有你这样的条件,要考虑到别人是很难做到这样的,要清楚很多人是不一样的。

第5章 提升篇

5.1 如何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这个问题覆盖面很广,其实很多时候方法都是通用的,这方面和学一门技术所运用的技巧是一样的,可以先实践后学习,以终为始,先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再总结,久而久之就像涂鸦一样,慢慢这一块那一块也会涂完,而不是一开始就有顺序涂完整幅画了。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些知识不是立马就会用到的,学了之后没有应用,很快就会忘记,而且没有立马实践意味着没有产出,你没看到有什么显著的成果,就会打击积极性,便不利于你后续的学习。其实这个思路无形之中刚好契合了毛泽东《实践论》所说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所以,这也是我们项目计划为什么需要有复盘会议的原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反复,不断地向真理靠近。

市面上相关项目管理的书籍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一些方法技巧,我始终认为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意识才是最核心的那部分,只有不断修炼意识层面,哪怕方法暂时掌握不到位,日积月累,终有一日也会有所成就。所以推荐的就是一些看起来和项目管理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关联密切的书籍,首先就是《实践论》,它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我不得不多次提及,除了这本书之外,还推荐《非暴力沟通》和《精力管理》,附录会有一些摘要,可以简单看一下。

5.2 如何提升产品方面的能力

第6章 附录

6.1 《实践论》- 摘要

  1.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2.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3.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4.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5.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6.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7.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

  8.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9. 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

  10.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1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12.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13.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14. 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

  15.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16.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17. 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18. 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19.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20.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

  21. 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22.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23.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24.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

  25. 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26. 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27. 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28. 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29.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30.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31.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32. 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33.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6.2 《非暴力沟通》- 摘要

  1.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2. 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3.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4. 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

  5. 作为有色人种,生活在执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并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那里,肤色随时都可能给你招来无情的刺激。十岁那年,白人打了我,他们认为我太黑了;接着,黑人又打了我,他们认为我太白了。这样的耻辱也许会让任何人想报复社会。

  6. 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7. 我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非暴力以及认识自身暴力的重要性。由于缺乏了解,我们常常认识不到自身的暴力。我们认为,只有打人、鞭挞、杀人以及战争等才算是暴力,而这类事与我们无关。

  8. 因为恐惧无法带来和平。

  9. 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这个观点,请恕我无法同意。

  10. 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11.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12.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

  13.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14.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15.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在世界各地,非暴力沟通被用来协调各个层面的争论和冲突。

  16.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17. 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

  18.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19. 美国领导人把前苏联看作是致力于摧毁美国生活方式的“邪恶帝国”;前苏联领导人将美国人看作是试图征服他们的“帝国主义压迫者”。双方都没有承认内心的恐惧。

  20.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21.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22.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23.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24.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25.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26.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27.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28. 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29.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30.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31.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32.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33.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34.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35. 只是描述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

  36.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37.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38.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39.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40.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41.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42.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43. 双方都习惯于指责对方。

  44.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4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6.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47.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48.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

  49. 许多来向我求助的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50. 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51.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

  52. 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清楚发言的目的,我们的讨论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53.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54.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55.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56.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根据我的定义,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57.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58. 我要会见的学生有四十位。在学校中,他们被看作是“品行不端”的学生。我认为,像“品行不端”这样的标签会带来很消极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那岂不是说他不遵守学校规矩是正常的吗?这样的标签将鼓励学生做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然后,他们的行为似乎又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59. “在印象中,如果我没照你说的去做,你就不会尊重我。如果我知道你并不想使唤我,在你叫我时,我会乐于回应你。如果你高高在上,像个盛气凌人的老板,你将会发现,你一头撞在了墙上。当你反复提醒我,你为我做的各种事情,你最好准备再次碰壁!你可以大声抱怨、责骂,但我仍不会去倒垃圾。即使你现在改变方式,我也需要时间忘记不快。”

  60.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61. 在前四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本章我们将探讨如何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62. 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63. 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64.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65. 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66. 分析妨碍了倾听。

  67.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 和(d)请求。

  68.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69.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70. 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71.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72. 作家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73.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的联系,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来说话。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74. 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纳,一般来说,他会觉得很惬意。

  75.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76.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77. 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 Hammarskjold)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78. 我大声地提出请求,是为了提醒他们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79.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80.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81.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82. “你和我们说,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一开始,我很想为自己辩护,我想和他说,‘可是,我们真的没房间’。幸好,在那时,我想起了那句话。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是因为在一周前,妈妈在和我争吵时说,‘如果我说什么,你都说‘但是’,小心我杀了你’。想一想,我妈妈生气时听到‘但是’都想杀了我,何况那个男人呢?如果我在他愤怒时说,‘可是,我们真的没房间’,我想我早就没命了。”

  83.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84.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85. 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86. 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87.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88.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89. 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见证了,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90.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91.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92. 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93. 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94. 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95.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96.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我们“更像椅子而不像人”。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97. 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很可能是多个层面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和沮丧,而开始体会到别的情感。不论它们是忧愁、失望、恐惧、悲伤、挫折感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

  98.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99. 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100. 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

  101.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

  102.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

  103.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104.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105. 最危险的行为也许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做。

  106. 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107.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108. 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109.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110.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内疚被运用来控制人;那么,指责他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为了使这种手段奏效,我们可能就会认为一个人可以主导另一个人的情绪。

  111.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112. 希望他人因为内疚发生改变,就是将刺激和原因混为一谈。

  113.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处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须压抑愤怒,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

  114.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115.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

  116. 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117.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118.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119.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想起那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120.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就像这位年轻的囚犯那样,他们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121. 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122. 指责他人有时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出于害怕、内疚或惭愧,他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123. 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

  124. 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125.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126.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127.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

  128. 留意头脑中出现的暴力想法,而不评判它们。

  129. 那位先生一直诉说着他的忧虑和不满。不经意间,他已经从犹太人谈到了黑人。看起来,他渴望有人了解他的痛苦。我静静地听着,大概十分钟后,他停了下来。他觉得我已经理解了他。

  130. 人们常常觉得自己受到了指责,有时他们自己也同意,并开始恨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131.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是很别扭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132.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133.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也能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建议你做以下的练习。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的想法——我们认为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还给人贴上各种标签,并说长论短。请留意我们头脑中“我不喜欢抽烟的人……”之类的想法。然后,问自己:“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而不是考虑他人有什么过错。

  134.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135.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136.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137.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138. 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139. 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最后,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140.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如果员工的表现只是在服从管理层的命令,士气就会受到影响;或迟或早,工作效率就会降低。

  141. 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142. 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

  143.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144.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145.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146. 我感到惊讶的是,只要我不再批评和指责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的心情就放松了许多。

  147.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148. 优雅地接受别人的感激。

  149. 在别人表达感激时,人们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自我膨胀,相信我们比别人优越;另一种是假谦虚,否定别人的欣赏,耸耸肩说:“哦,这没什么。”纳菲滋帮助我看到了,我们有别的方式来听取感激。如果我意识到我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我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

  150. 虽然人们在听到感激时会不太自在,但绝大多数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

  151. 我刚刚结束一个有100多人参加的研讨班,除了一个人,其他人都高度评价这次的研讨班。然而,我牢记的却是那个人的不满。

  152. 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在他的《爱的秘密》一书中讲到,对于没有在父亲活着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感激,他十分伤心。这激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如果无法向那些对我们的一生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我们会感到多么悲哀啊!

  153.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6.3 《精力管理》- 摘要

  1.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
  2. 今天我们要分析一条革命性的理论——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3. 我们与运动员合作成功的秘诀并非在于技巧或战略。人们通常认为,才华横溢的人面对挑战时只要配备足够技能,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却并非如此。精力才是完全点燃才华和技能的正解。
  4. 人们极少考虑我们消耗了多少精力储备,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它能够随用随取。事实上,不断增长的需求逐步耗尽了我们的精力储备——尤其由于我们不对随着年龄出现的能力减退做任何补救。通过全方位的训练,我们可以极大地减缓身体和思维的衰退,并切实地深化情感和精神的能力,直至生命的尽头。
  5. 如果某件事你每次做之前都需要思考,你很可能不会长久坚持这件事。
  6. 通过运动和休息交替进行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表现,这条理论最初由斐洛斯特拉图斯提出,他是古希腊运动员训练手册的编撰者。随着训练强度增大、对运动员要求提高,能力的恢复和补偿程度也必然相应增加,否则,运动员的表现将会逐渐下降。
  7. 持续健身能带来身心改善,但若停止一周,曾经的改善就会大幅退步,只要停止4周,这种改善就会完全消失。
  8. 自然本身存在规律的脉动,在活跃和休息之间有节奏、波浪形地交替。涨潮退潮,四季更替,日升日落,不胜枚举。同理,所有有机体都遵从恒久的节奏——鸟类迁徙,熊类冬眠,松鼠收集坚果,鱼儿产卵,生物的活动都有一定的间歇。
  9. 张弛有度是全情投入、维持机能和保持健康的关键。相反,单线化运动最终会导致机能障碍和死亡。想象一幅健康的脑电图或心电图是如何起伏波动的,再想象它的反面,是不是一条直线?
  10. 我拥有在任何情况下高度集中的能力,摒弃那些让我分心的事物。然而,我无法在打完18洞的过程里始终集中精力,即便可以,我怀疑我的思维也会过度损耗,思维变得混沌,最终还是无法推杆入洞。因而我制订了一套步骤,帮助我完成从高度集中到惬意放松的过渡,反之亦然。
  11. 从最实用的角度看,全情投入的能力取决于周期性休息的能力。
  12. 科技的进步永不止息。它本该帮我们更好地感知周围的事物,然而却成为现实中导致我们无法全情投入的祸因。
  13. 《心流》的作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写道,“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
  14. 我们还发现,喝水或许是最常被人忽略的体能再生方式。口渴不会像饥饿一样散发出明显的信号,等我们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或许已经缺水很久了。一家研究机构称,每天至少饮用1.8公斤水对维持体能有诸多好处。
  15. 睡眠需求随年龄、性别、基因体能而异,但普遍的科学共识是:人体每晚需要7至8小时的睡眠才可以运转良好。还有数项研究发现,即使将人们隔绝自然光或钟表,他们还是会每24小时睡眠7至8个小时。
  16. 小憩就是一种精力恢复手段。斯坦皮发现,小睡片刻的工人即便不能长时间睡眠,仍可以保持超过24小时的惊人高效和敏锐。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小憩需要定时,以免受试者陷入更深的睡眠中。如果小憩超出30或40分钟,许多受试者会感到眩晕无力,甚至比不睡更加疲倦。
  17. 即便适度锻炼有诸多益处,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几乎不锻炼。原因很简单,提升力量与耐力需要我们踏出舒适区,体验不适的感觉,并且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才能见效。但大多数人在看到明显的效果之前就放弃了。
  18. 对需要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大批白领来说,日常锻炼的缺乏阻碍了机体的自然增强,导致年龄增长后,大多数人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都逐渐下降。
  19. 定期锻炼可以缓解他的紧张感,帮助他更好地控制情感。
  20. 身体锻炼是思维和情感精力的极佳源泉。
  21. 盖洛普公司发现,保持优秀表现的诀窍之一是在工作环境中至少交一位好朋友。一段稳固的关系包括付出与回报、倾诉与倾听、珍视他人和被人同等珍视。如果一段关系中总是付出而得不到相应的回馈,不免会感到空虚和失落。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也称不上真正的情感关系。
  22. 当愤怒逐渐累积时,保罗会选择用腹部做深呼吸,放松肩膀和面部肌肉,掐断自己一触即发的情绪。当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他会想办法将沮丧的感觉用一种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是自嘲的方式。如果保罗认为有必要提出批评的意见,他会采用 “三明治”技巧。首先真诚地对该员工的良好表现给出正面评价,然后以讨论而非宣讲的形式提出批评意见——因为自己的看法或许并非完全准确,最后以鼓励结尾。用“三明治”的方式提出意见不仅让他看起来充满善意和关怀,而且更容易让员工听取他的建议,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23. 只有接受那些看似相反的品质,不逼自己在其间二选一,才有可能获得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能力。情感层面的全情投入需要遵循斯多葛派哲学家的“破格文体”——美德的共同存在性。从这一角度看来,没有一种美德是不依赖其他品质而成为美德的。所有的美德都有条件。例如,毫不留情的诚实只是残酷而已。
  24.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大脑的运作方式也类似肌肉——积极使用能够提升能力,使用不足就会萎缩。
  25. 尼采有句名言 :“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任何能够点燃人类精神的事物都有助于全情投入、促进最佳表现。意志精力的关键动力在于性格品质——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勇气和信念,即使面对艰难困苦和个人牺牲也会在所不惜。意志精力由激情、奉献、正直与诚实支持着。
  26. 弗兰克尔是纳粹集中营中幸存的心理学家,他创作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经典巨著。书中他引用了尼采的名言:“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弗兰克尔也描述了在不断有人死去的环境中,这个认知如何挽救了他的生命:生而没有意义的人是痛苦的,没有目标、没有目的、无需继续忍受。他很快就会迷失。我们的人生态度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我们既要自己学着转变,也要向绝望之人伸出援手,告诉他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于我们有何期望。我们要停止追问生命的意义所在,每时每刻提醒自己接受生命的检视。我们的回应不仅体现在言语和冥想中,还要贯穿我们的行为举止。生命的终极意义是担起责任,找寻难题的答案,并且完成生命为每个人设定的任务。
  27. 每个人都拥有许多未知的潜力,只能在困境中才会激发它们。
  28. 当目标感从消极流向积极、从外部流向内部、从自己流向他人,它就成为生活中最强大也最持久的精力源。
  29. 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一艘行驶在海上的小船里,船底突然开始漏水,你的目的肯定是阻止小船沉下去。但如果你一直忙着舀水,肯定无暇顾及小船的航向。生活也是如此。当我们忙着填补漏洞,不让自己沉底,就没有多余精力探寻更深层的意义了。
  30. 出于对内心深处软弱无力的恐惧,恃强的人会蛮横粗暴地对待他人。因为不愿承认内心的不足,成功的领导者永远都在吹嘘自己的成就,炫耀自己认识多少大人物。
  31. “邪恶的本质缺陷并非是罪恶本身,而是自我否认。”《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写道,“邪恶攻击他人,而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因为必须否认自己是坏人,所以只能把别人当作坏人。”
  32. 若困在狭隘的自我视角中,我们也不会注意到或有意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或许可以尽力压制自己令人反感的一面,但同时也很难认可自己的优秀品质。
  33. 使用许多手段否认生活中的不如意或逃避为此承担责任。责怪他人并将自己看作受害者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34. 所有表现卓越的人都依靠积极的仪式习惯管理精力和规范行为。如果你一直久坐不动,打算开始锻炼身体,你可以最开始每周3次、每次步行15分钟,然后逐周增加步行时间或加快步伐。
  35.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情,他要么全情投入,要么有策略地离开。
  36. 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我们是习惯的造物,因而我们的行为有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
  37. 在任何表现至上的领域,压力与恢复的平衡都至关重要。我们越能高效恢复精力,越能尽快储备资源以备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