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于2020年10月参加的一个为期10周的管理课程培训的作业集。当时要求每周都需提交一篇课后作业。现在打算重温并整理这些作业,以验证自己在这几年间是否真正有所长进。

事物一旦向相反方向发生改变,那么会相对程度的改变,并且会下意识的以未改变的状态作为参照物,事物存在本质是一种平衡,跟相对性、守恒有关,跟参照物无关。

参照物是我们能够感受到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平衡一旦遭到破坏,事物就会消亡,但是组成事物的元素不会消失,只是会重组新的事物出现,并且达到某一种平衡,冰化水,水化水蒸气便是如此。

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因情境和动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好坏程度。同样的小错误,在好人身上可能受到严厉的指责,而在被认为有改过之心的“坏人”身上,却可能被视为具有教育的价值,前者是否定,而后者则是肯定。为了更具体地理解这种变化,我倾向于将好坏程度具象化:X轴正半轴代表好的程度,负半轴则代表坏的程度,其绝对值的大小反映了好坏的程度。如果以Y轴为镜面对称,那么好坏之间的转变将呈现相对程度的对称变化。

物极必反,这一原理表明事物在极端状态下往往会向反方向转变。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事物尚未达到这种极端状态时,其转变会呈现何种态势?我认为,即使没有达到临界点,事物也会发生相反方向、相对程度的转变。换句话说,一个人并不需要在好到极致后才会变坏,也不必在坏到极致后才会向好转变。这种转变是连续的、动态的,而非仅在极端状态下才发生。

假设C为地面,A为地面挖坑的深度,如果A的深度为0,那么B的高度也会为0A挖得越深,B也就越高。山之所以高不见得是山本身的原因,有可能是海太深的原因,同理,海之所以深,也有可能是山太高的原因。至此,基本可以说明,事物存在本身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那么事物就会消亡,比如将深坑A重新填满,那么B的高度就会消失,然而事物的本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另外一种平衡,AB消失,曲线消失,但是会变成直线C这样另一种平衡的状态。

如上图AB,用白色的粉笔写字时,会下意识选择黑板,用黑色墨水写字时,会下意识选择白色的纸张,这基本说明,事物一旦向相反方向发生改变(白色粉笔变成黑色钢笔),会下意识的以未改变时的状态(白色)作为参照物,会因为黑夜而觉得灯光明亮,会因为白天烈日高照而觉得山洞漆黑,灯光明亮程度和山洞漆黑程度一直都没有改变,变的是参照物。

用黑色钢笔在黑板上写字和用白色粉笔在白色纸张上写字,如果我们不睁眼细看,基本不可能察觉得到文字,更谈不上写的是什么内容了,所以会说什么都没有,因此,人是很容易受到眼睛欺骗的,这是眼界的局限性,也是人的局限性。所以说,事物存在本身与参照物无关,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事物的存在与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一旦消失,我们就无法感受到事物的存在,没有黑夜,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白天,没有好人,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坏人,如果好人全部消失,那么剩下的“坏人”在失去参照物的情况下,其“坏”的定义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想法,较为现实的比喻是,一群人排队,从高到矮,如果把最高的拿掉,那么第二高的就会变成最高的,再把这个最高拿掉,之前第三高的就会变成最高的,也就是说,如果好人全部消失,因为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那么剩下的那些坏人中就会出现新的“好人”,如果坏人全部消失,就会从剩下的那些好人里面出现新的“坏人”,如此循坏,不断出现新的参照物和新的平衡,人还是当初那些人,只是参照物不一样了。

我们常说一个人由好(以坏为参照)变坏(以好为参照),但通常不会提及由小坏(以好为参照)到更坏(同样是以好为参照)的转变,前者因为参照物不一样,所以感觉到的变化就越大,那种憎恨的感情便更强烈,而后者因为参照物一样,那么感觉到的变化会很小,较之前者那种憎恨的感觉也会小很多,就好像我们只会注意到很刺眼的黑板上的白色粉笔字和白色纸张上的黑色钢笔字,从来没有注意过偌大的黑板和白色纸张这两个参照物一样,这同样体现了我们眼界的局限性。

参照物是一切问题得以产生的原因,不要让眼睛欺骗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