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开始做储能客户分析工作之时,我就有想过,基于AI智能体来提升这个工作的效率。
但是,因为才刚开始,没有多少经验,就妄想一步到位,说实话,还是很不实际的。
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先从笨方法开始,即便慢一点,也要什么都是动手参与去做的,等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就可以开始分析和总结,然后能有一些心得,接着,再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可以优化的。
再根据可优化部分,不断迭代做事情的方式,以便能提升工作的效率。
最终,能借助AI智能体,来完成客户分析工作。这个就是最终的目标了。
在之前的《和 ToB 目标客户接触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我的一点看法》、《企业简称傻傻分不清?如何定位到真正的目标客户》和《为什么自研能力强的企业反而更有合作机会》等文章中,都多多少少提到与客户分析工作有关的内容。
但是,只是就一个点去阐述,不是完整的。
就打算把这个过程梳理一下,从零开始梳理逻辑,就是这个事情,到现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一开始,要分析一家企业的时候,最开始的情况是。
打个比方,比如我是有云平台的,现在的目标客户,就是那些需要上云的、智能化升级的企业。
所以最开始的工作,就完全是网上去搜索资料了,比如企业的官网。
在《和 ToB 目标客户接触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我的一点看法》这篇文章中,也有提到,但还是有点差异的。主要是几个部分。
- 公司信息
- 发家历程
- 产品分布
- 储能业绩情况
- 是否已有储能云平台
- SWOT分析法
- 合作的机会点
- 结论
但是,这个储能客户分析的工作,其实,经过了好几个阶段的优化,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的,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且,我隐约感觉到,应该是找到了一个更为高效的方式了,至少现在,应付这个工作,还是可以的。
但还是有优化的空间的,但是,现阶段,暂时没必要再深入了,还是要等时机成熟再继续这个事情。
现阶段,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 ToB 客户分析工作(一):人工网上收集企业信息
- ToB 客户分析工作(二):基于扣子开发AI智能体,快速收集目标企业的信息
- ToB 客户分析工作(三):基于豆包AI、纳米AI设定AI智能体,开始判断是否有哪些合作机会?
- ToB 客户分析工作(四):设计一套评分标准,基于纳米深度思考,快速判断客户的性质
- ToB 客户分析工作(五):开发一个AI平台,自动化获取网上的企业,提供至少一个高评分的企业,推送给我
人工网上收集信息
这个是最开始的方式,如果是上市公司,那还能通过年报这些来获取真实的信息,但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只能通过公司官网来获取信息,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来收集信息,比如最近的公司动向,展会的新闻,最新的项目生意等,但这些还算好的,有的公司甚至都没有官网,而且,网上信息页很少,这种情况就比较难了。但是,通常这种情况,就可以判断,这家公司各方面情况已经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