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事件之章 野野口修的手记 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不将其公开的权利,死人也是。 疑惑之章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错觉上的。教师错以为自己在教授什么,学生错以为自己在学习什么。重要的是,这种错觉让双方都幸福。毕竟看清真相反而没有一点好处。我们在做的,不过是教育的过家家而已。 求索之章 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人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不容易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反过来却没有那么难。 作家不会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可能收获好评的作品。 告白之章 野野口修的手记 在一起的时候越幸福,分开的时候就越痛苦。 对于作家来说,作品就像自己的分身一样。说得更明白些,它就是作家的孩子。作家爱着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像世上的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一般。 所谓写作者就是这样,一定会把自己写的东西保存下来。 过去之章(一)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这种人只不过是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之上,总是处处寻找这样的机会。至于对象是谁,他们根本无所谓。 真相之章 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那大量的作品不是过去写的,而是最近匆忙写的。 日高先生根本就没有剽窃你的小说,旧横线本和稿纸上的东西,不过是你对日高先生作品的仿写。 你一点儿都不怕被捕,不只如此,你的所有计划都是以被捕为前提制订的。 你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制造一个动机,一个杀害日高邦彦先生的恰当动机。 这真是令人震惊的想法,杀人之前先把动机准备好,简直前所未闻。别看我现在如此确信,得到这个结论可让我着实头疼了一番:这种事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横线本和稿纸上的作品也好,暗示你和日高初美女士关系的小道具也罢,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它们是能使你脱罪的证据,那么警方肯定会仔细确认真伪,但恰恰相反,它们都直指你的动机。遗憾的是在当下,警方倾向于严查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而于嫌疑人不利的证据就处理得很宽松。你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漏洞。 那个按着女中学生、协助藤尾正哉施暴的人正是你。 当教师说“霸凌现象不复存在了”,他们说的仅仅是“我希望霸凌现象不复存在了”。 嗯,是的,我说的是猫,你杀死的那只猫。 你做了毒丸子,然后选准日高夫妇不在家的时候,把毒丸子放进他们的庭院,杀死了猫。理由只有一个——制造我刚才描述的日高先生的形象。 你在捏造那份手记时就考虑到,有必要在一开始就将日高邦彦这个人物的残忍根植在阅读者心里。为此,你准备了杀猫的插曲。 这个动机被公开时,世人的同情必须集中到你身上,而被害人日高先生将身败名裂。 不害怕被逮捕,纵使拼上所剩无几的生命,也要贬损一个人的人品。我在想,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心理? 就是因为看不顺眼所以看不顺眼。 对日高先生,你的心里潜藏着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深不见底的恶意,于是才有了这次的案件。 日高先生没有任何理由被你憎恨。他曾是个优秀的少年,还本该是你的恩人。虽然你和藤尾正哉合伙霸凌过他,他仍然拯救了你。 这份恩情反而滋生了憎恨。 在他面前,你不可能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你少年时代讨厌日高先生,或许正是你母亲这种不假思索的蔑视埋下的种子。

2023-09-22 · 1 分钟 · 39 字

《沉思录》

第1章 前言 在这个被称为森林公园的都会之中,人们没有欢乐,只有疲惫;没有激情,只有惰性。 第2章 在继承中闪耀的美德 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先父总能让自己与朋友的友谊之树长青,不会喜新厌旧,同时还保持着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心态;无论出现什么意外状况,他都能坦然面对,而且表现出非常好的处事心态;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会去求全责备,更不会得理不饶人。 每一件事都是最后一件事。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显示出既成熟又不加修饰的尊贵气质,心中要有仁爱、自由和正义。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最后一件,并把对理性行动的冷漠态度和深恶痛绝卸下,也请把伪善、自私和对自己所得表示不满的抱怨抛在一边吧,唯有如此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足够长的生命运程,而你的生命之火却即将熄灭,假如你的灵魂还不最后眷顾一下自己,那么只能活生生地把你的幸运转手交给别人。 你所经历过的身外之物有没有让你陷入困惑的思考呢?让自己挤出时间来学习积极向上的新鲜事物吧,不要在解不开的心结里越陷越深了。 绝不要去猜测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琢磨别人心思的人从来都不是幸福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 你必须铭记于心的是,整个宇宙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而我自己本身又究竟是什么,这两者有着怎样的联系,我自己在整个宇宙中占到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没人可以阻止你去说出或者做出任何符合自然法则原理的事情,因为你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私欲而起的犯罪,要比那些因一时愤怒而起的犯罪具有更高一些的可谴责性。理由就是,因愤怒而犯罪的人,可能会因为某种内心的痛苦和突如其来的阵痛发作而失去了本来的理性;而因私欲而犯罪的人,则是被寻求一时痛快的欲望所掌控,这种犯罪似乎显得更为放纵和内心懦弱。 人自身的力量完全可以达到不至于陷入罪恶深渊的目的。那么,本可以让人虔诚向善的东西,怎么会使人最终走向生活的堕落呢?宇宙可能会出于本性而忽视了这些事情,最终导致这种错误的发生,即善与恶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地降临在好人与坏人的身上。 世间事,稍纵即逝!对整个宇宙而言,这些事物的本体消失不见了,而对时间进程而言,则是对这些事物记忆的模糊直至彻底遗忘。世间所有可感知的事物,无不具有这样的特性。就算是那些带有快乐诱惑或带有恐惧的痛苦,以及那些所谓的闻名海内外的虚名都符合这一特性规律。 世俗的凡人费尽心思地到处打听并反复询问着九泉之下的事情,或者挖空心思去揣测隔壁邻居们的想法。他们所没有认识到的是,其实一个人只要专注于自己心中的神灵并虔心尊奉神灵就可以让自己功德圆满了。 每个人所失去的不会是别的什么,而只有他现在的生活;每个人所享有的也不是别的什么,也只是他现在的生活。无论寿命长短,这一真理都同样适用。虽然每个人的过去并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现在都是平等的。往事都是过眼云烟,逝去的岁月如白驹过隙。 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恼怒发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我们本性的背离。 一个人短暂仓促的一生,只是蛮荒宇宙中的“一粟”,而宇宙物质才是其巨大的“沧海”。 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的守护神,让我们免受暴力与伤害,让我们可以不被世俗的痛苦与欢愉所侵扰,也不去做漫无目的的事,不会犯错或做出伪善的事情来,最后,我们也不用总限于需要别人做或不做什么事情的迫切心情之中。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 事情的发生之地便是它的根源之地,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最后,不如用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情去面对死亡。 一个受到虐待的人,如果在恰当的时候结束这一不幸的经历,那么他也不再有任何的痛苦。 当你还在为什么事情而烦恼的时候,你肯定忘记了这一点:一切都是依循宇宙本性发生的;你也忘记了:别人的恶行与你无关;你还忘记了:所有发生的一切,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并且现在在其他地方也正在发生着;你也忘记了:一个人和整个人类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相互联系,这是一种共通属性,不是一点点血或者种子,而是理智。你还忘记了:每个人的理智都是一个神,来自于神性;你忘记了: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人所有,他的孩子、身体以至灵魂等,都来自神的赐予;你也忘记了:一切事物都是某种看法;最后你还忘记了: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是当下。 你要反复回想:那些满腹牢骚之人,那些因拥有巨大名声或不幸、仇恨、财富之类而引人注目的人,他们现如今在哪里呢?早已化为尘埃和传说,有的甚至连传说都没有留下。在你的心里还应该记住这一类的每一件事:曾住在乡村别墅的法比阿斯·卡特利卢斯现在怎样了呢?在自家花园里的卢修斯·卢柏斯、在拜依阿的斯德丁尼阿斯、在卡帕里的第比留斯和维留斯·鲁弗斯(或维利亚的鲁弗斯),现在又怎么样了。 人们对引以为豪之事物的热烈追求,在竭力追逐之后毫无价值!而对一个人来说,能够有机会坦率地展示出其正直、节制以及忠于神灵,那是多么有哲学家风度!如果为最不值得骄傲的事情而骄傲,那是最难堪的。 人生的圆满在于:对一切事物都要全盘考察,他自身、质料及外在形式;不如全心全意行义举,歌颂真理。我们应该做一件好事,接着再做,使中间没有空隙,便可享生命之乐,我们还有别的追求吗?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在最恰当时机出现的事物才是善,他的正当理性行为是多还是少,都无关紧要,对于他而言,对这个世界的沉思究竟花了或多或少的时间,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对这个人来说,死亡并非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国家或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位公民,五年或三年的时间,对你而言有什么不同呢?符合自然法则的事情,在对待一切时都是公正的。没有任何暴君或不公正的法官会把你赶走,除了将你送进来的自然本性,你又有什么难过呢?这个道理,就像一个执政官将一名演员从舞台上解雇一样:“可是我还没有把五幕演完呢,现在刚演了三幕。”你说得没错,但是,在人生戏剧中,三幕就算是完整的了。因为,一出戏剧究竟是否完整,取决于要上演这出戏的人,而停演这出戏的,也是同样是这个人,而你,却什么都不是。满意地退场吧,解雇你的那个人已经对你的表演满意了。 第3章 理性的灵魂基于理性的生物 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从不说谎、欺骗、奢侈和傲慢,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福气备至的命运。 对待死亡,不要蔑视,而应该欣然接受,因为它是属于自然意志中的一件事情。 一个具反省自身之品性的人,应树立起这样的观点,即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不可轻率,也不可急躁或不屑一顾,而应该耐心等候,并将其视为一个依自然本性而发生的正常事件。 不但做某事常常是不义的,而且不做某事有时也是不义的。 驱除空想。克制欲念。戒除欲望。把理性控制在其自身的力量范围之内。 对被向上抛出的石头来说,落下并不是什么恶,而被人携带也同样不是什么善。 别人的错误由他们自己处理,这是你的义务。 一边是小孩子们的争吵与嬉闹,而另一边却是精神微弱的垂死老人,世事就是如此。在死者宅邸展现于我们面前的东西,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实。 你应该将那些烦扰你的事物,特别是其中毫无用处的东西全部清除出去,这些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判断;你将因此而为自己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你的心中容纳整个宇宙,理解时间的永恒性,洞察每一事物的瞬息万变,从生到死的短暂过程,以及不仅在生之前而且包括死之后的无限时间。 面包的表面在烘烤时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裂纹,而这些意外产生的不规则裂纹本身,并非面包师本来想要获得的效果。然而,这些不规则裂纹却在某种角度上不失为一种锦上添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刺激人们的食欲。 假如你在人类生活中发现什么比正义、真理、禁欲和刚毅更有价值的东西,亦即说,你发现比心灵的自我满足更好的东西,自我满足是在你并未做出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分派给你的,这也是你按照正当的理性去行事的原因所在,但是,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人生中比这更美好的东西,那就请你全身心地去追求它吧,请你倾心享受你所发现的最美事物。 那些热爱智性和神灵胜过其他,崇拜自然的完美,行为无过失,从不抱怨的人,既不孤僻,也不需要过多的朋友。 在整个人生中,应该只关心一件事,即:自己的思想有没有偏离了一个理性动物和文明社会成员的正道。 在他心中既没有奴才心态,也没有矫揉造作之处。他会与事物保持合适的距离,既不会太近,也不会太远。他无可指责,同时也没有什么好逃避的。 在火势过小的情况下,投入东西,这把火就可能很快熄灭掉了;但当火势非常猛烈的时候,就能很快吞噬掉堆积在上面的东西,火焰也越烧越旺。 不要让你的行为漫无目的,你的行为应该谨守完善的技艺规则。 我们人类这种理性的动物为相互的彼此而存在,克己忍耐是人类正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人偶尔犯错,那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出。重新再回想一下,有多少人因为互相的敌意、猜忌、憎恶、蛮力争斗而丧命,并归于永久的沉寂。 或许对于虚名等欲望的苦苦追求仍在折磨着你——看一看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在转瞬间被人遗忘,看一看在当下两端的无尽时间中有着怎样的混沌状态,看一看世间褒贬之声皆会归于空洞,虚假的阿谀奉承者如墙头草,只会按风向做出夸赞之词,那么最终平静下来吧。就算是偌大的一个地球,也只不过是宇宙间的一个小点,而蜗居于其中的你,何其渺小,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实在是不值一提,既然如此,你想一下究竟会是什么人才会对你大加溢美之词呢? 记住要隐退回你自己所在的内心疆域,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不要让自己过于紧张。要让自己自由自在,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对待一切事务,不忘自己作为人类中一员、国内一个公民以及世间一个凡人的角色。 在面对一大堆事情的时候,你应该选择先做手头着急的活儿,其他的先放在一边。而在其他不着急先做的事情中,又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不触及一个人心灵深处的事情,即属于身外之物的范畴,往往是固定不变的,而我们内心的无尽烦恼皆来自内心灵魂的不安;另一类则是你在刚刚看到之后便不复存在、顷刻间成为过眼云烟的事物;你的心中要时刻谨记,这些瞬息万变的事物你早已经见识过很多了。宇宙在不断的变幻过程中,而生活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在弹指一挥间,你和他同样都会归于死亡;而在不久之后,你们的名字也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只要将你的成见与不满抛到一边,那么你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抱怨:“我被伤害到了。”而只要你把这样的抱怨抛诸脑后,你所受到的伤害才能最终烟消云散。 已经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依照公平原则而发生的。如果你用心去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我说的不限于系列事物的连贯性,也涉及公平的实质内涵,仿若早已有人为每一事物都分配了特定的价值。 对待事物,不能用那种曾经冒犯过你的那些人所持的看法与观点,也不要用他希望你所持有的态度去对待。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看待它们。 一个人心中要时刻谨记如下两条规则:第一,按照统治机构和立法机构的理性制度所建议的,做有利于人们利益实现的事情;第二,如果你身边的人纠正了你的错误,并修正了你的看法,那还是遵照他的意见吧。但是,这一看法的改变与修正,必须要有公平的正义或公共的利益为理由,而不能仅仅是出于一时的快乐或者借此来牟取虚名。 你有理性吗?回答是我有的。那么,为何你不将它用起来呢?因为理性让你走这条路,而你却在追求别的东西吗? 在同一处祭坛之上摆放着一大堆乳香:有的洒在前面,有的洒在后面。但它们没有任何区别。 只要你愿意重新树立对理性原则的崇敬之心,那么在不到十天的时间之内,那些现在将你视为野兽和猴子的人将把你视若神明。 千万不要在你自己可以活上一万岁的假想之下活着。死亡之神时刻注视着你。所以,在你尚有能力的有生之年,还是去积极行善吧。 不要刻意去打听左邻右舍的所言所为与所想,你只要关心你自己的行为就足够了,因为这样做可以省去多余的烦恼,才符合正义和纯贞的本义;或者,如阿伽松说过的那样,不要费力理会那些道德败坏者们的一言一行,继续你正直的道路前行,就不会有烦恼。 真正的美,源自自身的内在美。这种美的全部原因皆来自它本身,而外在的溢美之词并不能成为它美的原因。任何事物既不会因人们的夸赞而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人们的贬低而变得更坏。我敢确信的是,对乡村野夫而言,就算是异常普通的物品甚至是非常粗陋的手工制品也是一种具有美之价值的事物。真正的美,不需要其他事物的陪衬与雕饰,法律、真理、仁爱以及谦逊另当别论。 究竟有什么东西因他人溢美之词而更加美丽或因他人诋毁之言而更加丑陋呢?一块绿宝石,会因为无人称羡而变坏吗?或者如黄金、象牙、紫袍、七弦琴、短匕首、鲜花以及灌木又会如何呢? 进入空气之后的灵魂,在空气中维持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发生变异,然后消散于空气之中。而且,灵魂会被接纳为宇宙中的慧根,并获得自然中的火性。如此一来,空气就为新的灵魂留出了空间。 做事不要毫无头绪,我们的所有言行都要服从正义之道,对所有的表面现象都要具备理解力和领悟力。 哲人教诲我们:若要安宁,切莫多事。 实际上,我们言行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无益的,所以,假如一个人能摈弃毫无必要的多余作为,那么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悠闲之时,同时也少一些内心的不安。因此,一个人应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先扪心自问:你要做的这件事情是否必要?一个人不但要免去无必要之事,而且要抛弃无必要之思。唯有如此,累赘多余的言行方可止于此。 你现在看到这些事情了吗?与此同时,也请顺带考察一下其他方面。切莫庸人自扰;凡事要尽量从简。人谁无过呢?所谓的过错只是相对于亲手犯下之人而言的。...

2023-09-16 · 2 分钟 · 260 字

《施瓦辛格健身全书》

前言 只要你有心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 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我选择去做,就能够成功。我相信这点,因为我懂得,要想获得就需要牺牲、努力、坚持,并逐渐地克服障碍。 如果你决心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你会发现自律、专注和成功的渴望都会逐渐灌注进你生活的其他方面。 你们选择以我为师,我确实充满感激。 没有疼痛,就没有收获。 无用输入导致无用输出。 没有事情是偶然的,比方说,你不会随随便便就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你需要经过多年专心的学习才能达到你的目标。在训练上,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你玩某种运动,你就会知道如何制订你的训练计划,以满足你特定运动的需求。然而,不管你是150磅(68.04千克)还是250磅(113.40千克),在最后,力量训练都是唯一的道路。 健身对锻炼出紧致的肌肉组织,同时减少身体脂肪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种奇怪的、极具讽刺性的生命现象是,体重过重的人也很容易疲劳,而那些消耗大量能量来训练的人,似乎有使不完的能量。 精神健康专家认为,在对抗焦虑方面,没有什么比得上运动。 定期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你的性生活质量,因为你会有更多的能量,睾酮水平更高,焦虑感下降,而且更有自尊。 “没有疼痛,就没有收获。”这句口号源于健身界。这是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你必须拥有一种真挚如火的欲望,去追求你的梦想,全心投入,获得进步,掌控你的条件以改变你的身体。你必须意识到,通过捷径,比如使用合成/雄性类固醇,只能获得短期的进步,却可能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 健身不是一朝之功,而是一生的事业。 第一部分 健身入门 第一章 演变和历史 一个人的体形看起来怎样——而不仅仅是他的力量看起来有多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打造富有美感体形的训练同样有益于整体健康。尽管如此,完全以美学的标准来评价男性体形的时代仍然还有好几年才能到来。 健身在健美比赛的竞技场之外仍然有用武之地。 如果赫拉克勒斯降生在今天,那么他的名字就会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不仅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对那些一味看重块头而不是美感和平衡的评委,健美比赛的观众也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不满。但健美运动同样是在一个循环中,就像许多其他事物一样,因此,向一个方向摆动的钟摆会不可避免地回摆到中央位置,然后摆向另一个极端。 无论是电影演员、电视演员、平面模特还是走台模特,大家都知道了,如果想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最好有一个较好的体形。 人们明白了,肌肉就是肌肉,无论你是想通过训练来保持体形和健康,还是想去参加健美比赛,你都需要同样种类的健身设施。 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更大的体形,不如提高你在某种运动中的能力。这对拳击、网球、足球等运动等来说是一条真理,并且或许在健身运动中这也同样是一条真理。 健身运动的第一原因是对运动的爱。 健身训练是实现身体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越多的人知道这一点并从中获益,这个世界就会越好。 健身的技巧适用于每一个人,也适用于每一种目的。毕竟,要教给你最好并且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有谁会比一个执著的健美运动员更能胜任呢? 每一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但我认为,女性和男性有着同样的骨骼肌,因此她们也应该有自由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发展它们——健身是一项不论男女都能参与的运动。 第二章 健身基础知识 无论你进行健身是想塑造健美的身材,还是提高自己在各种运动中的表现,抑或是为了健康,看起来气色更佳,感觉精力充沛,抑或是为了身体康复,要正确地训练肌肉无不依赖相同的基础训练原则,坚持渐进式的训练过程。 渐进式训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只要身体所承受的压力比它习惯的大,它就会去适应,从而变得强壮起来。如果你习惯每天跑2英里,那么每天跑5英里就对你的肌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要求心血管系统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以保证肌肉在更大负荷下正常工作。如果你的身体状态很好,足够跑2英里,那么你的身体状态必须更好,才能跑5英里。在这个例子中,提高你的状态的方法其实就是增加跑的距离,并给身体时间去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肌肉适应了某个程度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你在训练中以某种强度能够举起的某种重量——当你所承受的重量或者强度增加的时候,你的肌肉就被迫变得更加发达而强壮,以适应增加的负荷。一旦你的肌肉适应了新的程度的要求,你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再增加重量或者强度,这样肌肉就能继续变得更加发达和强壮。 内华达大学的劳伦斯·戈尔丁(Lawrence Golding)博士这样解释这一现象:“如果你的汽车为10马力,你要它承受12马力的负荷,那它肯定会出故障。但是,如果你的身体的相当于一辆10马力的汽车,你让它承受12马力的负荷,它最终就会变成一辆12马力的汽车。” 并非任何一种使用重量的训练都能给你带来健美的身材。所以,你应该选择正确的练习,使用正确的技巧,这样才能向你的神经系统发出特定的信号,告诉你的身体你想要它达到什么样的适应度——这就是所谓的训练明确性,可见知道如何正确训练是何等重要。 电脑不可能知道你到底“想”要告诉它去干什么;它只是知道你实际告诉了它去做什么。 最理想的体形应该是这样的:宽阔的肩膀和背部,往下越来越细,直到一个紧致的腰部;腿和躯干的比例协调;肌肉发达、清晰、匀称,并且饱满直到关节部位;每个身体部位都足够发达,包括三角肌后部、下背、腹部、前臂和小腿;肌肉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分离度。 往往最具禀赋的运动员总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要想在运动场上称雄,必须靠艰苦的训练。 你能够举起的重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你能够征用的肌纤维数量;(2)单根纤维的强度;(3)你所使用的技巧。 一般而言,让肌肉最大化发展的方式是,使用单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75%进行训练。对于多数人,使用这种重量,可以针对上半身做8~12次反复动作,针对腿部做12~15次反复动作。 光刺激肌肉增长还是不够的。为了让肌肉增长,还需要让肌肉得到休息,同时吸收足够的营养,这样肌肉才能复原和修复。 在这部全书中,你不但会找到具体的练习动作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还会找到整体训练计划、每次的训练量、如何安排训练日程,以及如何饮食,来为你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发展肌肉。 有两种基本类型的耐力: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肌肉耐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反复收缩,且为完成动作征用最大数量的肌纤维的能力。比如说,在深蹲练习中,腿部肌纤维会很快疲劳。所以,如果你想完成整套动作组,就需要肌纤维快速恢复,而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激活更多的肌纤维。·心肺耐力,是指心脏、肺、循环系统将氧气运至肌肉以维持运动的进行,并带走产生的废品(乳酸)的能力。 所谓有氧运动就是让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而你还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练习。做有氧运动时你将会:增加肺脏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并将其运送至血液中的能力;增加心脏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大量的血液至肌肉的能力;增加运输血液至特定肌肉的毛细血管的数量和大小;增加心血管系统从肌肉中带走乳酸的能力(当我们在激烈运动过程中,乳酸让我们感觉肌肉灼痛)。 你可以通过较为大量的肌肉收缩运动,增加肌肉耐力。这时你将会:增加得到锻炼的特定肌肉的毛细血管的大小和数量;增加肌肉储存糖原(碳水化合物)的能力。糖原为肌肉收缩准备能量;增加肌肉线粒体(能量工厂)的规模,线粒体用糖原制造出ATP(三磷酸腺苷),后者为肌肉收缩提供动力;增加耐力训练中被经常使用的肌纤维的发展。 因为健身训练依靠的是大量的运动(各种动作和反复次数),所以它对心肺功能有益,而且同样也能增加肌肉耐力。 健身训练的最佳强度应该是在心肺功能的极限之下,也即你的训练速度和身体向肌肉供给氧气的能力应该基本相当。这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你在各种耐力运动(比如跑步和骑自行车)中的表现,但是可以让你的心血管系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我一直坚信,心肺耐力同肌肉耐力同等重要。高强度的训练会使疲劳的肌肉中产生堆积的乳酸——生产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时产生的废品。如果心脏、肺以及循环系统能够给这些地方提供充足的氧气,那么身体就会将这种乳酸重新加工成一种的新的能源;反之,这些堆积的乳酸会逐渐影响肌肉收缩,最终导致肌肉完全力竭。 事实上,你的心、肺和循环系统功能越好,那么你进行健身训练的强度就可以越大,这样你就可以更快地实现你的健身目标。 过分的有氧运动(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无休止地训练,他们是会追悔莫及的!)可能减弱肌肉和整个身体的恢复能力。这会导致肌肉组织被作为能量消耗掉(用更大的白色肌纤维作为燃料供给小的红色肌纤维),这种结果就是所谓的“训练过度”。 “训练过度”并非单指过度训练之后的疲劳感。这意味着你体内某种能量补给机制和恢复机制被压制或者关闭。“训练过度”是一种慢性症状,在这种状态下,不管你如何努力训练,都将徒劳无功。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训练过度”状态,最好的疗法就是休息,有时要休息上几周。但是,只要你能合理地安排训练,就可以完全避免“训练过度”状态。所以,一定要注意足够的休息和足够的营养摄入。 预防“训练过度”的一剂良药就是,在有氧训练中千万不要走极端。记住!健身就应该有健身的样子。你应该明确,和其他的运动不同,塑造和发展肌肉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渐进式的重量训练——举起那个铁家伙,而非有氧运动。 重量训练和其他健身训练计划对于那些优秀的运动员来说特别有价值,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经非常难了。比方说,作为跳高比赛的王者之一的德怀特·斯通(Dwight Stones),在他的职业生涯的后期,每周都要拿出好几天时间进行训练,其中就包括重量训练,专门训练跳高的时间反而并不多。为什么?因为,多年的努力已经让他完全掌握了跳高的技术,所以过多的专业训练很难再有明显的成效。在技术上和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上,他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所以无论他多么努力训练收效总是甚微。所以,他需要的是一种更好的“工具”,来提升他的能力和技术。这就是为何他投入那么多时间在重量训练上的原因。 健身训练可以让你塑造出最适合你的运动的身体——块头、力量和体重——这一点其他任何训练项目都做不到。 要弄清楚何种运动项目适宜使用何种重量训练并非易事。依运动生理学家乔治·布鲁克斯(George Brooks)和托马斯·费伊(Thomas Fahey)所言:“增加力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肌肉紧张的强度和持久度。我们需要对每项运动的力量要求进行评估,才能制定出一份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一般而言,对肌肉耐力有要求的运动项目应该使用动作反复次数较多的力量训练计划,对力量有要求的运动项目使用反复次数较少的训练。” 不管你是针对何种运动项目进行训练,我认为以下这些基本理念是普遍适用的:1.总体而言,健身式的重量训练是控制身体成分的理想方法,无论你是想要你的身体变得更大、更重,还是想要更强壮同时又不增加体重,或者是让身材变得精干而结实又能减去过多的脂肪。这种训练计划应量身定制,以打造出最适合你的运动项目的体形。对于有些项目,身体过大或者过重反而会过犹不及。2.饮食、营养和重量训练一样是控制身体成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为了增加体重,还是减少体重,抑或是为了变得强壮,“吃得正确”都是非常重要的。3.对于运动员来讲重量训练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塑造更好的身体(更好的“硬件设施”),将力量提升到恰当的水平,同时增强身体的弱区。针对特定项目而进行的重量训练应该在具有资质的教练指导下进行。4.以健身为目的的重量训练对运动员的好处是它没有针对性。记住,相比于组合器械,使用自由重量进行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身体的适应性。5.记住,举重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需要特定的技巧以及单次最大力量的提升。但是,运动员的重量训练目的在于达到最优而非最高的力量状态,同时增强身体弱区,使各肌肉群达到更好的力量平衡。 健身训练能让身材标准,让身体健康、强壮,这绝非无稽之谈。毕竟,如果这种训练方式能成就那些“奥林匹亚先生”,那么对于大多数要求不高的人来说当然也一定会有很棒的效果。而且,如果你想要去做什么,为何不选择最佳的方式呢?当有人问我:“我想变得健康而结实,但是又不想变得块头太大。怎么办?”我会这样回答他们:“你想成为网球高手,你是否能说你只想学学网球,但是不想打得太好,你不是冲着温布尔顿冠军去的?或者你会让一个职业高尔夫选手教你打高尔夫,但是告诫他说不要把你教得像老虎·伍兹(Tiger Woods)那样棒?”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天赋、时间和精力让身体变得真正魁梧,铸就健美的身材。 当我们不去用肌肉,肌肉就开始萎缩和减少。我们不用它们,也就失去了它们。 健身正是抵制肌肉退化的最有效的方式。 不要担心会变得“过分发达”。你应该担忧的是你现在还剩多少肌肉。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爱丽丝所发现的:你需要跑得越来越快,才能保持原地不动。 事实上,人一天消耗的热量并非仅仅是看运动量,也和人拥有的肌肉量相关——肌肉会“燃烧”卡路里。这里的“燃烧”是指细胞中的氧化过程,为运动供给能量。所以,你的肌肉越多,就越容易变得和保持苗条。...

2023-08-31 · 3 分钟 · 455 字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我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清楚了部分规律和真相,知道了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你若放弃了成长,五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还是老样子,但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 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不管是何种因素影响我们做出决策,初衷都是让我们好,只不过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决策往往与现代社会脱节,因为它们以为自己还处于原始社会。 我们今天虽然西装革履地坐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楼里工作,但本质上依旧是那个为了生存而随时准备战斗、逃跑或及时享乐的“原始人”。 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公司里的员工,一个资历很老,一个年富力强,但他们都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与安逸,而理智脑则是这个公司的经理,他富有远见且身居高位,但因为太年轻,所以没有威信,做出的决策经常被两位老员工藐视。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比如:·明知道读书重要,转身却掏出了手机;·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没了下文;·明知道要事优先,却成天围绕琐事打转…… ·这会儿也看不了几页书,不如玩会儿游戏放松一下。·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呢?·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学习,把今天浪费的时间补上…… 事实上理智脑很少有主见,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理智脑发达的人更能:·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的“力气”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 我们大脑里的那位经理,他的职责既不是开除两位员工,也不是与他们对抗,更不是亲自上阵、包揽一切,而是学习知识,提升认知,运用策略,对两位老员工既尊重、包容又巧妙驱动,通过各种办法让他们开开心心地把活干了,最终使大脑这个“公司”团结和谐,欣欣向荣。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做总比不做强! 事实上我更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哪怕好那么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有时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现实生活中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要想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炼。 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很多人虽然嘴上说要保持耐心,但身体却诚实地游走在即时满足的边缘。他们总是从最简单、最舒适的部分开始一天的工作,然后沉迷于娱乐信息、醉心于周边琐事,就是无力去做重要的事情;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寻找干货文章,点击收藏,但今后可能再也不会点开;他们的新年计划非常完美,在出炉的那一瞬间,就像自己已经完成一样,但没过几天,那计划就不知所踪了;他们有时也“勤奋”得出奇,疯狂提升自己的阅读量、践行“一万小时定律”,每天坚持做同一件事,但始终与成功无缘;他们刚有了一点点改变,甚至在还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会急着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将要开始新生活了,但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很快就会消沉放弃;他们看到自己与同龄人有很大差距时,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然后去报很多课、读很多书、做很多事,并期望立即看到变化。总之,他们希望只读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 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天生属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 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复利曲线就是一种理性工具。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对于任何没有特殊资源的个体或群体来说,坚信并践行这个价值积累规律,早晚能有所成就。 舒适区边缘另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插图]—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见图1-4)。[插图] 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 复利曲线和舒适区边缘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在宏观上看到保持耐心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见图1-5)。[插图]图1-5 成长权重对比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原因仍然是我们的天性在作祟。因为单纯保持学习输入是简单的,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在缺乏觉知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地避难趋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中。同时,表层学习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5小时、背了100个单词……结果都立即可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多即是少,少即是多”的辩证关系在图1-5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停在表层,我们就会陷入欲望漩涡,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若是能深入底层,盯住实际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比如,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时常以这样的标准指导自己学习,我们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多,焦虑就会越来越少,耐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强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微观规律是学习的平台期。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见图1-6)。[插图]图1-6 学习曲线几乎任何学习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比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过滤器”,通常需要6个月才能突破平台期。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努力坚持了5个月,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就摇头放弃了。这样的做法真的很可惜,因为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神经元连接会在放弃练习后弱化、消失,下次学习就得重新开始。而那些时常坚持用英语“熏耳朵”的人,往往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听不懂的英语好像都能听懂了,这就是平台期突破的典型表现。我猜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同时,我们不会因自己进步缓慢而沮丧,也不会因别人成长迅速而焦虑。就像写公众号,有耐心的人会牢牢盯住长远价值,他们的目光在5年、10年之后,所以不会因眼下文章的阅读量低而缺失动力,也不会因别人写出了10W+的文章(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而焦虑不安,毕竟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只要持续创造价值,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毫无疑问,对外部世界的规律的认知能使我们耐心倍增。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因为放弃享受,它们是不会同意的,但延迟享受,它们是能接受的。 一开始,我连睡觉时都要把手机放在枕边,以方便醒后第一时间拿到。后来,我把它放到书桌上,早上起来后我依然会忍不住走向书桌。这段距离给了我与身体里的原始人对话的机会。我对自己说:“那些信息已经在手机里待了一个晚上了,也不差这一会儿,等会儿再看吧,反正它们也跑不了。”几次尝试之后,我发现可以做到远离手机,因为确实不会有任何损失,而且还能体会到集中精力读书或跑步的充实感。上午和下午开始工作前,我也采用同样的策略,对自己说:“暂时忍耐一下,先做重要的事情,之后会有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专门玩手机,想怎么玩都行。”通过自我沟通和引导,本能脑和情绪脑产生了安全感,通常它们都舍得放手让理智脑插个队。 耐心就是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地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和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要想办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最高级的方法是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困难。 是的,你没有听错!本能脑和情绪脑确实畏惧困难、只会享乐,但谁说它们不能从困难的事情中感受到乐趣呢?对本能脑和情绪脑来说,它们根本不在乎你是在玩手机还是在解方程,它们只在乎是否舒适。科学家废寝忘食地沉迷于研究,是因为他们真的乐在其中;跑步者风雨无阻地迈腿奔跑,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愿意停下,他们正舒服着呢! 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插图]。学会释放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进化是一把双刃剑,意识分层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模糊。因为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比如明明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就像身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回头看去一片模糊。这种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继而影响人生的走向。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这几乎成了这个世界上所有能人共同遵守的学习法则 ·《思考力》一书的作者上田正仁提示:思考力的本质就是“丢弃所有已经消化的信息,让问题的核心浮出水面”;·《刻意练习》中的核心方法论是: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罗列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原则,用以清晰地指导自己行事;·《超越感觉》一书告诉我们,想拥有清晰的逻辑,就坚持一点:凡事不要凭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人们总是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地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结果模糊点越积越多,以致无力应付。不难发现,“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极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虽然被动地承受痛苦也会耗费很多能量,但在基因的影响下,人就是不喜欢主动耗能,所以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就像在3 000米跑步考核开始前,那种不知名的恐惧会让人紧张得全身发抖,而我们一旦开跑、不得不与这种恐惧正面交锋时,就会发现3 000米考核也不过如此。如果我们再积极些,学会从一开始就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清它,或许那种紧张就不困扰自己了,我们甚至能从容地“享受”比赛。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思绪纷乱?·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某事发生?·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虽然直面情绪不会让痛苦马上消失,甚至短时间内还会加剧痛苦,但这会让你主导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无端恐吓。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的状态,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之中。...

2023-07-28 · 2 分钟 · 390 字

《不生气的活法》

引言 对孩子而言,哭是一种工具,因为他们还不会说话,所以要用哭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人们对环境的一种反应。 第一章 人为什么爱生气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中国人的管理也叫作“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要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住。 第一节 人为什么爱生气 如果一个人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其实他也是不怎么高明的,而且是鲁莽的,他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 一个人只要发出信息,别人经过解读,就会有不同的反应,进而对发出信息的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发现情况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他们特别能忍耐;但是等到形势稍有好转,他们又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 如果这个人处在弱势,没有办法反抗的话,他就会乖乖地听别人的吩咐,等到稍微有点能力,他就会“耍大牌”。 中国人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小声讲话,大家要去好好了解,好好运用,然后来保护自己。 有些人的自尊心很强,害怕被别人轻视。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被别人看不起。 很多人还有一个比较让人“害怕”的地方,就是生气的时候完全不讲理。比如一个人平常很讲道理,但是有一天突然不讲理,如果别人问他:“你怎么不讲理呢?”他会说:“你把我气成这个样子,我还讲理?!”也就是说“我不生气就讲理,一生气我就不能讲理了”。 如果情绪好,平时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讲道理,很快就会达成默契,很好商量,一切都会有共识;但是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连神仙来了都没有用,彼此之间很难商量事情。 中国人的管理也叫作“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要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住。但是现在很多领导者的情绪不稳定,如此一来员工也会跟着不稳定。安人就是让对方情绪稳定——自己稳定,别人稳定,大家都稳定,事情就很好商量,然后大家很快把力量集合起来,把事情做好。 第二节 四种因素影响情绪变化 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反应,大部分是不一样的。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这样想,别人一定也这样想,因为人各有各的反应,大家要彼此尊重。 一个人做到完全不发脾气,是不太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人不能压抑,压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压抑会使某一次的爆发更严重。 一般官越大的人脸上越没有表情——职位越高,他越知道自己内心的活动不要让别人清楚、要保持一种神秘感。 一个人内心有什么想法,马上表现出来,其实对自己是相当不利的。 一个人,既不要不表现,也不要乱表现,只有适当地表现才是比较合理的。 第三节 情绪反应为人们敲起警钟 情绪是一个警讯、一个警示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要“爆炸”的时候,情绪就在提醒这个人:自己肯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情绪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它只是告诉人们:你的反应有点问题。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警觉性,他就知道该怎样去调整自己。当一个人拿起杯子要打人的时候,他只要有警觉性:打出去看起来是自己占便宜,其实最后是自己吃亏。这个人就会把杯子拿来喝一口水,然后轻轻地放下,整个事情的结果就会改变。 任由情绪主宰人的一切,后果可能十分严重,所以,大家不能不动脑筋就让情绪自然地反映出来。 人的情绪有大的、明显的,也有小的、经常被人忽略的。如果大家能够把这些都当作是一种警讯,就好像在过马路的时候,刚刚亮黄灯,大家也会做些动作一样,会考虑该不该刹车、有没有地方停、要停在什么地方,这样就不会措手不及。 一个人从小看爸爸怎么样对待妈妈、妈妈怎么样对待爸爸,他长大后,很自然也会有那种反应表现出来。 一个人要做任何事情,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然后再说其他的,这样做事才有效果,否则就会白忙一场。 第四节 情绪有理性和非理性两大类 有人自己摔一跤,就觉得不得了,是天大的事情;别人摔一跤,他又会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爬起来就是了。 人们对自己与对别人是双重标准,有些领导对自己的下属也是双重标准。 当你做好计划的时候,你也要知道,计划很周全、很周密,但是计划定下来就开始有变化了。 当别人向你借钱的时候,你就要考量:这个钱借给他,就等于是丢掉,自己愿意吗?承受得了吗?如果能承受就借给他,不能承受就拒绝。很多事情做不做完全靠人自己的观念取舍。 尤其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不确定,所以大家不要有“一定”的观念。 夸大自己的预期要求,夸大自己出乎意料的承受,那就叫作“受不了”。 其实没有什么受不了的,受不了就是大惊小怪,表示你和别人不一样,表示你一定要享受特殊的待遇,这些都是不好的。 有些人也很喜欢从小的方面去看大的方面,从细微的地方去看显著的地方,这没什么问题,但是从细微的地方就断定一个人一定是什么样,也是不对的。 比如:你好好努力可能成功,你好好努力也可能不成功。一个“因”有好几个“果”,这才是实际的状况。一个“因”一定有一个“果”,那是不切实际的。 人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别人没有办法给他制造压力。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老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差不多”。很多人讨厌“差不多”,其实“差不多”就是最好的东西,差不多就是不能差太多。什么事情做到差不多,不求全,不全满,就是最好的。 人而无情,何以为人 人一定有喜怒哀乐,发出来恰到好处,自己就心安理得了,过分的话一定不好。 没有人会笨到专门找一个强过自己然后把自己“干掉”的人。 大家不但要接受而且要顺应人的天性。 一个人不懂得管理自己,碰到事情会拖拖拉拉,不敢吃苦,他就永远长不大,所以多吃苦不是坏事情。 很多东西都是比较出来的。 一个人可以“期望”,但是不要“强求”。 人稍微慢一点,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稍微慢一点并不耽误时间。 第一节 自己是情绪负债的制造者 大家现在哭,第一个,要哭给别人看;第二个,要哭出一个样子;第三个,没有泪水,就开始制造一些假泪水,甚至现在有一个职业就是帮人哭。 第二节 情绪负债源自三种性格 好人也会做很多坏事,坏人也有很多好的表现,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才是比较实际的。 不能说一个人这件事情做得不对就是坏人,这件事情他表现得好就是好人。 很多人喜欢竹子,因为竹子“韧而不僵”,很少会断。 第三节 毒性教条加重了情绪的负债 只有说人做错了,没有说中国人的道理错了,因为中国文化里并没有什么主张。 无可无不可,即世界上既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 大家只看到外面,没有顾虑到别人的“里面”。 有些人为了“家和万事兴”弄得家里面的人很假,有话不敢说,有脾气不敢发,有事情不敢提出来讨论。 如果为了装表面的和,什么事情都不谈,各搞各的,那只是表面的好看,内心是连不在一起的。 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一个人如果总是把愤怒藏在心里面,那是会爆炸的;人也最好不要压抑,适当的抒发其实是很好的。...

2023-07-04 · 2 分钟 · 32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