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职业规划手册》课程笔记

企业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大多动作的基本前提都是看成本和收益。所以一个朴素的理念是,当你创造的价值超过你的薪水,你就一直有竞争力。 想要更好地发展,除了了解路径和能力要求之外,还要回到一个本源问题:理解自己岗位对于公司的价值。 其实“要不要转管理”这个话题,你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问自己。第一,意愿,也就是你愿不愿意?第二,特质,也就是你的个人特质适不适合做管理?第三,能力,你当下的能力能不能成为管理者? 现在此时此刻的感悟就是,管理真的不好做,光能不当众破防暴走发脾气这一条,就可以卡住很多人。因为你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事已至此,你指责对方,人性本就趋利避害,对方也只会千方百计去找各种借口,互相推诿,到头来,事情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糟糕。每次准备发脾气的时候,就默念一百遍“宰相肚里能撑船”吧,哈哈哈。 技术管理者只是减少了写代码的时间,不代表我们放弃了技术,反而是从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待技术。 一个人再优秀,每天也只有 24 小时,也只有一双手,也有很多能力短板和盲区。但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团队,就可以能力互补,可以互相激发,很多原来一个人干不了的事就有可能干成了。因此,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管理是放大个人价值的杠杆。 在当下的职场,没有任何人是孤岛,每个人都需要跟人去沟通,在协作中完成任务。 哈佛商学院克里斯坦森教授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说过,“如果你想要帮助他人,就要做管理者。管理者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没有哪一个职业能像管理者一样为他人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懂得承担责任并取得成就,以及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这是我看过对于管理者最好的诠释,送给所有已经是管理者,或者未来希望成为管理者的你。 《远见》一书中说,“在老板面前表达你的野心是一件健康而有益的事”。你需要主动跟老板去争取机会,能够承担更大的挑战,大多数人的成长都是在事上练出来的。 前年和领导谈心,说到团队的未来发展,我脱口而出,团队发展状大,成立子公司,为什么一定要比其他部门差呢?就要做第一。现在想起来,不免心虚,且不说公司层面、外部市场瞬息万变,单是部门自身就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能说躬身入局,才知深浅,很多事情人一多,关系一复杂,难度成倍数增加,但是我不后悔,敢想就敢要,越挫就越勇,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绝大多数技术人发展的瓶颈在于只看到了自己手中的代码,只关注正确的实现和高效的交付。但写完代码,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综合能力的发展会让我们拥有宏观视角,更理解企业的价值传导链路,自己在这个链路上可以贡献的价值是什么,突破这一层,未来的职业发展才会有更多可能。 了解自己适不适合做技术专家,有没有持续钻研的兴趣。分享一个自测小方法,思考两个问题就好。 你下班后会不会去主动研究? 没有项目的要求,没有老板的压力,你会不会持续在某个方向精进学习?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任何对于未来的预测行为都是徒劳的。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产生这样的困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在变化的市场需求背后,技术提供了哪些不变的价值。反过来讲,只要未来的市场依然有这部分需求,技术岗就依然有发展前景。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不自我设限,你的人生存在无数个可能。 数字化、规模化、智能化、以及技术底层能力的建设,这是在变化的市场中,技术一直在发挥的价值。 当下很多技术人对于产业数字化不感冒,因为所做的工作跟原来互联网红利期时做的技术工作差异很大。 能用技术帮助真实世界解决疑难杂症,提升效率,技术的价值就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你的岗位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 做一个终生学习者,持续精进专业技术能力,向行业学习。 怎么学习一个行业? 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也就是靠什么赚钱的? 行业的规模如何?头部玩家有哪些?它们的模式有哪些特色? 这个行业的上下游是谁?有哪些经典的作业场景?业务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技术的本质是一个工具,未来技术的价值不会局限在互联网行业,而是在更多不同的行业、场景下去开花结果。 市场永远在变化,在当下的时代,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帮你安身立命,安稳一生。唯有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向行业学习,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在心怀“技术改变世界”梦想的同时,更需要脚踏实地,从市场的需求中去思考技术的价值。 技术人的务实,从来不是只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在大脑中自嗨,而是要走出实验室,回到真实的世界,敢于把自己的手弄脏,用技术这个犀利的工具解决真实世界里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写代码的工作也是一样的,不要纸上谈兵。 知名人才发展专家薛毅然老师说,“职业发展无非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能力和价值与市场需求的整合,以及通过你个人能力的提升,去创造下一个被整合的机会”。 在人生的重要事情上,需要一种魄力,抛开我喜不喜欢,先考虑应不应该。 在大环境动荡的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不断做销售,积累客户。换句话说,就是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市场的变化,了解自己的行情,给自己增加备选机会。同时还要长年累月地给自己做宣传,做出自己的代表作,积累自己的职场口碑,建立个人影响力。 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承载了公司体系内的一部分功能,最终形成合力,实现整个体系的目标,而我们就是每一个部分的工具。 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围绕企业目标服务的,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服务。所以在职场,一定是结果导向的。这个结果,不是你做了几个项目,写出了多少行代码,引入了多么新颖的技术,而是看你做的事情给公司创造了什么价值。 给你举个例子,小 A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年年拿高绩效,今年她从一线升为技术管理者,每天工作比之前还努力,却只拿了普通绩效,特别委屈。我告诉她,你现在是技术管理者,你的考核结果是团队拿到的结果,以及团队拿结果的能力。那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虽然很拼,但团队并没有成长起来,才意识到管理者的角色要求是什么样的,找到了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管理者前期肯定要亲力亲为,冲在最前面,毕竟这个时候是要起带头作用的,平时自己在公司也是一样的,从各方面都会特别注意,我不想落别人口实,基本都要求自己呈现比较好的精神面貌,但是亲历亲为也是有时间段的,到了一定的阶段,就需要开始做好规划,向下授权,从中脱身,聚焦更为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很努力,结果却不好,那还是要回到目标上,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不对。 事实上,职场有一个冰冷的事实是,任何人都是可以替代的。 有些人把工作当做人生的重要寄托,当成自己成就感、价值感、甚至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但职场真的承载不了太多东西。 在任何一份工作中,你都是自己职业发展的主人。工作的成就感不只是岗位本身带来的,更是我们自己挖掘出来的。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急着一头扎进去,先看到全景,才能游刃有余。 切勿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获取利润。 时不时给自己按个暂停键,从手中忙碌的工作中后退一步,站在你的 N+1(上一级)、N+2(上级的上级)角度去思考。想想他们在忙什么?你合作的上下游在忙什么?你所在的业务单元今年有哪些重要的 OKR?目前面临哪些挑战?从这些信息中,你可以判断自己当下关注的优先事项和目标是否正确。它们对公司来说,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只是一些细枝末叶?同时,它也会时刻提醒我们的工作要以终为始,要知道自己写的代码跟企业创造价值中间的关系。 跟我情况如此相似,当前正受困于细枝末节的事情,无法脱身,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脱身,把精力和时间聚焦在行业和市场上面。 作为员工定期向老板汇报工作,这根本不是什么“会来事儿”,而是你的基本义务,没做到,那是你自己失责。 只要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化解。不管对方是说话特别直,让你在会上很没颜面,还是特别强势,言语中带着火药味,还是表面态度很好,实际可能和稀泥……都不重要,只要目标一致,大家就可以合作。你不喜欢的人,不代表不可以合作,职场本身也承载不了那么多个人情绪。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恐惧。你会发现,我们这里说到的“利益”和“恐惧”,就是基础人与人相处的“换位思考”。在组织中,不同的岗位都有自己的角色诉求,也有这个岗位需要处理的挑战和工作。如果你理解了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逻辑,同时理解了当人处在职场这个游戏场中,都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很多合作中的问题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事实上,晋升不是奖励。如果过去功劳特别多,那也应该是用绩效、年终奖来奖励,而不是晋升。在大多数企业中,晋升也不是论资排辈,不是说你在这个岗位多少年了,就该给你晋升机会了。跳出个人视角,站在公司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晋升是企业的一次人才选拔,选拔那些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更有价值,能承担更大责任的人。 大多数企业晋升的选拔是从战功、能力、影响力以及候选人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来看的。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的价值会被放大。 我一直认为,职业发展不等于升职加薪。即使当下你没有晋升机会,不代表你没有成长。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回到自我身上。职位是一时的,只是在这个企业的一个 Title 而已,而能力是长在我们身上的,离开公司,跳槽也是可以带走的。 技术人的能力提升无止境,你的能力提升最好围绕“能给公司创造价值”这件事来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当下。举个例子,你做的是 ToB 业务,业务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服务性能瓶颈,而是如何快速交付,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与客户谈判时有更多的筹码。你要尽快学习的不是高并发系统架构怎么设计,而是研究如何提高交付效率,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些敏捷开发、研发效能提升工具,再思考在系统架构上哪些地方可以优化,哪些可以抽象?业界内相似的系统架构是如何设计的? 你要定期回顾自己的工作,多思考,多总结。 基本上时不时就会反思下当前的工作,写一下复盘日志,加上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这一块做的还是很多的,感受就是,从过往的真实的场景中,吸取有用的成分,用来指导往后的工作安排。 在降本增效的当下,非常建议你增加一些经营视角,即主动去帮公司省钱。比如主动优化服务资源消耗,降低线上资源。主动去看业务链路中哪些环节可以线上化,降低人力成本……这些工作可以持续做。 晋升对于职场人来说确实很重要,但不是职业发展的全部。对待晋升,我建议从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跟日常生活中一样,挣钱不是目的,是结果。晋升也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是你创造了好的价值,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当外界环境具备时,水到渠成的结果。不必强求,回到修内功这件事上,这才是我们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真正体现你的能力。 工具,就意味着只有在需要的场景下才能发挥价值,而不是停留在实验室搞技术的军备竞赛。...

2024-03-10 · 1 分钟 · 187 字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

自己明明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可每天学习的时候,总是动力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远大理想的实现,是很久之后才能得到的奖赏,而人的大脑,只喜欢看眼前利益。这和我们大脑中存在的奖励系统有关,它更愿意选择立刻就能得到的好处,而非延迟满足。 每天别给自己安排太多类型的任务。 学着不用某种标准框住自己,也别总对自己的表现评头论足,更不必急着追求某种结果,而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专注于做事本身。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安排喜欢且擅长的环节,而不是一直死磕艰难的任务。 艰难和轻松的任务穿插着去完成,避免负向峰值的出现,是让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愉悦和高效的重要方法。 停留于舒适区的健身,是低效的,做事也是同样的。如果你的任务让你觉得轻松,很好,那说明你没有进入提升区。 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你只愿意做自己得心应手的那一步,这就是“伪勤奋”;只有去完成那些让你感到需要思考、需要克服困难的任务,才称得上“真勤奋”。 你从早忙到晚,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因为你只是在购买食材、收藏食谱而已,只有把饭菜做出来,你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也就是说,学的东西,要立刻检测,检测自己有没有记住,检测自己是不是会做题。 对于真正的勤奋来说, 再功利主义也不为过。 你要看到反馈, 你要立刻看到反馈。 一切不以检测和输出为目的的努力, 都是耍流氓。 你需要试错、分析、反思、调整,以及应用,你要有进行“元认知”的意识,也就是说,不但要做到,还要清楚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道德许可(moral licensing)是指,当你对某事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之后,在做出相关的行为和判断时,反而更倾向于违背这个标准。通俗来说就是,当我们做了一些好的、上进的事情之后,就倾向于做一些坏的、堕落的事情,来破坏自己之前的努力。 当你为某个目标,付出了一些努力,甚至只是预想了宏伟的计划,就往往把自己感动坏了,觉得已经在变好了,然后用放纵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再比如,学习英语之前,你会先下载一堆英语资料;想要健身,先关注一些博主。单单是这些收集资料、收藏文章的行为,已经给了你一种“我做了努力”的感觉。你有了变好的可能性,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这已经足够安慰你。即使未曾付出多少真正的努力,也不那么自责了。这也是道德许可效应。 根本原则是,将你想做的事情最简化,去掉所有花里胡哨的,不搞形式主义,直接开始。 比如,想跑步?不必花大量时间去看科普,也不必研究最佳跑步时间,不必百般比较哪条跑步路线最合适,更不必货比三家,买到体验最好的那双跑鞋。只要做好最基础的准备,你就可以直接开始跑了。然后,在实践的过程和间隙之中,继续完善自己的准备工作。 做其它事情,也都是同样的道理,直接去做最本质的核心部分的工作,道德许可效应就大概率不会发生。 要学会用考试的思维去学习。(评:以终为始,先做试题,在学习知识点。) 你要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评:以Flutter开发为例,不用先去看透Flutter文档,直接上手开发App,不知道怎么开发一个登录页面,就去分解怎么写一个输入框和按钮,然后再去Flutter文档查怎么实现一个输入框和按钮。) 你要试着从出题者的角度,揣测 TA 的用意。 掌握了知识点,和会答题,是不一样的。 不单单是要做题,你要去研究这些题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这些: 1> 考哪些?——也就是出题范围。 2> 是怎么考的?——也就是出题的方式,要求你对知识点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运用知识点。 3> 思考自己怎样才能答出来?——也就是,以“答出来”为目的,倒推出学习、理解和记忆的正确方式。 4> 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哪些思维和能力?——比如把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的能力,把时间线上的发展脉络理清楚的能力。 总而言之,你要试着从出题者的角度,揣测 TA 的用意。先弄清楚怎么考,才能知道怎么学。另外,最好能找到答案,你要知道高分的答案具有哪些元素,需要满足怎样的标准。 我考研后半程,不但研究了历年的专业课真题,还模仿真题的出题思路,整理出了我自己的一套题库,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板块,然后去思考如何回答每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之前被遮蔽的盲点,都暴露出来了。 从做题和应用的层面,倒推学习时候该怎么学,我把这个方法叫做“即用即学”。 “用”和“输出”是一个意思,柳比歇夫甚至认为“输出要更多一些”:要让知识和经验产生链接,也就是学以致用,最好保持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但不是绝对的相等,输出要更多一些。(《奇特的一生》) 为什么“输出”如此重要呢?因为它切中了有效学习的底层原理,叫做“检索式练习”。“检索式练习”,是指通过提问和主动回想的方式,去巩固知识点。通俗来讲,就是进行测试。 在复习的过程中,切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这是低效的方法。《认知天性》一书指出,我们在重复阅读时所获得的“熟练感”,只是自以为掌握而已。 如果一个问题你不会,先不要去看答案,也别去请教别人。先试试自己去思考,哪怕最后你得出了错误的答案,甚至根本就没有做出来,但这个过程,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题,掌握这一块的知识点。 越是让你摆脱对既有提示和答案的依赖,需要依靠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形式,对你的帮助越大。比如说,填空题,比选择题的效果好;论述题,比填空题的效果好。 如果你看书时,不为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只是纯粹地享受阅读体验,那么一切都自然而美好。你读得顺畅,轻轻松松啃下一本大部头。 突然有一天,你想着,我要从书中得到并且留下一些什么。你思考怎样做笔记、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你一边读书,一边留出一部分注意力,反思、质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很难受,事情无法流畅地进行下去了。你进入了跟自己的博弈,在自我对话和对抗中,你没法专注地投入于事情本身。 一旦你有了得失心,并且畏惧自己做得不好,担忧会浪费时间、带来失败的结果,你就迷失了。 墨菲定律怎么说的来着?你越是担心某件事会发生,它就越可能发生。这其实也适用于我们对“考不好”的在意和担忧。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那么当你把一部分容量分配给自我监测时,势必会影响你的表现。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想;做完了,再去想。珍惜你的工作记忆,把它们全部用于做题本身。 工作记忆能够存储和处理的信息容量越多,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但如果我们在考试时,过于担忧考试的结果,并且不时地审视自己做得怎么样,纠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那么,会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记忆”的容量,被这些焦虑占用。如此一来,我们能用于答题的记忆容量,就很有限了。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用于暂时存放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记忆系统,叫做“工作记忆”。它相当于一个中间站,容量有限,而且不可扩充。我们把所需的信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出来,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存储、加工,处理完毕后,得到当下问题的答案。 对于某一固定的学科或者领域,学习基本上是个匀加速或者变加速的过程,你的方法会逐渐完善,效率会逐步提高。 减少监测自己的时间,将工作记忆运用到实际的努力之中。 提升专注力的第一个要点是“互动”,我们主要讲听课、记东西、看书三种场景下的互动。 你可以边听,边默默重复老师某句话中的关键词。 我建议你做笔记的时候,别直接全部划线,而是有选择地划线关键词。 做事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停留于“旁观者”的角色,要去主动进行“互动”,成为一个“参与者”。这是学习时提升专注力的第一个方法。 问题让人专注。 你只是在机械地抄写或者单纯地听课。一个建议,带着问题去抄写和听课。问题让人专注。 为什么说问题让人专注呢?先打颗栗子。 我超喜欢看悬疑推理片,大家如果也有这种观影经历,会知道这类电影特别扣人心弦,与其它类电影相比,更容易让人全神贯注。为什么呢? 一个原因在于,看的过程中,我们心里是有“问题”存在的。比如《看不见的客人》,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越看越觉得困惑,越想继续看下去;再比如《天才枪手》,这个作弊方案会成功吗?会不会被抓到呢? 问题真的让人超级专注,带着困惑的大脑,总是会把认知资源(或者说注意力)留给寻求答案。 这段话可以回答什么问题呢?这个知识点,跟哪块儿知识有联系呢?...

2021-06-20 · 1 分钟 · 194 字